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4B068)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曹红翠吕建新姚一帆俞炯陈瑜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学院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部分肝切除小鼠肝再生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通过部分肝切除建立小鼠肝再生动物模型,研究肝脏再生过程中形态和血清学变化趋势,为研究肝再生调控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50%肝切除方法建立C57/BL6小鼠肝再生模型;分别于手术后第1、第5、第9、第13、第21和第36天,摘眼球法取血,分离血清后检测ALT、AST、AFP和ALB,并进行C-反应蛋白(CRP)、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等细胞因子的检测。并取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研究肝再生过程中形态学改变。结果:光镜下可见肝切除后肝细胞核分裂极其活跃;ALB分泌降低,后逐渐升高至正常值;ALT、AST先升高后逐渐下降,但一直高于正常值;AFP持续为阴性;CRP在术后5d内迅速升高,之后有所下降;HGF在术后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且在死亡小鼠中也有测到高值的HGF;EGF与TGF-α都升高。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肝再生调控,在肝再生过程中,能够继续维持白蛋白合成、有毒物质降解等肝细胞特异性功能而保持机体的稳定。
- 俞炯姚一帆吕建新曹红翠陈瑜
- 关键词:肝再生小鼠血清学细胞因子
- 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区基因变异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PLC)与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和前C区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方法对144例HBsAg(+)PLC患者的血清进行HBV标志物和HBVDNA检测,对HBeAg(-)但HBVDNA(+)的样本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前C区和BCP区基因变异检测。随机选取1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PLC患者血清HBV标志物中HBeAg(+)46例,占31.94%,HBeAg(-)98例,占68.06%。在98例HBeAg(-)患者的血清中,HBVDNA(+)56例,占57.14%,其中前C1896变异43例,占76.79%,BCP1762/1764基因变异50例,占89.29%,共同变异38例,占67.86%。PLC患者中的前C1896和BCP1762/1764基因变异率高于CHB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36和5.77,P值均〈0.05)。结论PLC的发生可能与前C区和BCP区基因变异有关。
- 童永喜李兰娟娄国强张永乐赵念博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原发性肝癌基本核心启动子前C区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