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06017)

作品数:13 被引量:129H指数:7
相关作者:吴自银李家彪郑玉龙尚继宏金翔龙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多波束
  • 4篇多波束测深
  • 4篇测深
  • 3篇海底
  • 2篇地貌
  • 2篇东海陆架
  • 2篇图像
  • 2篇陆架
  • 1篇底质
  • 1篇底质分类
  • 1篇地貌制图
  • 1篇地形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东海外陆架
  • 1篇东中国海
  • 1篇遗传小波神经...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机构

  • 1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作者

  • 12篇吴自银
  • 6篇李家彪
  • 5篇李守军
  • 5篇金翔龙
  • 5篇郑玉龙
  • 5篇尚继宏
  • 3篇王小波
  • 2篇曹振轶
  • 2篇熊明宽
  • 2篇金肖兵
  • 1篇陶春辉
  • 1篇唐秋华
  • 1篇阳凡林
  • 1篇初凤友
  • 1篇傅斌
  • 1篇高金耀
  • 1篇罗孝文
  • 1篇周洁琼
  • 1篇余威

传媒

  • 2篇测绘学报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Scienc...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底沙脊地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4
2006年
综述了国内外海底沙脊地貌的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东中国海沙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弓京港辐射沙脊群成因的研究依然是国内沙脊研究的焦点;东海中北部陆架沙脊地貌形成时期(海进与海退期)、沉积类型(现代、残留及潮流沉积)、沉积动力及沉积模式等研究尚存在较多争议;古潮流场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最新多波束探测数据显示,东海中南部外陆架60 m以深海域广泛分布线状沙脊群,其规模较前人预测的更大、范围更广,与长江口外喇叭状地形区中的沙脊地貌在空间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上均存在差异。未来若能在利用多波束探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单道地震剖面、柱状样品以及钻孔等获取的多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将更有利于对沙脊地貌的精细结构、时空展布规律以及成因机制和演化模式的研究。
吴自银曹振轶王小波郑玉龙
关键词:东中国海
Linear sand ridges on the outer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被引量:11
2005年
Based on the latest full-coverage high-resolu- tion multi-beam sounding data,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near sand ridges on the outer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ECS) is studied with quantita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study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northeastern part and the southwest-ern part. Sand ridges in the northeastern area, trending 116°N, show obvious linear character and shrink to the inner shelf. Sand ridges in the southwestern area, trending 120°N-146°N, tend to have net form. Sand ridges gradually be-come sand sheets in the center part of study area. Sand ridges are distributed landward to the isobath of 60m, dis-tributed seaward to the water depth of 120 m in the north-east and 150 m in the southwest. Immature sand ridges are observed at water depth of 130-180 m in the southwestern depressions. The acoustic reflection properties of the internal high-angle inclined beddings of the sand ridge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typical seismic profiles close to the research area. Lithological analysis and dating of 4 boreholes and 12 cores indicate that the widely distributed transgressive sand layer with high content of shell debris which was formed in the early-middle Holocene is the main composition of the linear sand ridges on the outer shelf of the ECS. The domi-nating factor in formation, developing and burying of the sand ridges is the variation of water depth caused by sea- level change and the rate of sediment supply. In 12400 aBP the cotidal lines of the M2 tidal component were closely per-pendicular to the strike-directions of the sand ridges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 tidal wave system during 12000-8000 aBP might play a key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linear sand ridges 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on the outer shelf of the ECS.
WU ZiyinJIN XianglongLI JiabiaoZHENG YulongWANG Xiaobo
关键词:山脉地质构造
基于Matlab和灰色模型GM(1,1)预测海岸线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使用灰色模型的"少数据"建模寻求现实规律的良好特性用于海岸线变迁预测,结合MATLAB强大的计算能力,解决了灰色预测模型在矩阵计算方面复杂的问题。利用1975-2005年珠江口内伶仃洋海区6个时期的海图提取局部时序海岸线,设置原点和28条侧线,使用侧线与海岸线的交点,建立灰色模型GM(1,1)模型原始数列,使用MATLAB编制程序计算出海岸线变化的预测点,并使用2005年实际海岸线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灰色模型GM(1,1)进行海岸线预测是合理可靠的。
余威吴自银傅斌
关键词:海岸线珠江口MATLAB软件
基于SVM的海底声纳图像底质识别被引量:6
2012年
对海底底质声纳图像分割,提取单元特征向量进行主成份分析,选取均值、标准差、对比度、相关系数、能量及同质性作为训练特征向量,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参数。利用多分类SVM对砂、礁石、泥进行训练,有效、快速地分离出了3种底质类型,测试精度高于80%,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用于海底底质声纳图像的识别和分类。
熊明宽吴自银李守军罗孝文唐秋华
关键词:参数优化特征向量
多波束测深误差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2007年
通过对近10年在中国海执行的4个重大海洋专项所获取的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和分析,发现大误差边缘波束普遍存在于目前国内引进的多种型号多波束系统采集的数据中,在浅海区和深海平坦区表现尤为明显。在国家“十五”863课题“高精度测深边缘波束误差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中,以多波束探测原理和声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国海多波束测深数据为研究基础和分析对象,分析造成多波束勘测大误差边缘波束的原因,探索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可视化的方式实现误差数据处理。
吴自银金翔龙
关键词: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
东海陆架沙脊分布及其形成演化被引量:17
2010年
融合多波束测深等多种数据资料,对东海陆架线状沙脊进行了识别、分区和分类研究,建立了沙脊脊线分布图谱.东海陆架沙脊走向呈正态分布,155°方位角是正态分布的中心点,125°,130°,140°和180°为沙脊走向峰值点.沙脊空间分布表现为中间密集、南北两端稀疏、向东分散分叉、向西密集交汇的特征.根据沙脊走向和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将沙脊群划分为7个分区,识别并划分了类河口湾沙脊和开阔陆架沙脊.冰期-间冰期旋回所导致的海平面大幅升降是陆架沙脊广泛发育的主因,古长江输送到陆架的丰富沉积物为沙脊形成提供了物源,海底负地形对沙脊走向起到约束作用.基于沙脊空间分布特征、海平面变化和古潮流场的研究结果,将东海陆架沙脊演化分为4大阶段,分别对应14.5kaBP前、12~14,11.5~9.5和9kaBP后.
吴自银金翔龙曹振轶李家彪郑玉龙尚继宏
关键词:东海陆架多波束测深
声速剖面精简运算的改进D-P算法及其评估被引量:19
2014年
声速剖面(SVP)在多波束测深中不可或缺。为解决原始测量的声速剖面数据量大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声速剖面的精简与优化研究。提出一种适用声速剖面数据精简运算的改进DP算法(MOV方法),通过射线追踪法和误差百分比分析法评估精简前后的声速剖面对测深精度的影响,并利用实测声速剖面数据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优选算法阈值,声速剖面数据的简化率在90%以上,可控制水深标准差百分比在0.1%以内,优化后的声速剖面可大幅提升多波束勘测与数据处理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赵荻能吴自银周洁琼李家彪李守军尚继宏
关键词:声速剖面
海底浅表层信息声探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被引量:37
2005年
回顾了我国海洋仪器研发的历史,综述并对比了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和浅层剖面仪等海底浅表层信息声呐探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经过数十年的海洋技术研发,国内在设备研发、数据资料处理方法研究和探测数据资料应用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发现在当前国内海洋技术研发中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与国外相关海洋技术尚存在一定差距。以维护海洋权益为目标的系列重大海洋基础勘测项目的启动和深海资源勘查及研究的纵深发展是近年海洋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声学底质分类、声学海底原位测试、动力地貌和构造地貌等是目前海底浅表层声探测信息资料应用于海底科学研究的热点。对海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①提高理论研究水平;②加快仪器设备研制的国产化进程;③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发;④进行探测数据资料的深层次利用研究。
吴自银郑玉龙初凤友陶春辉高金耀
关键词:多波束测深
东海外陆架线状沙脊群被引量:19
2006年
基于最新的高精度全覆盖多波束资料,对东海外陆架线状沙脊群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将研究区线状沙脊群划分为东北区和西南区,东北区沙脊走向约为N116°,该区沙脊线性特征明显,向内陆架延伸收敛,西南区沙脊走向为N120°-N146°,该区沙脊群趋向网状,研究区中部有趋向沙席特征.沙脊群向陆侧发育到60m等深线,东北部向海发育到水深120m左右、西南部发育到150m左右。在西南部洼地130~180m水深处仍有发育不完全沙脊分布.结合靠近研究区的典型地震剖面的沙脊体高角度斜层理声反射特征,以及4个钻孔和12个柱状样岩性分析及测年资料,表明在研究区内广泛分布于东海外陆架的线状沙脊群形成于全新世早中期,并由富含碎贝壳细砂为特征的海侵砂层所组成.沙脊的形成、发育和埋藏的决定因素在于海平面升降导致的水深变化和沉积物源供给速度.12400aBP期M2分潮同潮时线已-9研究区线状沙脊群具有较好的正交关系,12000~8000aBP期间的潮波系统可能是形成广泛分布于现东海外陆架线状沙脊群的主动力.
吴自银金翔龙李家彪郑玉龙王小波
关键词:东海陆架多波束测深沉积动力
冲绳海槽海底地形地貌界限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4年
基于多源数据资料,揭示了冲绳海槽海底地形地貌特征.提出确定大陆坡折点、大陆坡脚点、中轴点和最深点的计算方法.通过对48条横穿大陆坡的剖面的计算,确定了东海大陆坡折点及连线、大陆坡脚点及连线;通过对39条横穿冲绳海槽轴部地形剖面的计算和综合分析确定了冲绳海槽最深点、中轴点及连线.大陆坡折线是陆架与陆坡的分界线,东海大陆坡折线总体位于200 m水深,在海槽北段至中段连续,在海槽南段跳跃.大陆坡脚线是陆坡与海槽底部的分界线,其水深自冲绳海槽北向南逐渐加深,南部大陆坡被海底峡谷强烈切割,导致大陆坡脚点分布复杂.横穿海槽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地形剖面分别呈现为W型、复合W型及U型特征,导致中轴点在海槽中部与北部多分布在海山峰及线性海山脊,在南部多分布于雁行洼地中央,由中轴点形成的中轴线是冲绳海槽东西向分界线,也表明海槽是东海大陆架向东延伸的天然分隔.海平面波动、海底峡谷影响了大陆坡折线和大陆坡脚线分布,构造和沉积控制了中轴线的分布.
吴自银李家彪金翔龙尚继宏李守军金肖兵
关键词:中轴线冲绳海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