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036)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邹丽萍苏小俊石秀玉刘玉洁杨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婴儿
  • 4篇婴儿痉挛
  • 4篇痉挛
  • 3篇婴儿痉挛症
  • 3篇肾上腺
  • 3篇肾上腺皮质
  • 3篇肾上腺皮质激...
  • 3篇皮质
  • 3篇痉挛症
  • 3篇激素
  • 3篇促肾上腺皮质...
  • 2篇皮质激素
  • 2篇儿童
  • 1篇多态
  • 1篇多态现象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变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皮质酮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脑重大疾...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作者

  • 7篇邹丽萍
  • 2篇石秀玉
  • 2篇刘玉洁
  • 2篇苏小俊
  • 1篇丁瑛雪
  • 1篇石凯丽
  • 1篇任尉华
  • 1篇刘一沉
  • 1篇鞠俊
  • 1篇吴亚楠
  • 1篇王雅洁
  • 1篇刘占利
  • 1篇陈小桥
  • 1篇张君嗣
  • 1篇黄静
  • 1篇王静
  • 1篇张静
  • 1篇李慧
  • 1篇杨光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儿童线粒体脑肌病14例临床观察及护理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线粒体脑肌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对14例患儿针对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护理,包括抽搐、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针对患儿的情绪障碍、自伤倾向、认知障碍进行针对性护理,并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结果:经精心护理,患儿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患儿家长能够保持平和心态,积极参与对患儿的照护。结论:儿童线粒体脑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护理难度大,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该病治疗成功的保障。
任尉华王静张静吴亚楠邹丽萍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LEIGH综合征护理
黑皮质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黑皮质素受体(MC2R~MC4R)基因变异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发病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并对研究中发现的最具意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深入的功能学研究。方法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MC2R~MC4R基因编码区及启动子区基因突变及多态性;SHEsis和Haploview3.32程序构建单体型,分析不同多态性基因型、等位基因及所构建单体型在婴儿痉挛症患儿和正常对照受试儿童中的分布频率,并观察其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测序显示,MC2R基因启动子区共存在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其中-2T>C为新发现位点,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893220、rs2186944和-2T>C)组间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02,0.01)。常见单体型TCCT对婴儿痉挛症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P=0.00),且TCCT携带者比非携带者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更为敏感(P=0.00)。体外功能学研究证实,MC2R基因TCCT型启动子转录效率是TCCC的4倍(P=0.00),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后含TCCT单体型启动子MC2R mRNA表达水平上调5倍(P=0.00),而含TCCC单体型启动子仅上调1.50倍(P>0.05)。MC4R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1872992与婴儿痉挛症的发生有关,婴儿痉挛症组患儿TC型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T型等位基因携带者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优于非T型等位基因携带者(P=0.01)。但MC3R单核苷酸多态性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皮质素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并可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婴儿痉挛症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早期预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提供一定线索。
石秀玉丁瑛雪刘占利石凯丽邹丽萍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NMDA致婴儿痉挛症模型幼鼠血清皮质酮、ACTH及海马CRHmRNA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NMDA致痫对幼鼠血清皮质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海马CRH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11Wistar幼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MDA致痫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共20只。腹腔注射NMDA和生理盐水后观察3h,观察幼鼠行为学改变并进行癫痫评分;断头取血、分离海马组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皮质酮及ACTH水平,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海马组织CRH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皮质酮、ACTH浓度分别为(7.95±0.921ng/mL、(64.17±6.15)pg/mL,NMDA致痫组分别为(13.34±2.18)ng/mL、(115.9±16.8)pg/mL,2组血清皮质酮及ACTH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98,P=0.000;t=12.91,P=0.000)。对照组海马区CRHmRNA阳性表达率为15%(3/201,NMDA致痫组为60%(12/201,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萨8.640,P=0.003)。NMDA致痫幼鼠血清皮质酮及ACTH明显增高,海马CRHmRNA阳性细胞增多。结论致痫后海马CRHmRNA表达增加,垂体-肾上腺轴活性明显改变。
王雅洁邹丽萍
关键词:婴儿痉挛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酮海马
心脏病变是癫癇猝死之重要原因被引量:4
2014年
癫癇猝死系指癫癇患者在发作期或发作间期突发的无法解释的死亡,其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0余倍。癫癇猝死存在多种机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癫癇和心脏离子通道病共存的遗传易感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抗癫癇药物等相关因素导致的心功能异常易诱发癫癇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进一步了解癫癇猝死发生过程中的心脏病变相关机制能够为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史泽宁苏小俊邹丽萍
关键词:猝死心脏病
硫酸镁联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症开放性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研究背景婴儿痉挛症是一种以痉挛发作、脑电图高度失律和精神运动发育迟滞为特征的难治性癫癇,抗癫癇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存在感染和高血压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通过开放性临床试验评价硫酸镁联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症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共计55例婴儿痉挛症患儿接受统一标准的硫酸镁联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痉挛发作频率和脑电图改变,治疗过程中通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和药物不良事件评价药物耐受性。结果治疗2周后痉挛发作控制有效率为78.18%(43/55)、脑电图改善率为55.77%(29/52),其中无发作25例(45.45%)、脑电图恢复正常6例(11.54%)。不同发病年龄[≤4个月和>4个月(χ2=0.595,P=0.441)]、病程[≤2个月和>2个月(Fisher确切概率法:P=0.735)]和病因学[特发性或隐源性和症状性婴儿痉挛症(Fisher确切概率法:P=1.000)]对痉挛发作控制有效率,以及不同发病年龄(χ2=1.325,P=0.250)、病程(χ2=2.668,P=0.102)和病因学(χ2=2.215,P=0.145)对脑电图改善率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无一例患儿发生高血压等不良事件。29例患儿经长期随访(治疗后1、3和12个月)无痉挛发作患儿比例基本维持不变(χ2=0.945,P=0.815)。结论硫酸镁联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方案治疗婴儿痉挛症疗效肯定且耐受性良好。
鞠俊黄静李慧庞领玉史泽宁张君嗣苏小俊陈小桥邹丽萍
关键词:硫酸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脑电描记术
儿童难治性癫痫的长期治疗
2012年
治疗癫癎患者的最终目标是摆脱癫癎发作,但有些癫癎患儿可能需要终身治疗,尤其是难治性癫癎患儿更加现实的目标是降低具有致残性发作类型的发作频率。长期发作会影响患儿社会活动、心理、认知等功能,因此对这些患儿的长期管理需要儿科和神经内科医师,以及社会工作者联合给予终身关爱。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应定期评价患儿病情,注意预防和控制抗癫癎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抗癫癎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为难治性癫癎患儿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在收益与风险之间达到平衡,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刘玉洁邹丽萍
关键词:抗惊厥药儿童
结节性硬化伴或不伴婴儿痉挛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伴或不伴婴儿痉挛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结节性硬化的1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8例伴婴儿痉挛,7例不伴婴儿痉挛,分析其临床表现、结节性硬化基因突变特征。结果 7例伴婴儿痉挛的结节性硬化患儿存在TSC2基因突变,发现5种新突变位点:c.4305_4306delAG,c.4255_4258delCAGT,c.4734_4735insGGCC,c.4245delG,c.1901_1902insAT;6例不伴婴儿痉挛的结节性硬化患儿也存在TSC2基因突变,包括2种新突变:c.246G>A,c.3691_3694delCTGT;另有1例为TSC1基因突变。结论结节性硬化基因突变类型及位点与结节性硬化伴或不伴婴儿痉挛表型的关系不明确。
刘一沉石秀玉杨光刘玉洁邹丽萍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婴儿痉挛表型基因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