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4-08-1)
- 作品数:9 被引量:224H指数:7
- 相关作者:李犇朱赖民郭波张国伟弓虎军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北秦岭西部陕西铜峪VHMS型铜矿床矿化地质特征、成矿背景与矿床成因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对位于北秦岭西部斜峪关群中的陕西铜峪铜矿床矿化地质特征和矿石、矿化岩、赋矿火山岩围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侵入于矿区南部的煤沟花岗闪长岩进行了单颗粒锆石LA-ICP-MSU-Pb精确定年、Lu-Hf同位素分析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赋矿火山岩围岩为钙碱性岛弧火山岩,成矿物质与火山岩围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铜峪铜矿床是古秦岭洋板片在472Ma左右的俯冲事件中,由俯冲板片脱水产生的高氧逸度流体进入地幔楔,活化萃取地幔楔的Cu等金属元素并导致地幔楔部分熔融产生的钙碱性岩浆在岛弧区喷发形成的VHMS型矿床.煤沟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39.3±3)Ma,显示其形成与古秦岭洋板片在440Ma左右的俯冲事件有关,岩石具有高Mg#,富Ni和Cr,轻重稀土强烈分馏,Eu异常不明显,高Sr、低Y、高Sr/Y比值,锆石Hf二阶段模式年龄集中在908~723Ma之间,εHf(t)>0,表明煤沟花岗闪长岩体属于俯冲的古秦岭洋玄武质板片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楔发生交代作用形成的具埃达克岩性质的岛弧花岗岩.铜峪铜矿床属形成于奥陶-志留纪之交((439.3±3)~(472±11)Ma))岛弧环境中的VHMS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与火山岩同期的火山喷流-沉积作用形成了该矿床的初始矿化;初始矿体形成后,伴随秦岭造山带印支期全面碰撞造山过程,矿体和含矿层受到强烈的构造改造和叠加.铜峪铜矿床与经典的VHMS型如日本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存在差异,其矿化地质特征显示出岛弧火山喷发沉积和构造叠加改造成矿的双重特点.因此,铜峪铜矿床应为岛弧火山喷发沉积-构造叠加改造型矿床。
- 李犇朱赖民张国伟郭波弓虎军姚安平
- 关键词:成矿背景矿床成因
- 西秦岭甘肃温泉钼矿床成矿地质事件及其成矿构造背景被引量:31
- 2009年
- 温泉钼矿床是一个与三叠纪花岗岩有关的斑岩型钼矿床.温泉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上富集LILE和LREE,贫化HFSE,较岛弧火山岩有明显高的碱(K2O+Na2O)和Sr,Ba含量,与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后碰撞花岗岩相似.温泉岩体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年代学资料显示,它们是在陆-陆挤压碰撞向伸展转化地球动力学条件下,由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基性岩浆和其所诱发的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混合的产物.5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在(212.7±2.6)~(215.1±2.6)Ma之间,其加权平均值(214.1±1.1)Ma,由ISOPLOT程序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214.4±7.1)Ma.该年龄与前人报道的温泉岩体的K-Ar年龄(223~226Ma)和SHRIMPU-Pb锆石年龄((223±7)Ma)在误差范围内相近但偏晚,反映Mo矿化主要发生在岩浆侵入-成岩的晚期阶段,成岩成矿发生于华北与华南板块全面对接后秦岭造山带构造体制由碰撞到后碰撞的转折阶段,并与南秦岭的变质变形、勉-略洋盆闭合及大别-苏鲁超高压岩石板片折返这一统一地质事件相对应.中三叠世华北和华南发生大规模陆-陆碰撞并导致地壳明显增厚或俯冲板片折返,印支晚期构造体制进入由碰撞到碰撞造山后伸展的转折阶段,地幔软流圈物质上涌并底侵于下地壳底部而诱发的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富Mo的花岗质岩浆,岩浆冷凝分异出的成矿流体使成矿元素Mo富集成矿.秦岭造山带的斑岩钼矿床主要形成于2个时期,即220Ma左右和140Ma左右,这两个成矿作用均发生于从挤压到伸展转变的构造环境,但是它们发生在秦岭造山带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温泉钼矿床的发现,表明西秦岭三叠纪构造岩浆岩带是秦岭造山带又一重要的Mo矿化有利地带,对西秦岭三叠纪花岗岩的含矿性评价研究应当引起今后重视.
- 朱赖民丁振举姚书振张国伟宋史刚屈文俊郭波李犇
- 关键词:三叠纪花岗岩西秦岭
- 华北地块南缘钼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氦、氩同位素体系及其对成矿动力学背景的示踪被引量:28
- 2009年
- 以华北地块南缘东秦岭钼矿带的金堆城、东沟、石家湾和三道庄等钼矿床为例,报道了东秦岭钼矿带成矿流体氦和氩同位素组成,通过氦、氩和铅同位素的综合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来源、演化及其与秦岭造山带中-新生代陆内碰撞造山过程的耦合关系.华北地块南缘东秦岭钼矿带钼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比值在1.38~3.64Ra之间,40Ar/36Ar比值为295.68~346.39,指示成矿流体系由不同性质和组成的两个端元流体混合而成,即与壳幔混合成因斑岩体同源的高温深源流体和富含地壳放射成因氦但具有空气氩同位素组成特征的低温大气降水.东秦岭钼矿带矿床铅同位素组成、斑岩体和区域地层岩石含矿性资料共同揭示,矿床成岩成矿物质来自深部,为下地壳和上地幔混合源.华北地块南缘钼矿床的形成可能与秦岭造山带碰撞造山后的陆内造山和伸展过程相伴的壳幔相互作用有关,与钼矿化有关的斑岩属同熔型花岗岩类,而非简单的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或S型花岗岩,因此具有深刻的深部和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
- 朱赖民张国伟郭波李犇
- 关键词:地幔流体成矿动力学背景
- 秦岭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矿床类型和成矿大陆动力学背景被引量:86
- 2008年
- 秦岭造山带由两条主缝合带(商丹、勉略缝合带)及其分划的三个地块(华北地块南缘、秦岭微地块和扬子地块北缘)组成。秦岭造山带是在晚太古-中元古代洋陆间杂构造基础上,于晚元古代-中三叠世经历现代板块构造体制的主造山期的华北、秦岭、扬子三板块依次沿商丹和勉略两条缝合带由南向北俯冲碰撞造山,奠定了基本构造格局,并由于后造山期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的叠加改造成复合型造山带。秦岭造山带内的金属矿床主要有热水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火山喷流型块状硫化物、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岩浆热液脉型金矿床和低温热液改造型汞锑矿床。造山带内的商丹和勉略缝合带产有部分岩浆分结或熔离型铬铁矿和铜镍硫化物矿床。沉积-变质成因铁矿床主要分布在扬子和华北古板块边缘。秦岭造山带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演化存在时空耦合关系,因此研究秦岭造山带成矿事件对其不同时期地质事件的响应,对发展我国大陆成矿理论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 朱赖民张国伟李犇郭波
-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成矿作用成矿动力学背景
- 与秦岭造山有关的几个关键成矿事件及其矿床实例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探讨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的几个关键成矿地质事件对秦岭造山过程的响应及其发生的动力学背景。方法以秦岭造山带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演化存在时空耦合关系为线索,研究秦岭造山带成矿事件对其不同时期地质事件的响应。结果秦岭造山带存在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的几个关键成矿地质事件。结论秦岭造山带在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存在多期构造复合活动,地质流体和成矿物质汇聚,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 朱赖民张国伟李犇郭波姚安平弓虎军
-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成矿动力学背景
- 陕西省马鞍桥金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矿床成因被引量:22
- 2009年
- 马鞍桥金矿床产于西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带南缘的E-W向脆-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定位受剪切带控制并集中于变形强烈的部位,赋矿围岩为泥盆系浅变质沉积建造。出露于矿区的香沟花岗斑岩脉发生蚀变和金矿化,但未达工业品位。矿化岩石和矿石的铅同位素比值与地层接近,而与香沟花岗岩相异,暗示矿石铅不可能来自花岗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于碳酸盐地层或相似岩石建造的变质或改造脱水作用;从成矿早阶段经主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及δD值逐渐降低,指示成矿流体从早阶段的变质热液或地层改造热液向晚阶段的大气降水热液演化。马鞍桥金矿分布于太陆内部造山带中,成矿作用与始于印支晚期的陆内造山作用有关,后者以陆内俯冲、推覆叠置和陆壳变质变形等为特点。马鞍桥金矿床地质特征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与阳山超大型金矿床相似,应为类卡林型金矿床或属介于造山型和卡林型之间的过渡类型金矿床。
- 朱赖民张国伟李犇郭波康磊吕拾零
- 关键词:地质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矿床成因秦岭造山带
- 马鞍桥金矿床中香沟岩体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及其与成矿关系研究被引量:19
- 2009年
- 对出露马鞍桥金矿床中香沟二长花岗斑岩进行了单颗粒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值为(242.0±0.8)Ma,与前人确定的秦岭造山带的主造山时间((242±21)Ma)一致,显示香沟岩体可能和印支期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事件有关.香沟岩体以高硅富碱为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类.香沟岩体高Al(Al2O3=14.49~15.61)和Sr(457.10~630.82μg/g)、亏损Y(<16μg/g)和HREE(Yb<0.45μg/g),并具有较高的Sr/Y(76.24~97.34)和(La/Yb)N(29.65~46.10)比值及强分异的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香沟岩体花岗岩类属于C型埃达克质(adakitic)岩石.岩石初始Sr同位素比值ISr=0.70642~0.70668,εNd(t)=-4.5^-4.0,TDM=1152~1220Ma.香沟岩体具有较低的εNd(t),ISr值和较高的TDM值,同时其Na2O/K2O接近1(Na2O/K2O=0.95~1.10),显示香沟花岗岩不是俯冲洋壳部分熔融形成的Ⅰ型埃达岩或底侵玄武质下地壳熔融所产生的埃达克质岩,而为增厚下地壳非底侵成因的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香沟岩体锆石Hf同位素组成均一,εHf(t)=-9.7^-5.9,均小于0,指示其成岩物质主要来自古老地壳物质的熔融,并非来自亏损地幔源区.香沟二长花岗斑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亏损高场强元素、重稀土和Y,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布与同碰撞花岗岩相似.香沟岩体的岩石产出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共同揭示,它是在陆-陆挤压碰撞和壳内构造剪切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条件下,由大陆碰撞作用所诱发的加厚下地壳玄武质岩石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由于香沟花岗岩浆侵入于242Ma的挤压造山环境,而金矿化集中发生于170Ma左右的挤压-伸展环境,金矿化比岩浆侵入事件滞后约70Ma,同时香沟二长花岗斑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布与矿石差异较大,显示香沟花岗岩与金矿化没有直接联系.香沟二长花岗斑岩成矿元素含量较高,与岩体因含金热
- 朱赖民张国伟李犇郭波弓虎军康磊吕拾零
-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
- 东秦岭金堆城大型斑岩钼矿床同位素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33
- 2009年
- 文章系统研究了金堆城钼矿床的含矿钾长斑岩、围岩、矿石、矿石中的黄铁矿及矿化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金堆城含矿斑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和特征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金堆城含矿斑岩富集LREE(LaN/YbN=5.40~16.84),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Eu异常不明显或无Eu异常(δEu=0.70~0.96)。矿石中黄铁矿富集LREE(LaN/YbN=3.15~26.28),具有弱的Eu负异常,无Ce异常(δEu=0.64~0.81,δCe=0.88~1.03),并与金堆城含矿钾长斑岩和矿石具有一致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和特征的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金堆城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与钾长斑岩同源。矿床铅、硫、碳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与钾长斑岩同源。围岩在矿化和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计算结果表明,在热液成矿过程中Mo随成矿流体加入到围岩并使围岩发生蚀变和矿化。钼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钾长斑岩,围岩不提供成矿物质。金堆城含矿斑岩和钼矿化的发生处于秦岭造山带在中新生代的挤压-伸展转变期,受板片断离作用和壳幔边界附近发生的基性岩浆底侵作用影响,加厚的华北地块南缘下地壳物质发生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并沿构造薄弱带上升到浅部侵位,形成金堆城等同熔型斑岩和斑岩型矿床。
- 郭波朱赖民李犇许江王建其弓虎军
- 关键词:地质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
-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0年
- 报道了南海表层沉积物中铂族元素的丰度及其分布特征。52个表层沉积物中铂族元素(PGE)含量变化范围:钌为0.40×10-9~3.20×10-9,平均值为1.20×10-9;钯为0.01×10-9~13.30×10-9,平均值为4.31×10-9;铱为0.59×10-9~4.49×10-9,平均值为1.21×10-9;铂为1.27×10-9~16.21×10-9,平均值为5.26×10-9;铑为0.05×10-9~0.2×10-9,平均值为0.12×10-9;金为0.43×10-9~27.38×10-9,平均值为6.92×10-9。尽管PGE含量与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关系不是很明显,但是整体上随平均粒径的增大,PGE含量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表现出一定的粒度控制规律。南海全海域表层沉积物铂、钯、钌、铑、铱和金的估算背景值分别为1.168×10-9±0.190×10-9,3.228×10-9±0.403×10-9,1.085×10-9±0.189×10-9,4.432×10-9±0.258×10-9,0.123×10-9±0.023×10-9和4.720×10-9±0.413×10-9,远高于我国大陆东部地壳的,而与深海沉积物的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表现出了海洋沉积物富集PGE的固有特征。尽管PGE在大陆架区有所富集,但明显富集区主要分布在吕宋岛以西至中央海盆区域,指示海底火山喷发作用释放的PGE对南海中西部深海盆区沉积物中的PGE可能有重要贡献。
- 朱赖民尚婷高志友李犇许江
- 关键词:铂族元素表层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