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QCSTC2011BA7001)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李航余正洪李嵩黄学茹田锐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电场
  • 1篇悬液
  • 1篇疏水
  • 1篇疏水作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团聚体
  • 1篇土壤团聚体稳...
  • 1篇团聚体
  • 1篇团聚体稳定性
  • 1篇无机
  • 1篇无机离子
  • 1篇离子
  • 1篇胶体稳定性
  • 1篇腐殖质
  • 1篇NA^+
  • 1篇SDBS
  • 1篇PAM

机构

  • 2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篇李航
  • 1篇朱华玲
  • 1篇高晓丹
  • 1篇唐颖
  • 1篇田锐
  • 1篇黄学茹
  • 1篇李嵩
  • 1篇余正洪

传媒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土壤电场与有机大分子的耦合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团聚体稳定性是土壤中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土壤有机大分子可提高团聚体的稳定性,而土壤电场则降低其稳定性。因此,本文研究了土壤电场与有机大分子(聚丙烯酰胺和腐殖质)的耦合作用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KNO3和Ca(NO3)2调节土壤电场,通过不同含量腐殖质和聚丙烯酰胺(PAM)来调节土粒间分子引力,以团聚体破坏后释放的<10μm、<5μm和<2μm微团聚体和单粒的数量来表征团聚体的水稳定性。结果表明:(1)土壤电场在团聚体破坏中起关键作用,在高的电场条件下不论有无有机大分子,团聚体均可以发生猛烈的破裂;(2)在相同土壤电场条件下,向土壤中加入有机大分子,团聚体遇水破裂强度显著降低,且降低程度最高可达到60%以上;(3)电场与腐殖质以及电场与PAM的耦合程度不同,团聚体的破坏强度存在差异;(4)电场可使团聚体发生爆裂式破碎,随着加入有机大分子量的增加,团聚体发生爆裂式破碎的临界电位相应地减小。
黄学茹李航李嵩余正洪
关键词:团聚体稳定性腐殖质
SDBS/Na^+对红壤胶体悬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土壤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离子与土壤胶体颗粒的相互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土壤中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选取红壤胶体作为对象,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Na+作用下红壤胶体颗粒的凝聚过程,并结合体系的pH和Zeta电位分析了SDBS/Na+与土壤胶体颗粒相互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①相同浓度Na+作用下,随着SDBS浓度的升高,土壤胶体悬液稳定性增强.例如120 mmol·L-1Na+作用下,随着SDBS浓度从0 mmol·L-1升高到10 mmol·L-1,凝聚体有效粒径从702 nm下降至193 nm,总体平均凝聚速率从28.6 nm·min-1减小到3.36 nm·min-1;②相同浓度SDBS作用下,随着Na+浓度的升高,体系Zeta电位绝对值显著降低,凝聚体有效粒径逐渐增大,凝聚速率逐渐加快;③仅SDBS作用下,随着SDBS浓度的升高,体系Zeta电位绝对值从47.6 mV增加到62.2 mV,体系pH从6.17升高到6.76,但均小于土壤胶体悬液本身的pH(6.89).因此,SDBS通过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吸附于土壤胶体颗粒表面,增加了颗粒表面的负电荷数量,降低了作用于胶体颗粒表面的有效Na+浓度(SDBS疏水长链的空间阻碍和高浓度SDBS所形成的胶束结构对Na+的吸附),使得胶体悬液稳定性增强,需要添加更多的Na+才能发生凝聚.
唐颖李航朱华玲田锐高晓丹
关键词:无机离子疏水作用胶体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