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2010)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谢晓燕徐辉雄吕明德陈立达刘广健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门部胆管癌超声造影与增强CT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32例经病理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共32个病灶同时接受了CEUS和CECT检查。CEUS采用造影剂声诺维和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成像技术。CECT采用造影剂优维显和常规双期增强扫描。结果动脉期,肝门部胆管癌在CEUS和CECT上分别有14个(43.8%)和12个(37.5%)病灶表现为高增强,14个(43.8%)和9个(28.1%)等增强,4个(12.5%)和11个(34.4%)低增强(P=0.162);CEUS和CECT分别有3个(9.4%)和2个(6.3%)病灶表现为周边环状高增强。29个(90.6%)和30个(93.8%)为全瘤均匀(11个和9个)或不均匀(18个和21个)增强(P=1.000)。门脉期,CEUS和CECT上分别有3()个(93.8%)和23个(71.9%)病灶表现为低增强,1个(3.1%)和8个(25.0%)等增强,1个(3.1%)和1个(3.1%)高增强(P=0.046)。普通超声、CEUS及CECT判断门静脉浸润准确率分别为84.2%(16/32)、89.5%(17/32)和78.9%(15/32)。术前CEUS及CECT作出正确诊断的分别为30例(93.8%)和25例(78.1%)(P=0.12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在CEUS与CECT动脉期表现类似,门脉期CEUS更倾向于表现为低增强。术前CEUS与CECT对肝门胆管癌定性诊断能力相似。
- 陈立达徐辉雄谢晓燕徐作峰刘广健吕明德
-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
- 超声造影对乳腺肿块大小的诊断价值初探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不同大小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105例乳腺肿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78岁。共112个病灶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经粗针穿刺组织活检和/或手术切除病灶获取组织病理学诊断;按肿块平均直径≥2 cm和<2 cm分为两组,分别比较单纯常规超声检查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肿块平均直径≥2 cm组,常规超声检查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92%,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6%,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平均直径<2 cm组,常规超声检查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65%,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7%,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直径<2 cm的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率高于单纯常规超声检查,具有更实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庆钱林学张晓丽龚海马马棣李彦娟
- 关键词:超声造影乳腺肿块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