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美国斯坦利基金

作品数:14 被引量:116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宁陈大春李艳丽杨可冰张向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安定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精神分裂症
  • 14篇分裂症
  • 8篇精神分裂症患...
  • 7篇首发
  • 6篇首发精神分裂...
  • 6篇首发精神分裂...
  • 4篇症状
  • 4篇首次发病
  • 4篇利培酮
  • 4篇发病
  • 3篇代谢
  • 3篇氧化酶
  • 3篇抑制剂
  • 3篇营养因子
  • 3篇源性
  • 3篇源性神经营养...
  • 3篇制剂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因子
  • 3篇脑源性

机构

  • 14篇北京回龙观医...
  • 4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北京安定医院

作者

  • 14篇张向阳
  • 14篇杨可冰
  • 14篇李艳丽
  • 14篇陈大春
  • 14篇王宁
  • 13篇聂鹰
  • 12篇谭云龙
  • 6篇修梅红
  • 4篇周东丰
  • 4篇卞清涛
  • 1篇李占江

传媒

  • 4篇中华精神科杂...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四川精神卫生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5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及S100B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 探讨自由基、抗氧化酶在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并观察利培酮对抗氧化酶、丙二醛的影响.方法 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住院患者90例(患者组),采用单一利培酮4~6 mg治疗,观察周期为12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并检测血清总抗氧化活力(TA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力、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和S100B的含量.选择87名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患者组T-SOD(732±126)×102U/L,Cu-ZnSOD活力(578±175)×102U/L,S100B蛋白含量(180±181)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72±115)×102U/L,(440±148)×102U/L,(101±115)ng/L t=3.2,5.6,2.2 v=169,169,60 P均〈0.05].而Mn-SOD活力[(153±145)×102 U/L]显著低于对照组[(232±161)×102 U/L t=-3.3,v=169,P〈0.05].治疗后TAC活力[(150±54)×102 U/L]较治疗前[(174±59)×102U/L]显著提高 t=-2.6,v=66,P〈0.05.治疗前Mn-SOD与PANSS总分减分值可建立回归方程(R=0.62,R2=0.38,F=7.89,P=0.02) 治疗前TAC与阳性症状减分值可建立回归方程(R=0.71,R2=0.50,F=12.9,P=0.00) 治疗前Mn-SOD、治疗前后TAC差值与阴性症状减分值可建立回归方程(R=0.76,R2=0.58,F=8.24,P=0.00).结论 自由基代谢、氧化应激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 利醅酮提高了首发患者的总抗氧化活力.
陈大春修梅红王宁李艳丽杨可冰聂鹰谭云龙张向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关系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选择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陈大春修梅红王宁李艳丽杨可冰聂鹰卞清涛谭云龙张向阳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精神分裂症病患首次发病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关系被引量:34
2010年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单一利培酮治疗12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查(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威斯康辛卡片分类(Wisconsin cards sort test,WCST)评定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同时选择84名正常人作为对照。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结果患者组治疗前的血清BDNF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BDNF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BDNF无显著变化(P>0.05)。以基线BDNF平均值为界分组,低BDNF组12周治疗后BDNF较基线升高(P<0.05);而高BDNF组治疗后BDNF水平较基线下降(P<0.05),其基线BDNF水平与治疗后的HAMD减分值、PANSS减分值、RBANS总分改善值、即刻记忆改善值正相关(r为0.34、0.43、0.39、0.35,P均小于0.05)。低BDNF组12周末的RBANS总分、注意、延时记忆和WCST的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的成绩均提高(P<0.05),高BDNF组12周末的RBANS总分、即刻记忆、延时记忆成绩均提高(P<0.05),但WCST各项成绩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利培酮对BDNF有双向调节作用;治疗前BDNF水平高低对认知功能、精神症状的改善有影响。
陈大春李艳丽修梅红王宁杨可冰聂鹰卞清涛张向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吸烟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关系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吸烟与非吸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与BDNF的相关性。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1例,其中吸烟27例,非吸烟54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评估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结果吸烟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均高于非吸烟组(t=2.5,2.0,2.0,P均<0.05),吸烟组的正确应答数显著高于非吸烟组,吸烟组错误应答数显著低于非吸烟组(t=2.02,-2.26,P均<0.05)。吸烟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为(8.8±4.6)μg/L,非吸烟组为(9.2±4.3)μg/L,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t=0.38,υ=83,P>0.05);吸烟患者BDNF与患者总病程、PANSS总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66,0.54,0.54,P均<0.05);与RBANS词汇回忆、故事回忆、图形回忆、编码测验分值、延时记忆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48,-0.45,-0.45,-0.53,P均≤0.05);非吸烟患者BDNF与PANSS中阳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27,P<0.05)。结论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水平与精神症状可能存在相关性。
王宁陈大春李艳丽杨可冰聂鹰修梅红谭云龙张向阳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吸烟BDN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与精神症状特点及认知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4
2009年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与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90例,其中吸烟患者27例,非吸烟患者63例,使用住院病人烟草使用状态调查表、尼古丁依赖严重程度量表(FTND)对患者吸烟状况进行调查,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检测认知功能。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吸烟检出率为50.0%,女性患者为7.1%。平均烟龄为(10.7±6.8)年,开始尝试吸烟时平均年龄为(16.7±4.8)岁,平均每日吸烟量为(13.5±10.8)支,吸烟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分均高于非吸烟组[(91.3±20.9)vs.(80.6±17.2),(20.7±8.6)vs.(17.4±6.3),(43.4±12.3)vs.(38.2±10.8);均P<0.05];非吸烟组的正确应答数高于吸烟组[(50.6±18.2)vs.(42.2±14.3),P<0.05],而错误应答数低于吸烟组[(75.5±21.9)vs.(85.3±15.8),P<0.05]。首次精神症状发生年龄、首次住院年龄与烟龄呈正相关(r=0.73,0.75),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分与FTND分呈负相关(r=-0.47),开始尝试吸烟年龄与RBANS总分、延时记忆得分呈正相关(r=0.57,0.58)。结论: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受损程度重于非吸烟患者,提示吸烟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存在着一定相关性。
陈大春张向阳李艳丽王宁聂鹰杨可冰谭云龙周东丰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吸烟精神症状
利培酮合并赛来昔布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估利培酮合并赛来昔布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首发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到利培酮+赛来昔布组(研究组,46例)或利培酮+空白剂组(对照组,44例),观察时间均为12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以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Simpson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SEPS)、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和锥体外系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研究组PANSS总分、分量表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66%)明显高于对照组(26%);χ^2=16.1,P=0.001。治疗第12周末,两组TESS、SEPS、AIM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体质量的增加(4±5)kg,明显高于对照组(1±4)kg,t=2.6,P〈0.05。结论赛来昔布可以提高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陈大春张向阳李艳丽王宁杨可冰聂鹰谭云龙周东丰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环氧化酶2抑制剂利哌立酮赛来昔布
利培酮合并赛来昔布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赛来昔布对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到利培酮+赛来昔布组(研究组,46例)或利培酮+空白剂组(对照组,44例),观察治疗时间均为12周。认知功能评定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结果治疗第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及分量表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RBANS测验总分及部分分量表评分均较基线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CST部分因子分均较基线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各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男性患者的延时记忆量表分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v=1.0,38;P=0.03),且临床症状的改善与认知功能的提高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利培酮具有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赛来昔布对男性患者的延时记忆有改善作用。
陈大春张向阳李艳丽杨可冰王宁聂鹰谭云龙周东丰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哌立酮环氧化酶2抑制剂赛来昔布
氯氮平合并塞来昔布治疗慢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氯氮平合并塞来昔布治疗慢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的28例慢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到研究组(氯氮平合并安慰剂)与对照组(氯氮平合并塞来昔布)。氯氮平平均剂量为(259±114)mg/d;塞来昔布第1周为200mg/d,以后为400mg/d。两组观察时间均为8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评定临床疗效,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Simpson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SEPS)、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和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结果第8周末与基线相比,两组PANSS总分及分量表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的PANSS总分、分量表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免疫调节剂-塞来昔布不能提高氯氮平对慢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聂鹰陈大春张向阳李艳丽王宁杨可冰谭云龙周东丰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氯氮平塞来昔布环氧合酶-2抑制剂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营养因子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73例,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居民作为对照,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结果:患者组血清BDNF水平(9.8±1.9)μ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1.8±2.5)μg/L,(t=-7.6,υ=322,P<0.01);女性患者血清BDNF水平(10.4±2.1)μg/L显著高于男性组(9.6±1.8)μg/L,(t=2.3,υ=154,P<0.05);氯氮平治疗的患者BDNF(10.1±1.6)μg/L显著高于利醅酮治疗者(8.9±2.6)μg/L,(F=3.1,υ=2,P<0.05);患者BDNF水平与年龄、总病程、PANSS量表中阴性症状分呈显著负相关(r=-0.2,-0.16,-0.1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显著下降;BDNF存在着性别差异,年龄越大、病程越长、阴性症状越重BDNF越低,接受氯氮平治疗患者BD-NF高于利醅酮组。
陈大春修梅红李艳丽王宁杨可冰卞清涛谭云龙张向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阴性症状性别
首发及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认知功能的差异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比较首发及慢性精神分裂症与健康人认知功能的差异,并探讨影响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健康人94例;使用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检测认知功能,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估患者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Simpson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SEPS)、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评定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结果三组教育年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P〈0.001),即刻记忆和延时记忆因子在慢性患者和首发患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42,P=0.13),RBANS总分及其它因子分在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慢性患者的受教育年限、既往住院次数、病程、精神症状、AIMS、SEPS与认知功能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0.000);首发患者的年龄、受教育年限、首次精神症状发生年龄、精神症状、CGI与认知功能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0.000)。结论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和慢性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有一定的差异。
李艳丽王宁陈大春杨可冰聂鹰谭云龙张向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