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170)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4
相关作者:金巍蔡丽斌王庆龙王亚飞张家辉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花岗岩
  • 2篇花岗质
  • 1篇定年
  • 1篇新太古代
  • 1篇岩石
  • 1篇应变速率
  • 1篇有限应变测量
  • 1篇运动学涡度
  • 1篇杂岩
  • 1篇早白垩世
  • 1篇韧性变形
  • 1篇韧性剪切
  • 1篇韧性剪切带
  • 1篇太古代
  • 1篇太古宙
  • 1篇片麻岩
  • 1篇组构
  • 1篇锆石
  • 1篇锆石U-PB
  • 1篇锆石U-PB...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4篇金巍
  • 3篇王庆龙
  • 3篇蔡丽斌
  • 2篇李斌
  • 2篇张家辉
  • 2篇梁琛岳
  • 2篇王亚飞
  • 1篇郑培玺
  • 1篇李伟民
  • 1篇张乔
  • 1篇崔夏红
  • 1篇刘永江
  • 1篇吴朝盛
  • 1篇温泉波
  • 1篇李婧
  • 1篇张媛媛

传媒

  • 2篇世界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岩石学报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鞍山地区营城子古太古代片麻岩杂岩的识别与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鞍山地区分布有始太古代——新太古代花岗岩杂岩,是研究早期地壳物质组成及其演化的经典地区之一。通过大比例尺岩性调查工作,新近在营城子识别出一套片麻岩杂岩和奥长花岗岩组合,为本区古老岩系的对比、构造格局恢复、太古代地壳形成与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线索。片麻岩杂岩主要由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脉状)奥长花岗质片麻岩以及黑云母片岩组成,呈不同规模的包体产出于细粒、均匀块状的奥长花岗岩之中。片麻岩杂岩的岩石组合以及复杂多变、明显不均一的岩石组构特征表明具有深熔混合岩的成因特点。SIMS锆石U-Pb定年表明,片麻岩杂岩中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和黑云母片岩形成年龄分别为3312±14Ma、3304±7Ma和3324±7Ma~3235±14Ma,明确反映古太古代热事件,此外个别样品中存在3.68~3.60Ga和~3.47Ga继承锆石。细粒黑云奥长花岗岩的年龄为3.14~3.13Ga,与全区中太古代岩浆热事件一致。区域对比分析表明:营城子片麻岩杂岩的岩石组合、产状关系和年代学特征与东山杂岩和深沟寺杂岩十分相似,为古太古代(3.33~3.24Ga)深熔作用的产物。营城子片麻岩杂岩是鞍山地区另一个保留有古老锆石信息和太古宙早期地壳岩石的地质体。
张家辉金巍郑培玺王亚飞李斌蔡丽斌王庆龙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混合岩
鞍山陈台沟地区太古宙花岗岩组成与构造特征被引量:5
2013年
鞍山陈台沟地区出露有大量太古宙花岗质岩石和变质层状岩系,是研究太古代地壳形成与演化的经典地区之一。通过对该区岩石单元、构造特征研究,较系统地划分了岩石单元,具体分析了各单元组构及构造变形特征。细粒奥长花岗质糜棱岩、似斑状花岗质糜棱岩和中--细粒花岗质片麻岩具有古太古代花岗质岩石的特点,共同经历地壳中--深部层次的韧性变形改造。细粒奥长花岗岩为中太古代岩浆事件的产物,表现为非透入性的变形方式和部分韧--脆性形变组构。鞍山群层状变质岩石主要记录了新太古代中--浅部地壳层次的强烈变形事件。中粗粒白云母花岗岩就位,标志早期不同的构造变形作用在新太古代末期基本结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区太古宙地壳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李斌金巍张家辉王亚飞蔡丽斌王庆龙
关键词:花岗岩组构太古宙
辽西兴城-台里韧性剪切带流变特征及演化
<正>辽西兴城-台里韧性剪切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部。剪切内出露的花岗质岩石主要为三大类:晚太古代花岗质岩石(~2540Ma),晚三叠世花岗质岩石(~220Ma)和晚侏罗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150Ma),...
梁琛岳刘永江Franz Neubauer金巍李伟民温泉波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流变特征早白垩世
文献传递
辽西兴城地区新太古代花岗质杂岩特征与成因被引量:8
2012年
辽西兴城台里地区新太古代花岗质杂岩主要分为黑云长石片麻岩和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两类,是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花岗质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类均为"模糊的"渐变过渡,没有侵入体的一般特点,与黑云长石片麻岩类相互混杂伴生,显示协调的变形或过渡关系。显微组构研究发现两类片麻岩均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结构相类型:原生结构相及新生结构相。从黑云长石片麻岩类到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类具有新生结构相逐渐增多、原生结构相逐渐减少的变化规律。在常量元素上,两类片麻岩SiO2与MnO、CaO、TiO2、Fe2O3、MgO的变化特征具有线性分布的趋势;在微量及稀土元素含量变化特征上,两类片麻岩具有相似的特点。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类在成因上属于深熔型花岗岩,其源岩可能为一套副变质的硬砂岩。
王庆龙金巍蔡丽斌崔夏红张乔吴朝盛
关键词:新太古代花岗质岩石花岗岩成因
华北克拉通基底花岗质片麻岩变形和流变学研究——以辽西寺儿堡地区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辽西寺儿堡镇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内发育的宏观、微观构造变形特征表明该地区曾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变形改造。花岗质岩石变形程度在初糜棱岩–糜棱岩之间,岩石经历了SWW向左行剪切作用改造。岩石中石英有限应变测量判别结果表明,构造岩类型为L-S型,为平面应变。岩石的剪应变平均值为1.43,运动学涡度值为0.788~0.829,指示岩石形成于以简单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变形中。此外,石英颗粒以亚颗粒旋转重结晶和颗粒边界迁移重结晶作用为主,长石颗粒塑性拉长,部分发生膨凸式重结晶作用;石英组构特征(EBSD)揭示石英以中–高温柱面滑移为主;石英颗粒边界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值为1.151~1.201,指示了中高温变形条件。综合石英、长石的变形行为、石英组构特征以及分形法Kruhl温度计的判别结果,推断辽西寺儿堡镇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经历过480~600℃的中高温变形,其同构造变质相为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花岗质岩石的古差异应力为10.62~12.21 MPa,估算的应变速率为10^(–11.67)~10^(–13.34) s^(–1),即缓慢的变形,可能记录早期中高温、低应变速率的韧性变形过程,反映华北克拉通基底中下部地壳变形特征。
李婧刘永江李伟民金巍梁琛岳温泉波张媛媛
关键词:韧性变形有限应变测量运动学涡度EBSD应变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