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PXM2008014207055164)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志勇王进忠杨宝东郝少东张民照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农学院北京市林业保护站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凋亡
  • 3篇枣疯病
  • 3篇枣疯病植原体
  • 3篇植原体
  • 3篇疯病
  • 3篇斑蝥
  • 3篇斑蝥素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磷酸酶
  • 1篇蛋白磷酸酶2...
  • 1篇原核表达
  • 1篇越冬
  • 1篇枣树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抑制
  • 1篇酸酶
  • 1篇套袋
  • 1篇梯度离心
  • 1篇梯度离心法

机构

  • 9篇北京农学院
  • 4篇北京市林业保...

作者

  • 9篇张志勇
  • 7篇王进忠
  • 5篇杨宝东
  • 5篇郝少东
  • 4篇张民照
  • 3篇孙淑玲
  • 2篇石小玉
  • 2篇张爱环
  • 1篇张鹏飞
  • 1篇崔高峰
  • 1篇张来喜
  • 1篇丁凯
  • 1篇蔡雪
  • 1篇宗雨
  • 1篇王吉腾
  • 1篇周赛
  • 1篇王雪莹

传媒

  • 4篇北京农学院学...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斑蝥素诱导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系Sf9凋亡的临界条件被引量:9
2011年
为进一步利用昆虫细胞研究斑蝥素对鳞翅目昆虫的毒杀机理,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法和DNA凝胶电泳法研究斑蝥素诱导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系Sf9细胞凋亡的临界条件。结果表明:供试细胞凋亡率与斑蝥素处理剂量、时间呈现密切相关性;在较低剂量处理下,可观察到细胞凋亡。当斑蝥素质量浓度达到6.25μg/mL,处理细胞3 h或3.125μg/mL处理细胞12 h时,斑蝥素处理Sf9导致细胞出现明显畸形、形成凋亡小体等凋亡症状。DNA Ladder条件要求严格,在冰浴条件下,当斑蝥素处理质量浓度达到6.25μg/mL处理细胞24 h时,或者12.5μg/mL处理细胞12 h时,可观察到明显的DNA梯度条带。
张来喜杨宝东张民照王进忠张爱环张志勇
关键词:斑蝥素凋亡
超速离心结合Real-time PCR分离纯化枣疯病植原体DNA被引量:6
2015年
分离纯化枣疯病植原体基因组DNA,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对此病原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CTAB法提取枣疯病叶片的总DNA后,采用氯化铯双苯酰亚胺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枣树总DNA中富集纯化枣疯病植原体DNA,并通过Real-time PCR方法对分离纯化效果进行定量检测。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不同CsCl初始密度对DNA分离效果的影响。在20℃,初始密度为1.650 0g/cm3,经206 000×g下离心23h后,感染枣疯病样品(IS)的离心管中出现2条DNA亮带,正常枣树样品(NS)离心管中只有1条。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NS管中的条带为枣树基因组DNA;IS管中与NS管中相同位置的条带为枣树基因组DNA,另1条带为枣疯病植原体基因组DNA。在保留其他试验条件下,不同CsCl初始密度,会影响DNA条带的位置,也会影响枣疯病植原体DNA与枣树DNA的分离效果,在1.562 2g/cm3的初始浓度下分离效果最好。采用超速离心法可以有效地从感染枣疯病的枣树中分离得到纯的枣疯病植原体DNA,同时利用Real-time PCR法可以实现分离效果的评价,利用此方法分离得到的DNA可用于枣疯病植原体的全基因组测序。
陈昱圻郝少东王合陶万强张志勇王进忠
枣疯病植原体越冬后向枣树不同类型新生组织转移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明确枣疯病植原体越冬后向新生组织的转移扩散特点,从而指导枣疯病预防和控制,本研究采用PCR和DAPI荧光显微技术,比较枣疯病植原体向枣树不同类型新生组织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室内水培的疯枣枝在萌芽30d后,新生叶片可以检测到植原体;自然栽培枣树的枣股新生叶片生长发育至24d出现植原体;枣树根蘖在萌芽后12d即可检测到植原体。嫁接试验表明,嫁接于染病冬枣砧木上的易感品种接穗‘唐星’,‘阜星’,其萌发的新生幼叶在第34天即可检测到植原体,而抗病品种‘星光’接穗在第119天才检测到植原体。由此可见,枣疯病植原体在地上和地下部分均可以越冬,越冬的植原体向枣树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新生组织中的转移扩散速度存在差异,由快到慢为根蘖>自然生枝条>离体水培枝条>嫁接接穗。
石小玉郝少东王合陶万强杨宝东张志勇薛正孙淑玲王进忠
关键词:枣疯病植原体
梨果实中百菌清的残留降解动态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ECD)法研究梨上百菌清的残留动态及套袋对百菌清残留的影响,测定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kg,其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0.3%~96.2%,RSD为3.6%~6.2%。通过生长季节残留浓度的检测对北京郊区常规管理条件下百菌清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百菌清在梨上的残留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75%百菌清(chlorothalonil)可湿性粉剂推荐剂量稀释500倍液(A.I.1500mg/kg)施药1次,降解半衰期为3.22,1d后残留低于1.0mg/kg;加倍剂量稀释250倍液(A.I.3000mg/kg)施药1次,降解半衰期为3.53,3.30d后残留低于1.0mg/kg;A.I.1500mg/kg施药3次,7d后残留低于1.0mg/kg;A.I.3000mg/kg施药3次,14d后残留低于1.0mg/kg。百菌清主要残留于梨皮中,套袋后用药,采收时百菌清残留低于中国、欧盟、韩国最高残留限量(1.0mg/kg)。
王吉腾陶万强张志勇杨宝东孙淑玲王合
关键词:百菌清套袋
Bax通道在斑蝥素诱导草地贪夜蛾Sf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为明确Bax通道在斑蝥素诱导鳞翅目昆虫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文利用Bax通道抑制法测定了斑蝥素诱导鳞翅目昆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细胞系Sf9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细胞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结果】Bax通道被抑制后,斑蝥素诱导造成的Sf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时间延迟,细胞形变率下降,但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下降未受影响。【结论】Bax通道参与了斑蝥素引起的Sf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和细胞形态变化,而与抑制线粒体有关能量代谢的酶无直接关系。
崔高峰张鹏飞郝少东丁凯王进忠张志勇
关键词:斑蝥素细胞形态琥珀酸脱氢酶线粒体膜电位
草地贪夜蛾PP2A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13年
为建立斑蝥素等PP2A抑制剂的体外活性测定方法,用于以杀虫剂为目的的药物快速活性评价,本研究首次同源克隆了鳞翅目昆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 Smith)的PP2A催化亚基cDNA全长序列,探索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果显示,S. frugiperda的PP2A编码一条309个氨基酸的肽链,预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35.46 ku,等电点5.37。分析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现信号肽和跨膜结构,推测该PP2A主要存在于胞质中。多重比对分析S. frugiperda及其它昆虫的PP2A,表明PP2A的保守性较高,可以用S. frugiperda PP2A作为研究斑蝥素等抑制剂的药物筛选靶标酶,用于杀虫剂的筛选。利用该基因构建pET30aPP2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E. coli BL21(DE3)中,在16-30℃,0.2-0.8 mmol/L的IPTG下均能成功诱导PP2AHis表达,经Ni琼脂糖柱纯化后可以得到SDSPAGE呈现单一条带的纯化蛋白,电泳纯度大于90%,为进一步活性测定奠定了基础。
郝少东杨宝东王进忠张志勇张民照郑林青孙淑玲
关键词:蛋白磷酸酶2A分子克隆原核表达
多重PCR法区分枣园两种菱纹叶蝉及检测其体内枣疯病植原体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目前发现,北京枣园中的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llatus(Uhler)和片突菱纹叶蝉Hishimonus lamellatus Cai混同发生。已知凹缘菱纹叶蝉可以传播枣疯病,而片突菱纹叶蝉是否携带枣疯病植原体尚待证明。正确鉴别区分枣园中菱纹叶蝉的种类并测定其体内感染枣疯病植原体情况有助于阐明田间枣疯病的流行规律,从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枣疯病及其媒介昆虫措施显得十分重要。传统形态学鉴定两种菱纹叶蝉种类的方法局限于雄性成虫外生殖器,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快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区分枣园中两种枣菱纹叶蝉的同时,可检测虫体内的枣疯病植原体。【方法】以凹缘菱纹叶蝉和片突菱纹叶蝉的COI基因以及枣疯病植原体的16S r DNA为扩增目标,分别设计引物,建立一种包含3对引物的多重PCR体系。测试该多重PCR体系对叶蝉总DNA的灵敏度、准确性,以及当两种叶蝉DNA同时存在时的辨别能力和对枣疯病植原体16S r DNA的灵敏度。【结果】该多重PCR可以准确区分凹缘菱纹叶蝉和片突菱纹叶蝉,并对虫体内枣疯病植原体实现检测,其对昆虫总DNA的灵敏度达到0.012 ng,对枣疯病植原体16S r DNA模板的灵敏度达到900拷贝。【结论】该方法极大方便了对枣菱纹叶蝉的田间种群发生动态及虫体中枣疯病植原体感染的监测。
郝少东陈昱圻王进忠王合陶万强张志勇石小玉周赛
关键词:枣疯病植原体多重PCR
有害软体动物条华蜗牛(Cathaica fasciola)假死性的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条华蜗牛假死习性,探讨体重、温度、光照和取食等因素对假死性的影响。【方法】触碰蜗牛眼触角、唇触角、头部及按压尾部和螺壳,记录各部位从收缩到恢复原状的假死时间,研究蜗牛体重、环境温度、光照强度、饥饿和取食等对假死性的影响。【结果】条华蜗牛假死时间随体重、光照强度和饥饿时间的增加而延长,随温度和取食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体重与假死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01)。三体重组(Ⅰ、Ⅲ、Ⅴ)各部位假死时间在30~40℃和取食48h分别极显著短于相应10℃和12h的(P<0.01)。在最低强度的白炽灯光(37.8lx)下,假死时间(除体重组V唇触角外)都极显著短于最高光强(4310lx)的,相同光照强度不同光质对假死性也有一定影响。饥饿72h后假死时间极显著长于12h的。【结论】刺激某些部位,条华蜗牛可表现出假死性,但假死时间与体重、温度、光照强度、取食与否有关。
张民照宗雨王雪莹蔡雪张志勇
关键词:假死性光照强度饥饿取食
斑蝥素与去甲斑蝥素对昆虫细胞Sf9抑制作用比较被引量:6
2012年
为探索斑蝥素的类似物去甲斑蝥素对昆虫的毒杀机理,本研究利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系Sf9细胞作为实验材料,采用CCK-8法和AO/EB荧光染色法比较了斑蝥素(CTD)和去甲斑蝥素(NCTD)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和抑制方式。结果显示,3.125μg/mL的CTD处理细胞抑制率6h为20.00±1.10%,24h为66.33±0.81%;50μg/mL的CTD处理细胞抑制率6h为42.69±6.34%,24h为74.60±1.51%。3.125μg/mL的NCTD处理细胞抑制率6h为10.03±1.72%,24h为21.75±6.22%;50μg/mL的NCTD处理细胞抑制率6h为40.79±1.32%,24h为66.08±3.32%。结果表明,CTD与NCTD均能有效抑制Sf9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且抑制率呈现出时间、剂量依赖性,较高剂量NCTD可以替代CTD达到相同效果。
周晗颖杨宝东张民照王进忠张爱环张志勇
关键词:斑蝥素去甲斑蝥素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