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1117)

作品数:23 被引量:66H指数:5
相关作者:杜建华许世蒙马润波贾成厂宫雷更多>>
相关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冶金工程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军事

主题

  • 9篇复合材料
  • 9篇复合材
  • 6篇摩擦材料
  • 5篇摩擦学
  • 4篇碳纤维
  • 4篇铜基
  • 4篇铜基复合
  • 4篇铜基复合材料
  • 4篇铜基摩擦材料
  • 4篇粉末冶金
  • 3篇织物
  • 3篇树脂
  • 3篇摩擦学性能
  • 3篇纳米
  • 3篇编织复合材料
  • 2篇单胞
  • 2篇弹道侵彻
  • 2篇异常点
  • 2篇增强复合材料
  • 2篇支持向量

机构

  • 15篇装甲兵工程学...
  • 7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北方车辆...
  • 2篇北京矿冶研究...
  • 2篇杭州前进齿轮...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杜建华
  • 9篇许世蒙
  • 7篇马润波
  • 5篇宫雷
  • 5篇贾成厂
  • 3篇韩明
  • 3篇李园园
  • 3篇宁克焱
  • 3篇赵晓琳
  • 2篇张波萍
  • 2篇王大锋
  • 2篇于月光
  • 2篇高峰
  • 2篇白智辉
  • 2篇李辉
  • 1篇许飞
  • 1篇金琦
  • 1篇范涛
  • 1篇邱健彬
  • 1篇许成法

传媒

  • 8篇装甲兵工程学...
  • 4篇粉末冶金技术
  • 2篇数学的实践与...
  • 2篇Journa...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兵工学报
  • 1篇粉末冶金工业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纤维/碳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2018年
为适应坦克装甲车辆对摩擦系统高能量密度的要求,采用树脂浸渍碳化工艺制备了碳纤维/碳基摩擦材料,通过离合器试验台对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3D激光形貌仪对材料表面形貌和磨屑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碳基摩擦材料的动摩擦系数稳定(μ=0.11);摩擦扭矩曲线平滑,制动平稳性好;体积磨损率为3.2×10-8 mm3·J,耐磨性好;耐热系数达43 900J2·mm-4·s-1,可以在高能量密度工况下使用。碳纤维/碳基摩擦材料与钢对偶片之间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犁沟磨损和磨粒磨损。
杜建华李辉宁克焱韩明王浩旭
关键词:摩擦材料磨损率碳纤维
铜基复合材料组织形态分形特征的统计分析与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对铜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结构相图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分形理论,计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铜基复合材料横截面和平行压制力面的显微组织结构相图的分形维数,同时结合统计方法分析了铜基复合材料分形维数的一些统计特性,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反映了石墨在样品中的分布规律,分形维数越大,组织结构相图越复杂,石墨分布越不规则,故石墨分布的不规则性可用分形维数来刻画,分形维数可作为材料组织形态分析的一个表征参数,通过统计分析可知,铜基复合材料横截面和平行压制力面的组织结构相图的分形维数服从正态分布,且横截面和平行压制力面的分形维数随石墨含量变化的情况互不影响。
马润波许世蒙杜建华邱健彬
关键词:复合材料分形维数概率分布显微组织
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的双峰WC–CoCr涂层磨粒磨损特性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igh velocity oxy-fuel,HVOF)工艺分别制备了双峰结构和常规结构的WC–CoCr复合涂层。比较了不同结构WC–CoCr涂层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在涂层磨粒磨损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双峰结构WC–CoCr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与常规结构的WC–CoCr复合涂层相比,在由含质量分数30%超细WC粉末制备的双峰结构涂层中,WC在黏结相中溶解最多,断裂韧性最低;由含质量分数50%超细WC粉末制备的双峰结构涂层最致密,显微硬度与断裂韧性最高,耐磨粒磨损性能最优良。
王大锋张波萍贾成厂高峰于月光赵晓琳白智辉
关键词:超音速火焰喷涂涂层磨粒磨损
基于单胞结构的2.5D碳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等效热导率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建立碳纤维束微观结构模型和2.5D碳纤维织物增强碳基复合材料单胞结构模型,计算稳态热边界条件下的碳纤维束等效热导率和碳基复合材料等效热导率,研究碳纤维直径和单丝间距对碳纤维束轴向、径向热导率及碳基复合材料沿厚度方向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碳的热导率介于碳纤维的径向热导率和轴向热导率之间;纤维束横截面积一定时,随碳纤维直径增大,纤维束轴向热导率升高,径向热导率降低,碳基复合材料沿厚度方向热导率降低;随单丝间距增加,纤维束轴向热导率降低,径向热导率升高,碳基复合材料沿厚度方向热导率升高。
李辉杜建华王浩旭
关键词:有限元法碳基复合材料碳纤维
碳纤维织物结构对摩擦材料温度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为研究碳纤维织物增强树脂基摩擦材料在摩擦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规律,以评价此类材料的耐热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与单胞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浅交弯联、浅交直联和深交联3种结构的碳纤维织物增强树脂基摩擦材料有限元模型,模拟特定工况下的摩擦副热传导过程,分析织物结构和编织密度对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摩擦副接合过程中,摩擦温度先升高后降低,摩擦结束时刻的最高温度出现在对偶片中心对称面处;相同编织密度时,浅交弯联织物结构导热性能最优,其摩擦温度峰值最低(仅为168.5℃,其他两种结构摩擦材料的摩擦峰值温度分别为178.0℃和172.1℃);随纬纱编织密度的增加,浅交弯联碳纤维织物增强树脂基摩擦材料中碳纤维体积分数增大,导热性能变优,摩擦峰值温度降低。
李辉杜建华王浩旭杨宏伟
关键词:碳纤维温度场摩擦材料单胞
军用装备定点精确投放的建模与仿真被引量:4
2016年
以装备空投下降高度和时间为参量,对装备空投过程建立了三阶偏微分方程组模型,综合考虑了风速、风向、投放点及伞降过程中随机因素对投放精确度的影响,确定出最低投放高度和投放可行域,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了多次仿真模拟,定量分析了投放点误差对投放精度的影响,解决了实际投放中因凭经验而对投放精度不宜定量分析的问题。与采用常微分方程建立模型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偏微分方程更有利于实现对投放过程的精确化控制,使得投放效果显著提升。
许飞许世蒙杜建华曹贻鹏
关键词:偏微分蒙特卡罗法
RTM工艺用乙烯基酯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
2016年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lding,简称RTM)工艺应用双酚A型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升温速率对固化体系的DSC曲线的影响,并利用Kissinger方程、Crane经验方程等固化动力学方程,确定该固化体系的反应动力学方程t=1-[1-5 584.65exp(-4 352.90/T)t]6.67,采用温度-升温速率(T-β)外推法从理论上得到体系的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和后固化温度等固化工艺参数为61.66,74.55,95.49℃。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内部反应热存在,适当降低使用温度。固化动力学方程及固化工艺参数对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有重要意义。
赵晓琳杜建华高恒范涛李辉王大峰吕莹莹贾成厂
关键词:乙烯基酯树脂固化动力学
纳米颗粒增强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被引量:13
2013年
基于粉末冶金法分别制备了纳米氮化铝和纳米石墨增强铜基摩擦材料,研究了纳米颗粒对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和耐热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磨损形貌,并利用惯性摩擦磨损试验机考核其摩擦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纳米颗粒的摩擦材料相比,添加纳米氮化铝和纳米石墨的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高而稳定,且随接合次数增加无明显衰退现象;耐磨性能分别提高了25%和11%;耐热性能分别提高了18%和25%。未添加纳米颗粒的摩擦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犁沟式磨料磨损,纳米氮化铝和纳米石墨能减少摩擦材料的磨料磨损,从而增强了摩擦材料的耐磨性。实验结果显示,纳米氮化铝和纳米石墨可显著提高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杜建华刘彦伟李园园
关键词:摩擦材料铜基摩擦材料纳米石墨
碳纤维/碳基湿式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现有湿式摩擦材料耐热性能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传动系统使用要求的问题,采用树脂浸渍碳化工艺制备了一种新型碳纤维/碳基(Carbon Fiber reinforced/Carbon-based,CF/C)湿式摩擦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耐热性能试验、表面形貌分析以及磨损机理分析。结果表明:CF/C湿式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为0.10~0.11,波动范围小于4%;扭矩曲线平滑,制动平稳性好;体积磨损率为2.2×10^(-9)cm^3/J;耐热系数为1.0×10~5J^2/(cm^4·s);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犁沟磨损和热疲劳磨损。
李辉杜建华王浩旭蒋守林
Effect of Twisted Fiber on Flexural Proper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Woven Fabric Reinforced Composite被引量:1
2017年
Two kinds of 2.5D deep straight-joint structure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twisted and original) fibers woven fabric reinforced epoxy resin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the hand lay-up method. Subsequently, the flexural property, microstructures, and failure mechanism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average flexural strength of 2.5D deep bend-joint structure twisted fiber and original fiber woven fabric composites were 176.66 MPa and 204.45 MP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d that the twist was the main factor which affected the flexural performance. Flexural property vitally relied on the strength of the fiber itself. Twist decreased the strength of the yarns, which meant that when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woven fabric reinforced composites was improved, the yarns must be kept straight in the woven fabric. The study are extremely valuable to guid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the woven fabric reinforced composites.
杜建华赵晓琳YANG HongweiJIA ChengchangGAO HengWANG DafengLü Yingying
关键词: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纤维织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UHMWPE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