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08BB5192)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蒋稼欢董广新陈九生谭毅熊新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微流控
  • 2篇微流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长
  • 1篇血管生长因子
  • 1篇血管生成
  • 1篇液滴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通孔
  • 1篇转染
  • 1篇微环境
  • 1篇微流控芯片
  • 1篇微丝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转染
  • 1篇化学合成
  • 1篇基因
  • 1篇操控
  • 1篇促血管生长因...
  • 1篇值模拟

机构

  • 5篇重庆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蒋稼欢
  • 2篇董广新
  • 1篇晏小清
  • 1篇陈九生
  • 1篇叶群芳
  • 1篇戴小珍
  • 1篇蔡绍皙
  • 1篇徐海明
  • 1篇江奇峰
  • 1篇熊新
  • 1篇谭毅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微流控芯片构建一种新的体外血管生成模型被引量:3
2011年
血管生成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血管生成的机理仍不清楚.因此,为探明血管生成机理及开发"血管生成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在体外构建一个合适的血管生成模型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微流控系统构建了一种新型体外血管生成模型,该系统不仅能为内皮细胞生长提供一种近似于在体的微环境,并能实时监测内皮细胞对其微环境所发生变化的响应.为评价该系统用于血管生成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考察了促血管生长因子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样结构形成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诱导作用下,内皮细胞在三维基质材料中的增殖能力大大提高(提高了59.12%);在促血管生长因子浓度梯度的诱导作用下,内皮细胞定向从低浓度往高浓度侵入基质胶且形成管腔样结构.以上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为血管生成机理的阐明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还能为促血管生成药物或者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筛选提供一个合适的筛选平台.
戴小珍蔡绍皙叶群芳蒋稼欢晏小清熊新江奇峰WANG Albert Chih-Lueh谭毅
关键词:血管生成微环境促血管生长因子
微流控液滴技术:微液滴生成与操控被引量:31
2012年
微液滴技术因具有高通量两相分割分离能力,吸引众多不同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回顾了微流控液滴技术领域的一些基本技术思路,涉及微液滴的流控生成方法,包括水动力法、电动法、气动法、光控法等,以及液滴生成后的操控技术,如液滴定向位移、融合、裂分、混合、分选、捕获等,同时对这些方法作了简要评述。
陈九生蒋稼欢
关键词:微流控操控
基于微流动混合的微纳米粒子合成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综述了近三年来人们采用普通层流与聚焦层流、分散相与连续相形成技术、液滴技术等微流控技术角度来合成微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这些进展反映出,微纳米粒子合成的微流控技术正在从连续微流动层流向离散态的分段流与液滴流技术的方向发展。文中对围绕基本微混合方式形成的特殊微流控结构被用于粒子合成的研究也给予了关注。最后对微流控微混合方式合成粒子技术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讨论。
董广新蒋稼欢
关键词:化学合成
一种新型微流动混合圆通道装置的制作、数值模拟和初步应用
2012年
微混合通道是微流控芯片实现功能的重要结构。微丝模塑法制作的微流动混合圆通道,具有特殊"立体"结构的侧壁沟通式通孔。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定性描述了沟通通孔处的流场特征,以此来辅助设计微混合通道,并初步探索了微流动混合圆通道的粒子合成能力。结果表明,微丝模塑法制作的微混合圆通道较相同条件下的软光刻通道具有更好的流场特征,并为粒子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董广新蒋稼欢
关键词:数值模拟
微流控技术在细胞转染中的应用
2011年
微流控技术是在微米级、纳米级结构中操控纳升至皮升体积流体的技术与科学,具有液体流动可控、消耗试样和试剂极少等优点。近年来,细胞转染技术有逐渐向微型化技术途径发展的趋势,这也给了研究者从微尺度角度审视细胞转染技术过程的新机会。以下介绍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细胞转染方法,包括微阵列方式的转染技术、缩微流动空间中的转染、微流控液滴技术应用于细胞转染、微流控注射技术以及微流控电穿孔技术,并阐述了影响转染效率的因素或改善途径。
徐海明蒋稼欢
关键词:微流控转染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