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05B013)
-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4
- 相关作者:彭密军彭胜印大中朱炯波刘立萍更多>>
-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微波辅助法提取栀子黄色素工艺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对栀子中黄色素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表L9(34),以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为因素,以黄色素溶液的吸光度为指标进行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1 g栀子粉末,60%的乙醇20 mL,功率280 W的微波处理40 s,黄色素得率为17.83%,提取率达到98.20%,与传统的水提和有机溶剂提取相比,不仅提取率高,而且快速、节能。
- 彭密军高中松朱炯波彭胜李深正
- 关键词:栀子黄色素微波辅助提取
- 万寿菊提取物中游离叶黄素的制备及纯化被引量:17
- 2006年
- 以万寿菊正己烷提取物为原料,系统地考察了由万寿菊提取物制备游离叶黄素的条件,并对粗产品进行纯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L16(45)正交试验对游离叶黄素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皂化液浓度、液料比、皂化温度以及皂化时间为因素,以游离叶黄素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试验,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并对硅胶柱层析纯化的梯度洗脱条件进行摸索;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测定。确定最佳皂化制备条件是:皂化液为35%的KOH-甲醇,液料比20:1(ml/g),皂化温度55℃,皂化时间4h;在此条件下,可使游离叶黄素的含量由原料中的0.25%上升到45.59%,通过硅胶柱层析纯化后,游离叶黄素的含量可提高到93.55%。
- 彭密军印大中刘立萍彭胜贺安海
- 关键词:皂化硅胶柱层析纯化
- 杜仲籽粕中桃叶珊瑚甙的制备被引量:4
- 2007年
- 用微波法进行杜仲籽粕中桃叶珊瑚甙的提取,通过溶剂萃取结合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桃叶珊瑚甙纯品。确定适宜的微波提取条件为:φ(乙醇)=30%的水溶液为提取剂,微波功率560 W,按m(提取剂)/m(原料)=28提取1次,10 s,桃叶珊瑚甙的提取率达到95.55%;而超声波提取需90 min,提取率为90.69%;索氏回流法则需6 h,提取率仅为88.03%。粗提物用V(乙酸乙酯)∶V(提取液)=3∶1萃取2次,V(正丁醇)∶V(水相)=2∶1萃取3次后浓缩得浸膏;然后以V(甲醇)∶V(水)∶V(冰乙酸)=24.5∶75∶0.5为流动相,进行反相制备色谱分离,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92.32%的桃叶珊瑚甙产品,用核磁共振及质谱进行了确认。该研究工作的新颖性,已为教育部中南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2006年3月16日出具的第200643Z1100004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 彭密军印大中刘立萍彭胜彭自挥金延安赵菊林
- 关键词:微波提取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杜仲样品中环烯醚萜含量被引量:12
- 2006年
- 建立了液相色潜-质谱联用测定不同杜仲样品中3种环烯醚萜类物质含量的方法。以50%的甲醇-水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样品中的环烯醚萜类物质.采用选择离子方式(SIR),以丰度最高的[M+Na]^+特征离子作为监测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质荷比(m/z)分别为369(桃叶珊瑚甙,AU)、397(京尼平甙酸,GPA)和411(京尼平甙,GP)。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AU:0.11~1.10μg,GPA:0.24—2.40μg,GP:0.31-4.65μg;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0.999,0.996。检出限依次为0.3、0.4、0.3ng;进行4次平行测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00%和95%,RSD分别为2.8%、3.1%和2.9%。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准确可靠,适用于对复杂的天然产物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彭密军张敏周春山朱炯波
- 关键词:环烯醚萜
- 叶黄素的生物转化及纯化被引量:1
- 2007年
- 本实验对叶黄素衍生物的微生物转化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培养基种类、菌种、震荡培养与静置培养、pH值、菌种接种量等因素对叶黄素转化效果的影响,以双波长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优化出最佳转化条件:用pH值为3的诱导产酶培养基接种C菌(青霉属)6环,震荡培养15d,使得游离叶黄素的含量由0.25%提高到56.70%。采用硅胶柱层析对微生物转化产品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最佳柱层析分离条件:上样量为0.5g;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3:2;流速为3ml/min,所得产品游离叶黄素纯度可达90.20%。
- 彭密军彭胜阳艳印大中贺安海
- 关键词:叶黄素微生物转化硅胶柱层析薄层色谱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