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2W056)

作品数:20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黄科安更多>>
相关机构:泉州师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9篇小说
  • 4篇叙事
  • 4篇小说创作
  • 3篇叙事策略
  • 3篇意识形态
  • 2篇张爱玲小说
  • 2篇政治
  • 2篇主流意识形态
  • 2篇夏衍剧作
  • 2篇民族
  • 2篇剧作
  • 2篇传奇
  • 1篇底蕴
  • 1篇丁玲小说
  • 1篇新人
  • 1篇心理
  • 1篇徐訏
  • 1篇徐訏小说
  • 1篇叙事功能
  • 1篇延安文人

机构

  • 20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20篇黄科安

传媒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戏剧(中央戏...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广播电视...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戏剧、狂欢与建构中共意识形态的叙事功能——刍议延安秧歌运动的兴起被引量:5
2006年
在当时的延安,新型的秧歌带来狂欢是全民性的。而处在当时极其艰难的生活和斗争环境中的中共政权,在政治上最紧要的任务是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的认同基础。新型秧歌剧体现出来的全民性狂欢的欢庆仪式和承担建构中共意识形态的叙事功能,确实是其它文艺体裁所难替代的重要门类。
黄科安
关键词:秧歌狂欢想象共同体政治认同
苍凉的底蕴——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生感悟与审美追求
2006年
在张爱玲的作品里,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在于她托起对物质生活和物质细节描绘的基石是“苍凉”的底蕴。她借助于“现代鬼话”,借助于“在传奇时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的叙述意图及其具体展开,在“日常生活”和“时代的梦魇”之间建立起了有机的现实联系。因此,“苍凉”,与其说是张爱玲出于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不如说是源自她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层感悟。
黄科安
关键词:人生感悟审美追求小说
农民、土地与家园意识——论孙犁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与文化想象被引量:1
2005年
农村不仅曾给孙犁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而且成为他日后进行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如果说孙犁以童年的视角,着力展现农村中的自然风光和少年伙伴的童真趣味,那么他的成年眼光的透视,则是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演绎农民与战争、土地等更为复杂的错综关系。在战争年代,孙犁揭示了故乡、家园、妻儿是支撑这些农民出身的抗日英雄和战士与日寇浴血奋战的精神力量。同时他在解放区和建国后创作反映的土改运动,更是触及到农村问题的深层变革和农民命运的错综变化。
黄科安
关键词:文化想象乡土情结家园意识小说抗日英雄农民命运
七月诗派:人与诗的全面的自觉被引量:1
2007年
七月诗派是一个与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同步前进的诗歌流派,它的形成得益于胡风文艺理论的指导。这一诗派强调诗作者的主体性作用,同时注重主观与客观的"融合",从而形成现实主义独特的美学内涵与特征。这种审美理想,使七月诗人自觉地将创作纳入到民族战争的轨迹中去,热切地关注着民族解放与新生的主题,来彰显他们走向崇高的人格力量。
黄科安
关键词:七月诗派主观战斗精神
人民原始的强力与流浪者的漂泊情怀——论路翎小说中人物的灵魂世界被引量:2
2005年
路翎以开掘人物灵魂为己任,是一个人类灵魂的探索者。首先,路翎站在“原始的强力”这一高度,就能使他的笔触直逼人物的灵魂的深处,从而获得了心理描写的真实性与深刻性,体现了路翎恢复和发展了鲁迅所开创的“灵魂的写实主义”传统。其次,与崇尚“原始的强力”相关,路翎将底层社会的“流浪汉”作为小说创作的关注对象,进而多层次、多侧面地揭示他们内在心灵的痛苦“肉搏”,使“流浪汉”以其本身的某种象征性而具有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黄科安
关键词:路翎小说流浪汉
《围城》的现代主义意蕴被引量:5
2006年
“围城”最初源自婚恋的含义,再推及人生万事。近年来,人们将眼光投向它与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深刻联系的研究,认为《围城》是“一部探讨人的孤立和彼此间无法沟通的小说”。这就将它与20世纪世界文坛最前沿的小说相提并论,因此获得“经典”的价值和地位。
黄科安
关键词:《围城》主题思想婚恋现代主义
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与民间文化的改造——试论周立波《山乡巨变》的叙事策略被引量:2
2009年
周立波在《山乡巨变》这部小说中采用了革命承诺和现实政治攻势相结合,以反映农民内部"不流血的矛盾"为特色的喜剧性叙事策略,从而力图讲述和证明"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的合理性和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也写出了民间文化形态如何被主流意识形态"改造"与"利用"。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下,他笔下"事务型"干部身上"光芒"性的缺失,注定要遭受主流政治话语的质疑与批评。
黄科安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策略民间文化
主流意识形态的凸出与彰显——析丁玲在后期解放区小说创作的转型被引量:1
2005年
丁玲自文艺整风后,从一个善于以“性别与政治”写作的作家彻底转变成为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创作的文艺工作者。《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她转型后的代表性作品,被誉为具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最根本的特征。丁玲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和评判,是按照党的政策思想、阶级成分、政治态度等来分门别类、加工构造。不过,丁玲在遵循特定的理念框架时,在农民文化心理和农村生活气息的真实传达上,仍体现出自己鲜明的审美追求。
黄科安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心理
延安文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话语体系——关于延安文学研究的再思考被引量:3
2006年
学术界长期以来就存在着拿“五四”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来衡量延安文学,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粗暴简单的推论和误判。延安文人在帮助中共政权普及新的政治、文化纲领,同时也依靠这一逐渐体制化的权力机构,建立起新的话语领域和范式,规定制约新的文化生产。如果说,西方现代性话语在中国“五四”理论旅行的结果,是使中国现代知识者建构一套旨在改造国民的灵魂,扫除封建积弊的启蒙主义西方话语系统,那么经过整风后的延安文人遵循着毛泽东指示,走一条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承担着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话语体系。
黄科安
关键词:延安文人现代民族国家
无名氏:以媚俗手法写现代的言情故事被引量:2
2006年
无名氏深谙通俗小说的写作技巧,以所谓“媚俗手法”,尽情演绎着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而他创作超越一般言情小说的独异之处,就在于他将自己心爱的生命意识吹进爱情故事的躯壳里,透过男女的感情世界,探讨“人”的“个体生命”的秘密,使通俗的言情故事因蕴含一层“生命意识”而显得厚实凝重。
黄科安
关键词:叙事策略生命意识哲理思考无名氏言情小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