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B10-0126-07-001)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汪小洋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论宗教美术的审美经验被引量:2
- 2009年
- 宗教美术是在一定的宗教信仰指导或影响下完成的艺术创作活动,因此,宗教美术作品有着明显的宗教行为的色彩,宗教美术有着独特的审美经验,即:具有独特的审美认识过程,以及艺术境界的极善之美、表现结构的求全之美和仪式规定的简约之美等审美认识。
- 汪小洋
- 关键词:宗教美术宗教行为审美经验
- 汉代方士信仰的民间性质辨析被引量:2
- 2008年
- 道教的诞生,与汉代方士信仰有着直接联系。在汉代,方士是最活跃的宗教信仰传播者,但是,关于其信仰的民间性质,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明晰的描述。从主流社会的排斥、传播的民间色彩看,方士信仰具有民间性质。因其民间性质,方士获得了与主流信仰发生对抗的信仰;因有民间传播组织的存在,方士获得了与主流社会对抗的实体。对抗性的存在,使方士信仰获得了宗教品质的升华,促进了新的宗教产生;同时,也为我们的辨析提供了理论意义,即汉代民间宗教发展的形态和道教产生的必然性,并因此可提出这样的设想:在方士大规模出现的秦汉之际就有了道教的雏形。
- 汪小洋
- 关键词:汉代道教
- 论汉代西王母信仰的宗教性质转移被引量:7
- 2009年
- 汉代是我国宗教发展的转型时期,其中西王母信仰是重要内容,学术界已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在已有的学术关注中,侧重于传播的描述多而宗教品质上的认识少。西王母信仰的宗教品质,在汉代经历了两个转移:通过从自然宗教的信仰向人为宗教的信仰转移和上流社会宗教信仰向民间宗教信仰的转移,西王母信仰完成了在汉代的宗教品质升华,提升了汉代宗教发展的宗教品质,并以此直接促进了道教的产生。西王母信仰的宗教品质提高,呈现出汉代宗教发展的轨迹,也为研究我国古代宗教发展提供了意义重大的研究对象。
- 汪小洋
- 关键词: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