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335)

作品数:13 被引量:70H指数:5
相关作者:徐来祥薛慧良徐金会王琳琳王玉山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多态
  • 9篇遗传多态
  • 9篇遗传多态性
  • 4篇英文
  • 4篇基因
  • 2篇肉质
  • 2篇肉质性状
  • 2篇种群
  • 2篇外显子
  • 2篇微卫星
  • 2篇微卫星标记
  • 2篇喜马拉雅旱獭
  • 2篇旱獭
  • 2篇MYOG基因
  • 2篇CAST基因
  • 2篇IGF2基因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机构

  • 13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2篇徐来祥
  • 9篇薛慧良
  • 4篇徐金会
  • 2篇王玉山
  • 2篇王琳琳
  • 1篇李修善
  • 1篇郭炳冉
  • 1篇闫利平
  • 1篇秦桢
  • 1篇魏景丽
  • 1篇靳鹏
  • 1篇王贤峰
  • 1篇王洪伟
  • 1篇刘璐
  • 1篇孔杰
  • 1篇孙建丽
  • 1篇陈秋兰
  • 1篇毛云锐

传媒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遗传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四川动物
  • 1篇分子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鼠类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比较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解动物消化道形态可塑性的变化与食性、食物质量之间的关系,对黑线仓鼠、棕色田鼠和小白鼠的消化道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鼠类的消化道形态存在差异;消化道长度不仅仅取决于食性,还受食物质量的影响;食性和食物质量的差异可能会引起不同消化器官形态结构产生适应性反应.胃的形态结构主要与生活习性有关,小肠与食物质量关系紧密,盲肠和大肠与则主要反映食性的差别.
刘璐徐金会孔杰毛云锐徐来祥
关键词:鼠类消化道食性种间差异
Genetic diversity of microsatallite loci in Marmota himalayana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Marmota himalayana belongs to Rodentia,Sciuridae,Marmota.Plague plots virus usually were carried and diffused ...
WANG Lin-Lin~1 XU Jin-Hui~1 XUE Hui-Liang~1 WANG Yu-Shan~2 XU Lai-Xiang~1**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Shandong 273165,China 2.Institute of Zoolog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jing,100080,China
文献传递
三个微卫星标记在喜马拉雅旱獭种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构建基因组部分文库的方法在喜马拉雅旱獭4个地理种群中筛选出高变异微卫星位点,设计相应引物,检测位点SSR2、SSR4、SSR7在这4个地理种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计算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SSR2、SSR4、SSR7在4个地理种群中发现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指数、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波动范围分别为3-5,1.848-3.846,0.886-1.395,0.459-0.740,0.430-0.692,平均值分别为4.667、3.243、1.281、0.689、0.654.UPGMA聚类分析显示4个地理种群遗传进化关系明确,反映各种群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差异.结论:微卫星位点SSR2、SSR4、SSR7均为高度多态位点,适用于喜马拉雅旱獭遗传多态性研究;4个地理种群均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态性,与喜马拉雅旱獭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事实相吻合.
王琳琳徐金会秦桢王玉山徐来祥
关键词:喜马拉雅旱獭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态性
猪IGF2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基因外显子7,8,9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和6月龄背膘厚的遗传效应。根据猪IGF2基因的DNA序列(AY044828)设计3对引物,结果在Ex8引物对扩增的片段上发现了多态性,并对纯合子进行测序,发现exon8的53位存在C→T转换,且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BB)。统计结果表明,3种基因型在各品种中的分布不一致,长白猪与大白猪比较,莱芜猪与大薄莲猪比较,沂蒙黑猪和里岔黑猪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猪种间基因型分布的差异均显著(P<0.01)。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和6月龄背膘厚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5),而断奶重和6月龄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个体同AA和AB基因型个体比较初生重的差异显著(P<0.05),3种基因型在初生重的大小排列顺序为AB>AA>BB;AA基因型个体同AB和BB基因型个体比较6月龄背膘厚的差异显著(P<0.05),3种基因型在6月龄背膘厚的大小排列顺序为BB>AB>AA。因此,推测IGF2基因对个体的初生重和胴体瘦肉率存在一定的影响,将IGF2基因应用于猪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快猪的育种进程。
薛慧良徐来祥
关键词:IGF2基因遗传多态性
猪MyoG基因内含子1的一个遗传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分析(英文)被引量:12
2007年
以长白猪(73),大白猪(68),沂蒙黑猪(57)和莱芜猪(83)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对猪MyoG基因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研究基因型与初生重、日增重、肌肉嫩度和背膘厚的相关性.根据猪MyoG基因的DNA序列(M14331)设计引物,结果在内含子1扩增的片段上发现了一个多态性,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A、B),3种基因型(AA、AB、BB),并对纯合子进行测序,发现2943位G→C突变.基因型在不同猪种分布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白猪与长白猪、沂蒙黑猪和莱芜猪比较差异显著(P<0.05),莱芜猪与长白猪和沂蒙黑猪比较差异显著(P<0.05),长白猪与沂蒙黑猪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及嫩度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1),而日增重及背膘厚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个体与AA基因型个体比较肌肉嫩度的差异显著(P<0.05),AA基因型个体与AB和BB基因型个体比较背膘厚的差异显著(P<0.05).因此,推测MyoG基因对猪肉品质、生长速度及背膘厚存在一定的影响,将MyoG基因应用于猪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将可以改善猪肉品质,提高生长速度,加快猪的育种进程.
薛慧良徐来祥
关键词:MYOG基因遗传多态性
山东部分地方猪种MyoG基因5'端遗传多态性及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采用PCR-SSCP方法对莱芜猪、大蒲莲猪、沂蒙黑猪和里岔黑猪的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5'端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并分析MyoG基因对猪的初生重、60日龄重、210日龄重,60~210日龄平均日增重和背膘厚的影响。根据猪MyoG基因5'端的DNA序列(U14331)设计3对引物,发现5-2引物对扩增的片段有多态性,且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并对纯合子进行测序,发现2080位G→A突变。χ2独立性检验表明,基因型频率在莱芜猪和大蒲莲猪与沂蒙黑猪和里岔黑猪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5),而60日龄重、210日龄重、60~210日龄平均日增重和背膘厚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与其他两种基因型比较有较小的初生重和日增重,同AA和AB基因型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3种基因型在初生重和60~210日龄日增重的大小排列顺序一致,为AA>AB>BB。因此,推测基因型对个体的初生重和日增重存在一定的影响,选择带有A等位基因的个体有望提高个体的初生重和日增重。
薛慧良徐来祥
关键词:MYOG基因PCR-SSCP遗传多态性
黑线姬鼠、小白鼠颈髓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比较
2007年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显示野生动物黑线姬鼠与实验动物小白鼠颈髓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显示在黑线姬鼠与小白鼠颈髓中央管周围灰质、后角浅层以及前角灰质都有密集的NOS阳性神经元.与小白鼠相比,黑线姬鼠颈髓NOS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多,胞体较大,分布较密集,呈强阳性反应.结果提示野生动物黑线姬鼠与实验动物小白鼠颈髓的这些种间差异与它们生存的环境、生活习性有很大关系.
魏景丽郭炳冉李修善王贤峰孙建丽闫利平
关键词:黑线姬鼠颈髓一氧化氮合酶
猪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的基因型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分析(英文)被引量:5
2009年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是影响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之一.本研究以125头地方猪和117头外来猪为材料,研究CAST基因的多态性.结果在CAST基因上检测到一个多态性位点(A876G),并引起了氨基酸残基的改变Lys250 Arg.在地方猪种中仅检测到G(Arg)等位基因,而在外来猪种中A(Lys)和G(Arg)两个等位基因均检测到.基因型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CAST基因型与肌肉的嫩度,屠宰45 min后的pH值及滴水损失存在强相关.又由于地方猪种与外来猪种的肉质性状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CAST基因上检测到的多态型位点Lys250Arg的基因型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并将其有效应用于商品猪生产中.
薛慧良徐来祥
关键词: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基因型肉质性状
猪IGF2基因外显子3的遗传多态性及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基因外显子3多态性,分析其对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和背膘厚的遗传效应.根据猪IGF2基因的DNA序列(AY044828)设计引物,结果在其扩增片段上检测到多态性,对纯合子进行测序,发现IGF2-ex3-A36T和IGF2-ex3-G109A两个多态性位点,并且这2个多态性位点完全连锁,检测到3种基因型(A36A/G109G,A36T/G109A和T36T/A109A).统计结果表明,基因型在各品种中分布不一致,长白猪和大白猪与莱芜猪、大薄莲猪、沂蒙黑猪和里岔黑猪比较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猪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均不显著(P>0.05).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和背膘厚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5),而断奶重和6月龄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A36A/G109G基因型个体同A36T/G109A和T36T/A109A基因型个体比较初生重和背膘厚的差异显著(P<0.05),3种基因型初生重的大小排列顺序为A36A/G109GA36T/G109A>T36T/A109A.因此,推测IGF2基因对个体的初生重和胴体瘦肉率存在一定的影响,将IGF2基因应用于猪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将可以改善猪肉品质,加快猪的育种进程.
薛慧良徐来祥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
猪CAST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遗传效应分析(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PCR-SSCP方法对猪CAST基因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研究基因型与肉质性状和背膘厚的相关性。根据猪CAST基因的cDNA序列(M20160)设计7对引物,结果在F1/R1,F6/R6引物对扩增的片段上发现了多态性,并对纯合子进行测序,发现317位A→G突变,2042位G→C突变。基因型在不同猪种分布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与沂蒙黑猪和莱芜猪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嫩度及背膘厚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5),而pH值、温度及滴水损失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猪种比较,屠宰12h和24 h后肌肉温度、30 min和1 h后pH值及滴水损失差异显著(P<0.05);BBCC和BBDD单元型个体与其他单元型个体比较肌肉嫩度的差异显著(P<0.01),AACC和AADD单元型个体与其他单元型个体比较背膘厚的差异显著(P<0.01)。因此,推测CAST基因对猪肉品质及背膘厚存在一定的影响,将CAST基因应用于猪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将可以改善猪肉品质,加快猪的育种进程。
薛慧良徐来祥
关键词:CAST基因遗传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