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514020-0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514020-02)
- 作品数:8 被引量:132H指数:6
- 相关作者:宋安东谢慧冯冲王风芹吴坤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中国燃料乙醇生产用原料的多元化探索被引量:38
- 2008年
- 该文分析了中国燃料乙醇生产原料多元化的必要性,阐述了可用于燃料乙醇生产的淀粉质、糖质和纤维质3大类非粮原料的种类、性质、利用及研究现状,对这些非粮原料的种植情况、燃料乙醇生产性能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了中国非粮原料用于生产燃料乙醇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对中国可用于燃料乙醇生产的非粮原料的供应前景作出了展望。
- 宋安东裴广庆王风芹闫德冉冯冲
- 关键词:燃料乙醇淀粉类糖类纤维质
- 戊糖和己糖共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发酵体系优化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研究了戊糖和己糖共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发酵体系的影响因素.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佳发酵体系为: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添加φ(Tween-80)=0.025%,ρ(聚乙烯醇4000)=100 g/L,ρ(L-谷氨酰胺)=0.625 g/L.在此条件下,发酵至72 h时,乙醇产率为43.56%.
- 宋安东谢慧耿欣张百良
- 关键词:戊糖己糖共发酵燃料乙醇
- 生物炼制与可再生资源被引量:1
- 2007年
- 分析了化石经济时代走入末路而将被生物炼制产业经济取代的必然性,生物炼制在原料来源和产品上显示了比石油炼制工艺的优越性,介绍了世界各国生物炼制产业发展状况及我国的现状,总结了生物炼制的基本过程,指出了我国生物炼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对全球生物炼制产业做了展望,阐述了生物炼制利用可再生资源是走可持续性经济发展道路的唯一实现途径,它必将引发全球性的技术变革。
- 宋安东陈伟王风芹徐淑霞谢慧
- 关键词:石油炼制生物炼制可再生资源
- 微生物技术在生物柴油开发与应用中的作用被引量:17
- 2006年
-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液体清洁燃料,具有优良的特性。当前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来自动植物油脂,但其成本偏高。微生物油脂是无限再生的资源,发酵周期短,不受场地、季节、气候变化等的影响,易于工业化生产,开发潜力很大。文中从产油微生物的种类、代谢途径及生物柴油的工艺流程等方面介绍了生物柴油及其相关微生物技术研究进展。指出了微生物转化技术所带来的相应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 宋安东冯冲谢慧陈伟
- 关键词:生物柴油微生物油脂产油微生物
- 纤维乙醇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6
- 2007年
-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纤维乙醇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目前纤维乙醇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纤维乙醇产业化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展望了纤维乙醇的发展。
- 闫德冉陈伟红张丽莉杜风光宋安东
- 关键词:纤维乙醇糖化发酵
- 杂色云芝产木质纤维素酶及对稻草秸秆的降解被引量:29
- 2005年
- 在外加碳源和氮源的固态稻草秸秆基质上,对杂色云芝生长过程中产酶活性、主要化学成分及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碳源、氮源浓度对所产酶活性有较大影响,除产半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是低碳低氮外(0.15%的葡萄糖和0.03%氯化铵),其他如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依赖过氧化物酶和漆酶产生的最佳条件都是高碳低氮(2%的葡萄糖和0.03%氯化铵).各种酶在稻草秸秆的降解中起着关键作用,酶活性直接影响主要化学成分的降解率.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对木质素的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过32d的培养,稻草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65.39%,45.11%和39.16%.经过降解,秸秆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宋安东张百良吴坤黄保
- 关键词:杂色云芝酶活性降解稻草秸秆
- 杂色云芝漆酶和发酵液降解对苯二酚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测定和分析了杂色云芝漆酶和杂色云芝发酵液对对苯二酚的降解反应。通过对不同底物质量浓度下杂色云芝漆酶酶学反应动力学特征分析.求得漆酶Lac A对对苯二酚的酶反应动力学方程V= 1.52C_s/(16.55+C_s)和底物抑制反应速率方程r_s=1.02/(1+12.86/C_s +C_s/137.17)。发酵液对对苯二酚的降解反应进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InC=-kt+b.发酵液对对苯二酚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基本符合Michelis-Menten酶学反应动力学方程V_f=1.77C_s/(3.63+C_s),研究表明Lac A与发酵液对对苯二酚的酶学反应动力学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也存在着底物抑制现象,其底物抑制的动力学方程为r′_s=1.40/(1+ 5.75/C_s+C_s/278.26)。比较漆酶纯酶Lae A和发酵液对对苯二酚反应的K_m和V_(max)数值,发现杂色云芝发酵液K_m较小而V_(max)数值较大,说明发酵液较漆酶纯酶具有更高的底物亲和力和催化效率。
- 徐淑霞宋安东张世敏汪伦记闵航吴坤
- 关键词:漆酶杂色云芝酶学特性反应动力学
- 杨扇舟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被引量:32
- 2006年
- 杨树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近年来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对之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但是目前有关该害虫的综合报道尚十分少见。文献报道显示,该害虫在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每年大多发生4-5代,5-8月份的2龄和3龄幼虫危害最重,老熟幼虫结茧越冬;其天敌大约有30种以上。目前害虫的防治方法较多,主要包括人工消灭方法、诱杀方法、树干内外施药方法、微生物方法、寄生蜂方法、生物导弹方法以及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辅助方法。其中微生物方法、生物导弹方法以及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辅助方法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梁振普张小霞宋安东彭辉银
- 关键词:杨扇舟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