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208085QH161)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尚希福孙永进倪喆沈靖南吴科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肉瘤
  • 2篇骨肉瘤
  • 1篇蛋白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骨肉瘤
  • 1篇生存期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早期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置换
  • 1篇患者生存期
  • 1篇骨肉瘤肺转移
  • 1篇关节
  • 1篇关节置换
  • 1篇肺转移
  • 1篇白介素
  • 1篇EZRIN蛋...

机构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尚希福
  • 1篇凌晓冬
  • 1篇李旭
  • 1篇王姚斐
  • 1篇王晋
  • 1篇吴科荣
  • 1篇沈靖南
  • 1篇倪喆
  • 1篇孙永进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Ezrin表达变化及其对原发性骨肉瘤预后的意义
2012年
目的:了解Ezrin在术前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对骨肉瘤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25例Ezrin表达阳性的原发性无转移骨肉瘤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的活检标本及化疗后的手术标本,用RT-PCR检测同一患者在化疗前、后标本中Ezrin表达的变化情况,分析Ezrin表达变化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再对所有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找出与骨肉瘤患者生存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25例原发性骨肉瘤患者中有64%在术前化疗后Ezrin表达发生显著下调,另有36%未见明显变化。Ezrin表达变化显著者与骨肉瘤的病理类型(P=0.037)、恶性程度(P=0.006)、对化疗反应(P=0.017)及转移或复发(P=0.041)密切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与Ezrin表达变化(P=0.001、P=0.002)及对术前化疗反应有统计学相关性(P=0.001、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Ezrin表达变化是骨肉瘤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4)。结论:Ezrin在术前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变化与骨肉瘤预后密切相关,可据此将患者分为复发和转移的高危患者和低危患者,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尚希福王姚斐李旭吴科荣凌晓冬沈靖南王晋
关键词:骨肉瘤预后EZRIN
Ezrin蛋白及IL-18表达与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生存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ezrin蛋白、IL-18的表达与骨肉瘤肺转移、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取44例骨肉瘤患者标本,检测ezrin蛋白与IL-18的表达,随访3年,记录生存期及疾病进展情况。结果有肺转移患者的ezrin阳性表达率为76.47%,高于无肺转移患者的29.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无肺转移且ezrin表达阳性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肺转移几率为75.00%,高于术前无肺转移且ezrin表达阴性患者的31.58%;术前肺转移患者IL-18表达率为64.71%,无肺转移患者为3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前无肺转移患者中,IL-18阳性与阴性患者随访过程中出现肺转移的比率分别为40.00%和4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ezrin阳性表达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的患者,分别为28.57%(6/21)与65.22%(1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阳性表达的患者3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的患者,分别为56.52%(13/23)与38.10%(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zrin蛋白与IL-18阳性表达与骨肉瘤的进展和肺转移有关。
倪喆尚希福孙永进
关键词:骨肉瘤肺转移EZRIN蛋白白介素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引流管夹闭时间长短的选择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术后夹闭引流管最适时长的选择。方法选取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组,分为4组(A组:持续引流组;B组:夹闭1 h组;C组:夹闭2 h组;D组:夹闭4 h组),每组30例。观察各组术前及术后48 h血红蛋白浓度(Hb)和红细胞比容(HCT)、总失血量、术后48h引流量、输血量、术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皮下瘀斑情况。结果四组术前Hb、H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术后Hb、HCT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总失血量、术前Hb与术后Hb差值、全组平均输血量、输血率的比较中持续引流组大于其余各组,夹闭1 h组大于2 h、4 h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夹闭2 h与4 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引流量的比较中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持续引流组最大,夹闭4 h组最小;四组术后情况比较中,夹闭4 h组关节肿胀和皮下瘀斑发生率明显增高;HSS评分方面,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活动度方面持续引流组大于其余各组(P<0.05),夹闭1 h与2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4 h小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夹闭引流管2 h是最理想的时间选择。
付代杰尚希福倪喆孙永进
关键词:引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