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451063201002459)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焦延鹏周长忍李志忠孙国栋林永新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壳聚糖
  • 2篇人脐
  • 2篇人脐带
  • 2篇人脐带间充质...
  • 2篇脐带间充质干...
  • 2篇细胞
  • 2篇聚乳酸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蛋白
  • 1篇修饰
  • 1篇亚磷酸
  • 1篇异位成骨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牛血清白蛋白
  • 1篇缺损
  • 1篇紫外辐射
  • 1篇细胞活性
  • 1篇细胞相容性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周长忍
  • 5篇焦延鹏
  • 2篇林永新
  • 2篇孙国栋
  • 2篇李志忠
  • 1篇田冶
  • 1篇唐敏健
  • 1篇吕振京
  • 1篇韩凤仙
  • 1篇赵秀娟
  • 1篇罗丙红
  • 1篇闵翔
  • 1篇焦根龙

传媒

  • 2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壳聚糖/亚磷酸壳聚糖海绵复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索壳聚糖/亚磷酸壳聚糖海绵复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植入动物骨缺损处的成骨能力。方法: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构造骨缺损模型兔后随机分为3组,即A:组织工程骨植入组;B:支架材料植入组;C:空白对照组,于术后4、8、12周取骨缺损标本,进行大体标本、影像学、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结果:术后12周,3种检测手段均发现A组新生骨已经完全将骨缺损填充,并有部分皮质骨将骨缺损两端连接。B组虽有部分骨痂形成,但无连续骨质。C组术后仅有少量骨痂形成。A组成骨能力明显强于B、C组。结论:本实验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能修复大段的骨缺损,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可以作为骨移植的替代材料。
吕振京孙国栋焦延鹏周长忍林永新李志忠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骨缺损
紫外辐射接枝法修饰聚乳酸表面及其细胞相容性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紫外辐射接枝在聚乳酸膜表面引入聚丙烯酸的方法使聚乳酸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和细胞相容性得到改善,研究了各种处理条件对材料表面的羧基密度、表面形态和表面接触角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紫外辐射接枝聚丙烯酸的聚乳酸表面的成骨细胞相容性。红外光谱分析和羧基密度测定结果表明:通过紫外光引发接枝,聚丙烯酸被成功接枝到聚乳酸表面,而且接枝密度受接枝时间和聚丙烯酸质量分数的影响很大。接触角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结果表明:接枝聚丙烯酸后的聚乳酸表面的亲水性和粗糙度明显增加,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
韩凤仙焦延鹏周长忍田冶
关键词:聚乳酸丙烯酸细胞相容性
表面截留聚乳酸的壳聚糖纤维的制备及其与聚乳酸的相容性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提高壳聚糖纤维和聚乳酸的相容性,采用表面截留法用消旋聚乳酸(PDLLA)对壳聚糖(CS)纤维表面进行修饰。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修饰前后的CS纤维与左旋聚乳酸(PLLA)复合材料,并对CS纤维和基体PLLA之间的相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S纤维表面成功截留了PDLLA分子,截留法修饰的CS纤维表面形态保持较为完好。与基体PLLA的界面黏结性和相容性得到了提高,修饰后的CS纤维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弯性能。
赵秀娟罗丙红焦延鹏周长忍
关键词:壳聚糖纤维聚乳酸表面改性相容性
壳聚糖/聚己内酯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壳聚糖/聚己内酯共混材料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与蛋白、细胞反应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壳聚糖/聚己内酯共混膜表面蛋白黏附和细胞活性。方法:将不同配比的壳聚糖/聚己内酯混合溶液旋转涂膜法成膜。分别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滴形分析仪、石英晶体天平和MTT比色法测量膜的表面形貌、亲疏水性、蛋白吸附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膜的表面形貌、亲疏水性、蛋白吸附和细胞增殖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壳聚糖和聚己内酯的质量配比。细胞在壳聚糖膜上具有较好的伸展形态,在聚己内酯膜上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
闵翔唐敏健焦延鹏周长忍
关键词:壳聚糖聚己内酯共混膜牛血清白蛋白细胞活性
壳聚糖/亚磷酸化壳聚糖复合海绵复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构建壳聚糖/亚磷酸化壳聚糖复合海绵,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并行成骨诱导培养,探讨其异位成骨效果,为骨组织工程寻找理想支架材料。方法在壳聚糖分子中引入亚磷酸根基团,制备亚磷酸化壳聚糖,并进行表征。分别将浓度为2%的壳聚糖和亚磷酸化壳聚糖溶液,按1∶1体积比混合均匀,构建壳聚糖/亚磷酸化壳聚糖复合海绵;然后在模拟体液中进行原位矿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矿化前后复合海绵的结构。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UCMSCs,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与壳聚糖/亚磷酸化壳聚糖复合海绵复合培养,构建细胞-支架复合物,并行成骨诱导培养。成骨诱导培养1、2周,分别于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黏附情况;培养1、2、3、4、5、6 d时,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取3~4月龄新西兰大白兔40只,雌雄不限,体重2.1~3.2 kg,平均2.5 kg;制备双侧竖脊肌肌袋,在每只兔右侧肌袋内植入细胞-支架复合物(A组,n=40),于其中20只兔左侧肌袋植入壳聚糖/亚磷酸化壳聚糖复合海绵(B组,n=20),剩余20只兔左侧肌袋不植入材料(C组,n=20)。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4周后处死动物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亚磷酸化壳聚糖分析表明亚磷酸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羟基上,其质子类型和化学位移强度与化学结构一致。扫描电镜观察到壳聚糖/亚磷酸化壳聚糖复合海绵孔洞均匀,孔壁较薄;原位矿化后孔壁表面有钙磷涂层,晶体颗粒生成;细胞在壳聚糖/亚磷酸化壳聚糖复合海绵支架上黏附、生长良好。体内实验大体观察A组可见细胞-支架复合物大小、形态基本保持原状,质地有所增韧,材料周围有薄层结缔样组织;B组复合海绵体积缩小,质地松软;C组肌袋手术创口已愈合。组织学观察A组支架材料部分吸收,边缘有均质类骨物质出现,并见成骨�
孙国栋李志忠焦延鹏周长忍焦根龙林永新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壳聚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异位成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