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303006-002)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胡蓓江骥赵芊张奉春王博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定量药理
  • 1篇定量药理学
  • 1篇多发性肌炎
  • 1篇新药
  • 1篇亚群
  • 1篇样本量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代谢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胆汁性
  • 1篇人血浆
  • 1篇尿液

机构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篇胡蓓
  • 3篇赵芊
  • 3篇江骥
  • 2篇张奉春
  • 2篇王博雅
  • 1篇孔芳
  • 1篇张昊泽
  • 1篇李永哲
  • 1篇王立
  • 1篇章丽娜
  • 1篇赵春华
  • 1篇陈华
  • 1篇张烜
  • 1篇师天燕
  • 1篇韩钦

传媒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西格列汀在健康中国人体单次和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在中国人群中单次和多次给药后西格列汀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用开放、平行试验设计。16名健康受试者口服西格列汀100 mg,采集系列血、尿样本。用 LC -MS/MS 法测定西格列汀在血浆和尿液中的浓度,用WinNonlin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100mg单次给药后西格列汀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为3 h(0.5~5 h),AUC0-t为(2.9±0.4)μg· mL-1· h,AUC0-∞为(3.2±0.5)μg· mL-1· h, Cmax 为(0.4±0.1)μg· mL-1,CL/F为(32.2±4.5) L· h-1, Vz/F 为(496.0±109.0) L, t1/2为(10.8±2.4)h;24 h尿液累积排泄率为(66.3±6.1)%。多次给药达到稳态后西格列汀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为3 h (0.5~6 h), AUC0-t为(3.4±0.5)μg· mL-1· h, AUC0-∞为(3.4±0.5)μg· mL-1· h, Cmax 为(0.4±0.1)μg· mL-1,CL/F为(29.8±3.7) L· h-1,Vz/F为(445.0±81.2) L, t1/2为(10.4±1.7) h, RAUC为1.08, RCmax为1.02;24 h 尿液累积排泄率为(73.4±6.0)%。结论中国人西格列汀100 mg单次和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与高加索人、日本人相似。
赵芊王博雅江骥胡蓓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健康受试者种族差异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特点比较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 PM 和 DM 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并整理114例 PM/DM合并 ILD 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 PM-ILD 和 DM-ILD 2组,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高分辨率 CT(HRCT)、肺功能、血气分析、治疗及转归有无差异,率之间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和 Fisher 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结果 PM/DM-ILD 发病率为35.8%(114/318),DM 较 PM 更易合并 ILD (χ2=5.019,P=0.025)。 PM-ILD 组和 DM-ILD 组在性别构成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9,P=0.026);DM-ILD 组患者更易出现关节痛/关节炎(χ2=7.756,P=0.005);PM 患者 ILD 更易出现于肌炎之前(χ2=15.555,P=0.01),而 DM 患者 ILD 更易出现于肌炎或皮肤表现之后(χ2=7.002,P=0.008), PM-ILD 组患者更易出现抗 Jo-1抗体阳性(χ2=11.395,P=0.001)。 HRCT 表现上, PM-ILD 组更易出现磨玻璃影(χ^2=7.940, P=0.005)和心包积液(χ2=6.322,P=0.012),DM-ILD 组更易出现斑片影(χ2=5.105,P=0.024);2组患者在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情况下,DM-ILD 组患者的转归明显差于PM-ILD 组(χ^2=7.595,P=0.006)。结论 PM-ILD 和 DM-ILD 患者在性别构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转归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推测 PM 和 DM 不同的免疫病理机制导致 PM-ILD 和 DM-ILD 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张昊泽朱琳张奉春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间质性
临床药理学在创新药研发中的最新进展
2017年
在传统的"经验描述"新药开发模式下,创新药研发无法综合利用已有信息,开发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引发安全性隐患。因此,探索并建立更高效更安全的创新药物临床开发新模式和新机制尤为必要。近年来,FDA和EMEA陆续提出并践行的以"知识综合"为特征的药物临床研究模式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它利用模型与模拟技术定量地综合分析和预测创新药在患者体内的暴露/效应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帮助在获取足够信息的同时,在临床试验中尽量减少所需受试者数量,并保障临床试验的安全性。
胡蓓
关键词:定量药理学PK/PD样本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移植对难治型PBC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对10例对熊去氧胆酸(UDCA)生化应答不良的难治型PBC患者行BM-MSC移植后,以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评价观察治疗后第1、3、6、12个月的外周血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①经BM-MSC移植,受试者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下降[治疗前(16.8±2.4)%与治疗3个月时(11.2±1.9)%,t=3.04,P=0.014;治疗前(16.8±2.4)%与治疗6个月时(10.1±1.7)%,t=4.7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BM-MSC移植治疗后,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升高[治疗前(0.44±0.11)%与治疗6个月时(1.23±0.25)%,t=-2.711,P=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BM-MSC移植治疗可使受试者外周血IL-10浓度升高[治疗前(1.83±0.23) pg/ml与治疗3个月时(2.67±0.28) pg/ml,t=-4.062,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M-MSC可能通过下调PBC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调CD4^+CD25^+Foxp3^+T细胞和升高外周血IL-10浓度来实现对PBC患者的体内免疫调节作用.
王立韩钦孔芳陈华师天燕章丽娜李永哲张烜张奉春赵春华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细胞因子类淋巴细胞亚群
丁苯酞与大鼠和人肝CYP450同工酶的相互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应用大鼠/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体系和大鼠体内动物模型,鉴定了参与丁苯酞(NBP)代谢的主要CYP450同工酶,并评价了NBP对肝脏主要CYP450同工酶的诱导和抑制作用。大鼠(正常及诱导)和人肝微粒体体外温孵体系中加入CYP450同工酶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测定NBP代谢速率的变化鉴定参与NBP代谢的CYP450同工酶。采用同工酶探针底物法评价不同浓度NBP对大鼠和人肝微粒6种主要CPY450同工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大鼠灌胃(160 mg·kg-1)和静脉注射(20 mg·kg-1)NBP后评价NBP对大鼠肝脏主要同工酶的诱导和抑制作用。在加入大鼠CYP2C11、2E1、3A1/2和人CYP2C19、2E1、3A4/5的选择性抑制剂后,NBP的代谢分别下降了38.8%、86.2%、78.4%和51.0%、92.0%、58.9%,而在CYP2E1和3A1/2高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中NBP的代谢速率分别提高了25.5%和68.9%。当NBP体外浓度达到200μmol·L-1时,对大鼠肝微粒体CYP1A2、2C6、2C11和2D2有一定抑制作用;NBP体外浓度达到15μmol·L-1时,对人肝微粒体CYP2C19有一定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大鼠CYP2E1、3A1/2和2C11以及人CYP2E1、3A4/5和2C19是参与NBP代谢的主要CYP450同工酶。体外较高浓度NBP对人CYP2C19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鼠连续灌胃或静脉给予NBP,未观察到NBP对肝微粒体CYP450主要同工酶存在显著的诱导和抑制作用。
赵芊扈金萍江骥李燕胡蓓
关键词:丁苯酞药物代谢肝微粒体CYP450
LC-MS/MS法定量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西格列汀浓度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建立快速、灵敏的LC-MS/MS法定量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西格列汀浓度,并用于首次在中国人群中评价单次和多次给药后西格列汀片药代动力学特征的研究。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尿液样品经直接稀释后,以甲醇-水(85∶15)作为流动相,采用ESI离子源MRM质谱扫描模式对血浆和尿液中的西格列汀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西格列汀血浆和尿液浓度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 000 ng·m L-1和0.2~100μg·m L-1、日内/日间准确度分别为98.98%~103.69%和97.63%~102.29%。日内/日间精密度〈5.51%和〈4.26%。西格列汀母液在-30℃条件下可稳定放置55天;经过预处理的血浆和尿液样品在自动进样器中(15℃)可稳定放置24 h;血浆和尿液样品中的西格列汀在室温放置24 h、反复冻融3次(-30℃至室温)以及-30℃条件下冻存40天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西格列汀的血浆提取回收率为71.1%,无明显基质效应。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快速,满足生物分析的法规要求,可用于西格列汀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赵芊王博雅江骥胡蓓
关键词:LC-MS/M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