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21062)

作品数:28 被引量:342H指数:12
相关作者:连宾刘丛强涂成龙王兵李心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同位素
  • 6篇喀斯特地区
  • 5篇土壤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3篇亚硒酸盐
  • 3篇水体
  • 3篇曲霉
  • 3篇筑坝
  • 3篇污染
  • 3篇硒酸盐
  • 3篇黑曲霉
  • 3篇红枫湖
  • 2篇地球化学行为
  • 2篇动力学
  • 2篇芽孢杆菌
  • 2篇盐岩
  • 2篇有机碳
  • 2篇宇宙
  • 2篇宇宙成因

机构

  • 27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贵州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天津农学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9篇连宾
  • 8篇刘丛强
  • 3篇涂成龙
  • 3篇袁永强
  • 2篇彭希
  • 2篇李龙波
  • 2篇郝建朝
  • 2篇王世杰
  • 2篇王敬富
  • 2篇刘秀明
  • 2篇朱建明
  • 2篇雷磊
  • 2篇魏源
  • 2篇黄天志
  • 2篇杨放
  • 2篇刘文景
  • 2篇杨海全
  • 2篇杨永琼
  • 2篇李心清
  • 2篇赵志琦

传媒

  • 6篇地球与环境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科学通报
  • 2篇Scienc...
  • 2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地学前缘
  • 1篇Acta G...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Journa...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2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istributions of Picophytoplankton and Phytoplankton Pigments Along a Salinity Gradient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China被引量:1
2014年
We investigated the abundance of different picophytoplankton groups and the phytoplankton pigment ratio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nutrients and suspended solids along a salinity gradient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The average numbers of Synechococcus spp.(Syn) and picoeukaryotes (Euk) were (2.7 ±5.1)×l03 and (1.1±1.4)×l03 cells mL-1,respectively.Prochlorococcus spp.(Pro) was only found in the high-salinity brackish water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3.0× 10^3 cells mL-1.Syn and Euk numbers both tended to increase offshore and Syn showed a larger variation in cell abundance than Euk.The contribution of picophytoplankton to total phytoplankton biomas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alinity and decreasing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from the estuary to the open ocean.The response of different picophytoplankton groups to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as different.Water temperature was more important in its control over Euk than over Syn,while nutrients were more important in their influence over Syn than over Euk.Phytoplankton pigment ratios were different in the three different ecological zones along the salinity gradient (i.e.,freshwater zone with 0-5 range,fresh and saline water mixing zone with 5-20 range,and high-salinity brackish water zone with 20-32 range),where three different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were discovered,suggesting that phytoplankton pigment ratio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complementary indicator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WANG BaoliLIU CongqiangWANG FushunLI SiliangSivaji Patra
关键词:SYNECHOCOCCUSPICOEUKARYOTESSALINITY
芽孢杆菌SeRB-2还原亚硒酸盐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微生物还原亚硒酸盐的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Se(IV)污染场地的微生物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兼性厌氧菌Bacillus sp.SeRB-2对亚硒酸钠的还原动力学。通过指数方程模型、对数方程模型和米氏方程模型的分析可知,Se(IV)的细菌还原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还原反应主要集中在对数期和稳定生长前期,米氏方程模型能更好的反映细菌对亚硒酸盐的还原过程。通过对不同Se(IV)浓度下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分析发现,当Se(IV)浓度较低时,Km值较小,Vmax值较大,这表明Se(IV)浓度越低,还原亚硒酸盐的酶与Se(IV)的结合能力越强,此时细菌对亚硒酸盐的还原速率越大、还原效率也越高。在本研究中,当Se(IV)浓度为1mmol/L时,其还原效率最高可达90%,能够有效去除或降低Se(IV)污染,说明该菌在Se(IV)污染场地的生物修复上具有应用潜力。
袁永强朱建明刘丛强雷磊
关键词:亚硒酸盐动力学
Elemental and strontium isotopic geochemistry of the soil profiles developed on limestone and sandstone in karstic terrain on Yunnan-Guizhou Plateau,China:Implications for chemical weathering and parent materials
The limestone and yellow sandsLone soil profiles from SW China were measured for chemical and Sr isotope compo...
Wen-Jing LiuCong-Qiang LiuZhi-Qi ZhaoZhi-Fang XuChong-Shan LiangLong-bo LiJia-Yi Feng
贵州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的宇宙成因核素^(36)Cl侵蚀速率被引量:3
2013年
喀斯特地区侵蚀速率是理解全球碳循环、喀斯特地貌演化以及土地利用等学科的最基本问题之一.侵蚀速率估算方法主要包括:(1)流域河水化学溶解物平衡的计算;(2)置于不同环境下的大理岩片重量损失的观测;(3)显微侵蚀测量仪对暴露地表的直接测量;(4)碳酸盐岩中石英脉的长期观测;(5)地表岩石中宇宙成因核素36Cl(半衰期3万年)的测定.与其他方法相比,地表岩石中36Cl含量反映了104-105年尺度内的岩石暴露和侵蚀历史.
徐胜刘丛强FREEMAN Stewart郎赟超SCHNABEL Christoph涂成龙WILCKEN Klaus赵志琦
关键词:宇宙成因核素喀斯特地区侵蚀速率碳酸盐岩全球碳循环
松花江流域水体硝酸盐来源及其转化过程
松花江流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东西长920km,南北宽1070km,流域总面积55.72万km。主要河流包括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和嫩江,第二松花江和嫩江分别为松花江的南源和北源,两源流域面积占总流域面...
岳甫均刘丛强李思亮
关键词:松花江流域硝酸盐
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7
2012年
生物炭(biochar)作为重要的碳汇、土壤重要的改良剂以及污染物有效地吸附剂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在阅读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方面文献的基础上,作者总结了生物炭应用规律并提出一些未来研究的展望。表述如下:生物炭具有多孔性和巨大的表面积,它能够增加土壤的持水量、增加对营养元素的吸附以减少其流失并改善土壤的结构,此外生物炭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并能够缓慢释放以供作物吸收,因此生物炭能改善土壤肥力并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生物炭巨大的吸附功能可以降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及污水中的活性,起到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作用。因此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减少污染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生物炭很多的作用机制还未搞清楚,对不同种类生物炭性状、生物质在高温热解过程中内部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变化、长期定位实验以及危害方面还应加强研究。对此,研究人员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尽多的用当地主要的动植物废料来生产生物炭以达到当地农业增产和治理污染的目的;其次,增加长期定位试验,找到适合当地的生物炭种类及其生产条件;另外还应增加对我国新疆、西藏等土壤贫瘠的偏远地区的研究,使当地的土壤更大程度的被利用以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最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生物炭研究的支持,使生物炭早日被普遍运用,造福百姓。
杨放李心清王兵程建中
关键词:生物炭增产土壤改良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
黑曲霉对含钾矿物的解钾作用与机理分析被引量:31
2011年
通过测定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含钾矿粉的解钾量、黑曲霉作用含钾矿粉后的代谢产物(多糖、蛋白质、小分子分泌物)以及微环境中的pH值等,比较静置培养和震荡培养条件下黑曲霉对含钾矿粉的作用效果,并分析震荡培养下黑曲霉对含钾矿粉的风化作用机理。结果显示,震荡培养下黑曲霉对含钾矿粉的转化作用显著大于静置培养,震荡培养下黑曲霉作用含钾矿粉与否导致培养液中的代谢产物以及真菌-矿物聚集体微环境中pH值有显著改变。分析表明,黑曲霉生长形成的真菌-矿物聚集体、黑曲霉菌丝生长及其代谢产物、酸性微环境在含钾矿粉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黑曲霉对含钾矿粉的解钾作用应该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导致的综合效果。研究结果对完善真菌风化含钾矿物的作用机理,有效利用微生物转化低品位矿物钾技术提供了参考。
胡婕郁建平连宾
关键词:黑曲霉含钾矿物代谢产物微环境
In-situ cosmogenic ^(36)Cl denudation rates of carbonates in Guizhou karst area被引量:8
2013年
This study quantifies surface denudation of carbonate rocks by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in-situ cosmogenic36Cl in China. Concentrations of natural Cl and in-situ cosmogenic36Cl in bare carbonates from Guizhou karst areas were measured with isotope dilution by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er. The Cl concentration varied from 16 to 206 ppm. The 36Cl concentrations were in range of (0.8-2.4)106 atom g-1 , resulting in total denudation rates of 20-50 mm ka-1 that averaged over a 104-105 a timescale. The 36Cl-denudation rates showed roughly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local mean temperature. This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may suggest the variations of proportions of chemical weathering and physical erosion in denudation process, depending upon local climatic conditions.
XU ShengLIU CongQiangFREEMAN StewartLANG YunChaoSCHNABEL ChristophTU ChengLongWILCKEN KlausZHAO ZhiQi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剥蚀速率宇宙成因
黑曲霉-矿物聚集体的形成及其分泌的多糖特性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为深入理解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含钾矿粉的风化作用,研究在旋转发酵方式下形成的黑曲霉-矿物聚集体及其多糖,并分析它们在含钾矿粉风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组合培养基,研究黑曲霉-矿物聚集体的形成和形貌;联合紫外-可见分光光谱(UV-Vi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GC)、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等分析手段研究黑曲霉-矿物聚集体形成前后微环境中多糖的变化以及这种改变对风化产生的意义。【结果】黑曲霉菌丝与矿粉在多糖等代谢产物帮助下,通过相互缠绕、吸附、粘合等作用形成黑曲霉-矿物聚集体,聚集体形成前后多糖浓度和多糖结构均发生显著改变。【结论】含钾矿粉诱导黑曲霉多糖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并且浓度增大,这种改变可促进多糖对矿物颗粒的吸附,有助于螯合金属离子和吸附水分子,从而为真菌有效利用矿物营养提供有利的微环境。
胡婕连宾郁建平胡星
关键词:聚集体多糖黑曲霉风化作用微环境
不同喀斯特小生境中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6
2011年
为探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小生境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MF)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利用巢式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相结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茂兰3种植被类型下的小生境(石缝、石沟、土面)AMF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各类小生境都含有丰富的AMF遗传多样性,灌木林土面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最高,为4.06和68;次生林石缝的最低,为3.16和29,所研究的9个小生境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的平均值分别高达3.67和48,高于同类研究在其他地区的结果,这可能主要与喀斯特生态系统复杂的结构和较高的植物多样性有关;聚类分析显示各类小生境间的AMF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相似性指数最高仅为0.45,说明小生境所带来的空间异质性对AMF的遗传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基因测序显示球囊霉属(Glomus)极有可能是喀斯特地区AMF的优势菌属,在以后筛选喀斯特地区的高效生态恢复菌种时可重点考虑球囊霉属的一些菌种。
魏源王世杰刘秀明黄天志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小生境丰富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