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J04-17)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林和包宝祥张国盛胡永宁王卓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沙地
  • 2篇毛乌素沙地
  • 1篇生境
  • 1篇天然种群
  • 1篇种群
  • 1篇微生境
  • 1篇风媒传粉
  • 1篇臭柏
  • 1篇传粉

机构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作者

  • 2篇张国盛
  • 2篇包宝祥
  • 2篇王林和
  • 1篇梁小荣
  • 1篇红雨
  • 1篇王卓
  • 1篇胡永宁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种群风媒传粉的特征被引量:4
2006年
为了揭示天然臭柏种群的风媒传粉特点,对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种群花粉飞散及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臭柏群落的散粉期约为13d,花粉飞散密度变化规律、分布特点受立地条件和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散粉期内花粉密度出现双峰型,散粉期花粉密度时变化与气象因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花粉散发与温度、相对湿度有关,与风速作用不显著;不同方位的花粉密度受主风频率影响,主风方向花粉密度占58.07%。花粉密度与座果率密切相关,雌球花周围的花粉密度为81.59粒/cm2.d^436.94粒/cm2.d,座果率为0~31.25%。方差分析表明,日间花粉密度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昼夜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花粉密度时变化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臭柏花粉垂直高度间、不同地类花粉密度差异不显著,方位间差异不显著。
胡永宁张国盛包宝祥王卓王林和赵培林
关键词:臭柏天然种群风媒传粉毛乌素沙地
毛乌素沙地微生境梯度中臭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4
2007年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标记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图克境内的4类连续变化的微生境中臭柏种群进行了分子生态学测定.用16个随机引物扩增出174条清晰谱带,其中167条为多态性谱带.利用POPGENE3.2 Version1.3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如下:(1)4类微生境中臭柏种群有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微生境中臭柏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在77.59%~89.08%之间,以A类微生境(乌柳灌丛地)的最高为89.08%,D类微生境(臭柏灌丛地)最低为77.59%;(2)4类微生境间臭柏种群分化较小,微生境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187,88.1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微生境群内,根据4类微生境中臭柏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计算的基因流(Nm^*)为3.7122,表明不同微生境中臭柏种群存在着广泛的基因流;(3)聚类分析显示,微生境相近的种群聚到了一起,反映了臭柏种群的遗传分化和微生境有着密切的关系.(4)由RAPD分析获得的4类微生境中臭柏种群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和Nei基因多样度分别在0.3768~0.4484和0.2488~0.2957之间变动.
梁小荣张国盛包宝祥王林和红雨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