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43305)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儒峰郭彤楼陈国飞汤良杰杨永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不整合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徐家围子
  • 1篇盐岩
  • 1篇盐岩层
  • 1篇岩层
  • 1篇松辽盆地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碳酸盐岩层
  • 1篇盆地
  • 1篇系统恢复
  • 1篇海相
  • 1篇海相碳酸盐
  • 1篇海相碳酸盐岩
  • 1篇海相碳酸盐岩...
  • 1篇二叠系
  • 1篇白垩系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篇李儒峰
  • 1篇阮小飞
  • 1篇汤良杰
  • 1篇陈国飞
  • 1篇张刚雄
  • 1篇郭彤楼
  • 1篇杨永强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不整合量化研究及其意义--以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为例被引量:8
2008年
本文以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为例,将层序地层分析和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运用沉积波动过程分析研究沉积记录不完整性的量化方法,该方法可以相对准确地定量描述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升降运动,恢复无地层"记录"中的沉积-剥蚀过程,进而定量分析盆地的沉积—剥蚀过程、计算沉积间断(不整合)内的地层剥蚀量、认识其时空分布规律。同时,通过实际钻井及"人工井"的波动过程分析,结合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可以作出主要不整合的空间分布图、各层位的剥蚀厚度图和原始厚度图、各期构造的剥蚀量分布图等重要基础图件,为盆地进一步系统分析及盆地模拟打好基础,结合沉积相研究及构造样式分析还可分析盆地沉积中心、生油层、盖层、储层等在时空中的变化规律。由于沉积盆地的升降波动过程直接影响着盆地的埋藏史、热史和生、排烃史,因此通过沉积波动过程的系统分析不仅能正确建立盆地演化的地质模型,还可以正确认识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有效指导油气勘探。
李儒峰郭彤楼汤良杰陈国飞
关键词:不整合剥蚀量二叠系
松辽北部徐家围子白垩系不整合剥蚀量系统恢复被引量:3
2012年
应用波动过程分析方法,对松辽北部徐家围子徐深3井等14口典型井白垩纪沉积-剥蚀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预测,恢复了地层因不整合所造成的剥蚀厚度,分解出反映盆地内不同凹陷和同一凹陷不同构造部位沉积-剥蚀过程的18Ma、8Ma、4Ma和1Ma4个高频波动周期。定量恢复了与气藏密切相关的晚侏罗世火石岭末期、早白垩世沙河子末期和营城末期不整合剥蚀量平面分布,再现成藏关键时期隆起剥蚀区区域分布规律。预测和定计算了研究区中、新生代构造抬升发生层位和不整合剥蚀量,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波动过程分析方法具有系统性、预测性和受资料制约小的特点,对于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和有火山活动影响的地层不整合剥蚀量恢复最为有效.
李儒峰杨永强张刚雄阮小飞
关键词:不整合白垩系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层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