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SJB740010)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刘顺刘志远张成进刘雪芹王世群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审计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汉语
  • 2篇语法
  • 2篇语法化
  • 2篇语气
  • 2篇语气意义
  • 2篇介词
  • 2篇介词对
  • 2篇法化
  • 1篇动态助词
  • 1篇语法化历程
  • 1篇语法研究
  • 1篇语法演变
  • 1篇语气词
  • 1篇语言类型
  • 1篇语言类型学
  • 1篇语音
  • 1篇韵律构词
  • 1篇中古
  • 1篇中古汉语
  • 1篇认知语法

机构

  • 10篇南京审计大学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安徽大学

作者

  • 5篇刘顺
  • 3篇张成进
  • 3篇刘志远
  • 1篇刘雪芹
  • 1篇栗学英
  • 1篇王世群

传媒

  • 2篇通化师范学院...
  • 2篇南京审计学院...
  • 1篇语文研究
  • 1篇学术界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汉语存现句的语义价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现代汉语存现句A段表示方所和时间,具有配价资格。确定价语的标准是与存现动词共现的必有强制性成分的数目。存现句语义价的确定与存现句式存在密切的关系,存现动词处于最小主谓结构中的语义价分别为一价、二价和三价,体现的是常规价;存现动词进入存现句后经存现句式的过滤,实现为现实的二价,体现出现实价。
张成进
关键词:现代汉语存现句句式
近十年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视角被引量:1
2011年
近十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众多的研究热点,这些热点问题的形成得益于汉语语法研究中新理论、新视角的深入开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近十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热点视角进行阐述:(1)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角;(2)汉语语法研究的类型学视角;(3)汉语语法研究的韵律词法、韵律句法学视角。同时指出,多视角研究综合互补是近十年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突出特色。
张成进
关键词:认知语法语言类型学韵律构词
中古汉语极度副词的考察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中古汉语极度副词仍以单音节词为主,"最"、"至"、"极"三者使用频率最高,所占比例达90%以上。其中"最"、"极"源于"最高位(点)"义,"至"、"穷"源于"到达(终点/极限)"义,"绝"(尽)源于"竭尽"义,它们的虚化轨迹大多经由"达到极点"这一义项而成为表极度的副词。这些词多为兼职表极度,而"最"在中古时期已经发展为专职的极度副词,成为中古极度副词的核心成员,因而用例最多,用法灵活。
栗学英
关键词:中古汉语
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历程被引量:2
2011年
动态助词"过"一般分为"过1"和其中"过2","过1"表示动作的完结,"过2"表示曾然。其语法化历程为:一般动词"过"→趋向动词"过"→动态助词"过1"→动态助词"过2"。动态助词"过1"和"过2"的演变又可分别区分为两个阶段,即演变发生和演变扩散。就形成机制而言,"过1"的产生主要是受隐喻、类推以及重新分析的作用,趋向动词"过"的形成是"过1"产生的关键;而"过2"是"过1"吸收了助词"来"及其经常出现的句法环境的语法意义而产生的,可以说是"过1"在特殊语境下的产物。
王世群
关键词:动态助词语法化语法演变
论框式介词“对(于)……来说”的句法制约条件被引量:5
2011年
框式介词"对(于)……来说"既可以出现句首,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其出现的句法位置有严格的条件制约,其动因既有句法方面的,也有篇章方面的。"对(于)……来说"中的"来说"的隐现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句中谓词的语义特点起到了关键作用。表示感情意义的二价形容词充当谓语,"来说"的出现是强制性的;谓词是表评价意义的二价形容词或宾语部分有二价名词或名动词,"来说"的隐现是自由的,但形成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有较大差异。
刘顺刘志远
关键词:句法条件
三十年来的南京方言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三十年来南京方言研究中,语音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入声、轻声、儿化和变调上,语音的基本面貌已经描写出来;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出版了高质量的南京方言词典;语法的研究也已经起步,在动词重叠、特殊句法格式和个别助词的研究上有了可喜的进展。总体上看,南京方言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还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今后应该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刘顺
关键词:南京方言语音词汇语法
框式介词“对(于)……来说”的话题焦点标记功能被引量:3
2012年
框式介词"对(于)……来说"在句子中既可以出现在句首,也可以出现在主谓之间,是焦点话题标记。其功能引进一个与其他成分构成对比的话题,它标记的话题有两种:一种是论元及准论元共指型话题,一种是语域式话题,这两种话题在句子中占据主话题或次话题的位置。
刘志远
论“罢了”的语气意义的形成
<正>一、引言"罢了"是现代汉语常用的陈述语气词,"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如此而已,有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常跟‘不过、只是、无非’等词前后呼应。"[1]56关于"罢了"语气意义的形成,学术界只有简略的概述。如太田辰夫(2...
刘顺
文献传递
“N+XX”构式分析
2011年
对"范跑跑、楼脆脆"这类新的构词形式进行考察,将这类新的构词形式视为构式语法理论中的构式,并将其形式化地描写为"N+XX"形式,其中N代表名词性成分,XX代表重叠的动词、形容词和少量的名词。"N+XX"构式存在两类句法表现形式:姓氏名词+XX,指物名词+XX。这类构式具有规约性构式义,即整体性否定意义和贬义性情感评价色彩。与这种否定性的贬义评价色彩相联系,现实语境中,人们使用"N+XX"这一构式时,传达出讽刺、揶揄的语用效果。
张成进
关键词:构式义讽刺
“罢了”的词汇化及语气意义的形成被引量:16
2012年
文章认为语气词"罢了"是历史上动词组合"罢了"词汇化和语法化的产物,是主观性、语用推理和语境义吸收的综合结果。明清时期,语气词"罢了"可以细分为"罢了""罢了"和"罢了3"。"罢了"表示姑且这么决定的语气;"罢了"表示把事情往小里说的语气;"罢了3"表示建议或祈使的语气。"罢了"和"罢了"都来自动词组合"罢了","罢了3"是"罢了"的隐喻引申。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只有"罢了"的用法还被保留,"罢了"和"罢了3"的用法已由新产生的语气词所替换。
刘志远刘顺
关键词:语气词词汇化语法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