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03)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先俊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 2011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具有"转折"意蕴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 王先俊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被引量:2
- 2010年
- 新中国成立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根本转变,为适应这一转变,并着力解决由此转变所带来的纪检工作的新问题,党不仅给予纪检工作以高度重视,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这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强化党的纪检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 王先俊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
- “新启蒙运动”期间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释被引量:2
- 2010年
- 新启蒙运动期间,艾思奇对"中国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这些论述同新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密切相连,与其旨趣吻合一致,不仅代表了新启蒙运动参加者对"中国化"问题阐释的最高水平,而且为毛泽东正式提出和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以有益的启示,在今天也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王先俊
- 关键词:新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干部教育培训被引量:5
- 2010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存在着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理论素养不高、执政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等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党和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并在此过程中创造了一些好的方法,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对于当前开展的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 王先俊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教育培训历史考察
- “新启蒙运动”期间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释被引量:4
- 2010年
- "新启蒙运动"期间,艾思奇对"中国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这些论述同"新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密切相连,与其旨趣吻合一致,不仅代表了新启蒙运动参加者对"中国化"问题阐释的最高水平,而且为毛泽东正式提出和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以有益的启示,在今天也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王先俊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被引量:3
- 2011年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这种变化使党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此,党采取了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机构、提高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系统翻译和出版经典著作、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和宣传员、注重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和大众化等一系列措施,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人民中得到普及,使中国共产党与广大民众有了"共同语言",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参考。
- 王先俊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学理探源被引量:12
- 2010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内涵非常丰富,它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学理基础。五四以后,知识界逐步形成的学术"中国化"的共识以及当时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中国化"问题的论述,中国共产党人逐步累积成熟起来的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共产国际七大关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到"具体环境"和"具体条件"中去的思想观点,是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最主要方面的学理资源。
- 王先俊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