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752)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志刚张群霞骆杰郑元义冉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高校优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乳腺
  • 3篇肿瘤
  • 3篇靶向
  • 3篇HERCEP...
  • 3篇超声
  • 2篇造影
  • 2篇造影剂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体外
  • 2篇紫杉
  • 2篇紫杉醇
  • 2篇微气泡
  • 2篇细胞
  • 2篇腺肿瘤
  • 2篇超声检查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含量
  • 1篇药物含量分析
  • 1篇乳腺癌

机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王志刚
  • 5篇张群霞
  • 4篇骆杰
  • 3篇郑元义
  • 2篇宋卫香
  • 1篇牛诚诚
  • 1篇张辉
  • 1篇冉海涛
  • 1篇游玉芳
  • 1篇唐黎之
  • 1篇张花
  • 1篇郝兰
  • 1篇钟世根
  • 1篇张勇

传媒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携紫杉醇和Herceptin高分子造影剂联合超声体外寻靶及显影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携紫杉醇(Pac)和注射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Herceptin)高分子造影剂(Pac.PLGA—HER)联合超声体外寻靶能力及显影效果。方法通过双乳化法和碳二亚胺法制备载Pac靶向高分子造影剂。将MCF-7细胞种植于12个培养皿中,培养24h,分为4组,每组3个:非靶向造影剂组(Pac—PLGA组)、靶向造影剂组(Pac—PLGA—HER组)、靶向造影剂+超声组(Pac—PLGA—HER+超声组)和抗体封闭组。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比观察高分子造影剂与细胞的结合能力。观察体外显影效果,并用DFY型定量仪进行定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靶向载Pac高分子造影剂平均粒径为(596±12)nm,体外寻靶能力实验显示靶向载Pac高分子造影剂可与MCF-7细胞大量结合。体外显影实验示靶向与非靶向载Pac高分子造影剂平均声强分别为(134.50±10.19)和(135.11±11.49)dB,平均灰阶分别为147.83±11.12和148.50±12.63,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均为一0.097,P均〉0.05)。结论携Pac和Herceptin的高分子造影剂对高表达HER2的人乳腺癌MCF-7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在体外显影实验中有较好的显影效果。
宋卫香王志刚张群霞骆杰牛诚诚游玉芳张花
关键词:造影剂紫杉醇HERCEPTIN细胞学乳腺肿瘤
超声在乳腺癌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1年
超声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超声分子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单纯超声及超声联合微泡在乳腺癌化疗、基因治疗等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本文就超声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张群霞王志刚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肿瘤化疗基因
BI—RADS3级乳腺病变的回顾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遵循美国放射协会制定的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ACR BI-RADs)对乳腺病变的分级标准,观察分为3级病变组中满足此标准的例数,同时评价几种临床因素对BI—RADS分级的影响。方法对超声检查最初分为BI—RADS3级病变的487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最初的超声表现,且对几种临床中可能影响乳腺病变分级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病灶的多发性、是否可以扪及、超声医生的经验以及病灶的大小进行评价。结果487例病例中,479例(98.36%)为良性,8例(1.64%)为恶性。203例(41.68%)(包括8例恶性病灶)经回顾分析,按BI—RADS分级标准再评估为4级。如在最初超声检查分析时,严格按照分级标准,活检阳性率仅3.94%(8/203),而96.06%(195/203)不需要进行活检。年龄40岁以上和病灶多发性再评估为4级的频率更高(分别P=0.008,P=0.006)。而病灶是否可以扪及、病灶大小及医生的经验对再评估结果影响的差异则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灶的多发性和年龄对于分为3级病变再分级有明显的影响。
唐黎之王志刚冉海涛郑元义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疾病
携紫杉醇和Herceptin高分子超声造影剂体外寻靶及体内肿瘤药物含量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携紫杉醇和Herceptin高分子造影剂(Pac-PLGA-HER)的体外寻靶能力及体内肿瘤药物含量。方法通过双乳化法及碳二亚胺法制备Pac-PLGA-HER,观察其与乳腺癌细胞MCF-7的结合能力。将25只种植有乳腺癌细胞MCF-7的裸鼠分为单纯紫杉醇(PTX)组、单纯载药微球(Pac-PLGA)组、单纯载药微球+超声(Pac-PLGA+US)组、靶向载药微球(Pac-PLGA-HER)组及靶向载药微球+超声(Pac-PLGA-HER+US)组,根据微球载药量调整到相应药物浓度,经尾静脉注入裸鼠体内,观察各组在荷瘤裸鼠肿瘤内药物含量情况。结果Pac-PLGA-HER平均粒径为(777.40±65.90)nm,包封率为(65.84±2.25)%,载药量为(6.58±0.23)%,体外寻靶实验可观察到Pac-PLGA-HER与乳腺癌细胞MCF-7大量结合。体内药物释放实验显示Pac-PLGA-HER+US组在裸鼠肿瘤内药物浓度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Pac-PLGA-HER与乳腺癌细胞MCF-7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体内药物释放实验中Pac-PLGA-HER+US组在裸鼠肿瘤内有较高的药物浓度。
骆杰王志刚钟世根张群霞宋卫香张勇
关键词:紫杉醇靶向超声学
携量子点靶向高分子微泡造影剂制备及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制备一种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标记单抗赫赛汀修饰的靶向高分子微泡MBQDs/PLGA/Her,并考察其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靶向性实验中的应用。方法:双乳化法(W1/O/W2)联合共价偶联法(EDC/NHS)制备MBQDs/PLGA/Her,TEM表征QDs装载标记,MTT法比较细胞毒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FT-IR)检测MBQDs/PLGA/Her与抗体的连接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QDs荧光标记性能。结果:MBQDs/PLGA/Her平均粒径为(584.7±20.2)nm,TEM显示QDs在聚乳酸-羟基乙酰共聚物(poly lactic-glycolic acid,PLGA)微粒包埋,FT-IR表明赫赛汀氨基与PLGA羧基的共价偶联。MBQDs/PLGA/Her细胞毒性小于QDs试剂(P<0.05)。细胞识别实验表明QDs标记的红色微泡MBQDs/PLGA/Her紧密黏附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周围。结论:成功制备MBQDs/PLGA/Her,QDs包裹在高分子微气泡核内既改善其细胞毒性且保持QDs荧光标记性能。
郝兰王志刚骆杰张群霞郑元义
关键词:量子点
携Herceptin靶向高分子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寻靶能力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制备一种携Herceptin的靶向高分子造影剂,并研究其体外寻靶能力.方法 通过双乳化法制备出高分子PLGA-COOH造影剂,采用碳二亚胺法将高分子PLGA-COOH造影剂与Herceptin相连制备出靶向高分子造影剂,检测其一般性质,然后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与抗体的连接情况,用光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与细胞的结合能力,并与普通高分子造影剂做比较.结果 靶向高分子造影剂的粒径范围为466.8~857.6 nm,平均粒径为(662.2±69.7)nm,有85.9%的微球粒径落于该范围内,通过免疫荧光法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许多绿色点状荧光,体外寻靶能力实验显示靶向高分子造影剂能与乳腺癌细胞较好的结合.结论 成功制备出的携Herceptin的靶向高分子造影剂在体外与人乳腺癌细胞有较好的结合能力.
骆杰王志刚张群霞钟世根张辉郑元义
关键词:微气泡赫赛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