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D0228)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晓兰杜连祥路福平凌洪博李树文更多>>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溶酶
  • 8篇纤溶
  • 8篇纤溶酶
  • 8篇根霉
  • 5篇12
  • 4篇液体发酵
  • 3篇诱变
  • 3篇发酵
  • 2篇豆粕
  • 2篇诱变育种
  • 2篇育种
  • 2篇溶栓
  • 2篇溶栓剂
  • 1篇氮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选育
  • 1篇诱变选育
  • 1篇生产菌
  • 1篇生产菌株

机构

  • 9篇齐齐哈尔大学
  • 7篇天津科技大学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刘晓兰
  • 7篇杜连祥
  • 5篇路福平
  • 4篇李树文
  • 4篇凌洪博
  • 3篇咸洪泉
  • 1篇郑喜群
  • 1篇张春蕾
  • 1篇肖静

传媒

  • 3篇中国酿造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无锡轻工大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菌物系统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 4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固体豆粕为氮源根霉12~#产纤溶酶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2010年
以固体豆粕为氮源,通过单因素、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从无机氮源、胰蛋白胨、初始pH值、接种量和发酵周期方面优化了中华根霉12#产纤溶酶的液体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液体发酵产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麸皮水5%,豆粕粉6%,NaNO30.2%,NH4Cl0.1%,胰蛋白胨2.5%,初始pH4.3;适宜的培养条件是:接种量20%,发酵周期60h,纤溶酶酶活力为182.00U/mL。
李树文刘晓兰杜连祥咸洪泉
关键词:纤溶酶液体发酵
根霉12^#发酵产生纤溶酶的酶学性质被引量:18
2005年
溶栓疗法是血栓性疾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开发新型纤溶酶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分离自南方小酒药的根霉 12 #以豆粕和麸皮为原料可产生纤溶酶。已采用盐析 ,疏水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方法对纤溶酶分离提纯。提纯的纤溶酶比活力 2 14 3u mg(尿激酶单位 ) ,有直接溶解血栓和激活纤溶酶原的双重溶栓作用 ,降解纤维蛋白α、β和γ肽链速度快 ;最适作用温度 4 5℃ ,适宜作用pH范围 6 . 8~ 8. 8;等电聚焦方法测定该酶等电点 8 .5± 0. 1;只分解生色底物N_Succinyl_Ala_Ala_Pro_Phe_pNA ,其米氏常数Km 为 0 .2 3mmol L ,酶转换数Kcat为 16 36s- 1 ;Molish实验和甲苯胺蓝实验均证明该酶为糖蛋白 ,地衣酚_硫酸法测得该酶含糖量 4 70 % ;EDTA、PMSF、PCMB对该纤溶酶有抑制作用 ,说明活性中心含有巯基、金属和丝氨酸 ;N端 12个氨基酸序列为NH2 _Ser_Val_Ser_Glu_Ile_Gln_Leu_Met_His_Asn_Leu_Gly,与其它生物来源的纤溶酶相比较没有同源性。根霉 12 #产生的纤溶酶为新型纤溶酶 ,有希望开发成溶栓药物。
杜连祥刘晓兰路福平肖静郑喜群
关键词:根霉发酵纤溶酶酶学性质
根霉12号固体发酵产生纤溶酶工艺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0
2003年
研究了根霉12号固体发酵产生纤溶酶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均匀设计方法对固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初始pH、加水量、无机盐加量进行了优化;采用正交试验对发酵时间、接种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根霉12固体发酵产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麸皮∶豆粕=1∶2,初始pH5.0,加水量0.75ml/g物料, MnSO4H2O和 (NH4)2SO4加量分别为0.25%和 1.42%(对物料)。适宜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7个孢子/g物料,培养时间72h。优化条件下的纤溶酶产量平均达791.81u/g物料。
刘晓兰杜连祥路福平凌洪博
产纤溶酶菌株根霉12^#的诱变育种及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8
2003年
以产纤溶酶的菌株根霉 12 # 为出发菌株 ,对其进行紫外线 氯化锂复合诱变 ,筛选到74株制霉素抗性突变株。所有抗性突变株经进一步固态发酵筛选 ,获得了 4株稳定高产纤溶酶的正突变株 ,其纤溶酶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 3 2 9%、2 1 5 %、2 2 3 %和 18 0 %。以其中的 1株为菌种 ,研究了固态发酵产生纤溶酶的培养基组成。采用单因素试验、均匀设计方法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初始pH、加水量、无机盐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实验范围内根霉 12 # 固态发酵产生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 :m (麸皮 )∶m (豆粕 )=1∶2 ,初始 pH5 0 ,加水量 0 75mL/g物料 ,MnSO4·H2 O和 (NH4) 2 SO4加量分别为 0 2 5 %和1 42 % (对物料 )。优化条件下的固态发酵纤溶酶产量平均达 744 5 7U/g物料。
刘晓兰杜连祥路福平凌洪博
关键词:培养基组成生产菌株诱变育种溶栓剂
豆粕水解液为原料根霉产纤溶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2
2009年
以豆粕水解液为原料,研究根霉产纤溶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豆粕的最适水解时间为1.5 h,麸皮水与豆粕水解液的最适体积比例为2∶3,金属离子对酶活力提高无显著作用,最适培养基配方是:5%麸皮水,6%豆粕水解液,0.1%氯化铵,0.2%硝酸钠,2.5%胰蛋白胨,初始pH4.3,酶活力为177.62 U/mL。
李树文咸洪泉刘晓兰
关键词:根霉纤溶酶液体发酵
产纤溶酶菌株根霉12#的诱变育种被引量:5
2003年
以产纤溶酶的华根霉12#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筛选到74株制霉素抗性突变株。所有抗性突变株经进一步固体发酵筛选,获得了4株稳定高产纤溶酶的正突变株,其纤溶酶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32.9%、21.5%、22.3%和18.0%。
刘晓兰凌洪博杜连祥张春蕾
关键词:根霉纤溶酶诱变育种
根霉产纤溶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单因素,均匀设计和正交试验,从碳氮比、无机氮源、胰蛋白胨、pH值方面优化了根霉液体发酵产生纤溶酶的培养基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菌株液体发酵产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麸皮水5.6%,豆粕水解液5.3%,二者体积比为2:3,磷酸氢二铵0.4%,硝酸钠0.5%,pH值自然。优化培养基的纤溶酶酶活力为140.00U/mL。
李树文刘晓兰
关键词:纤溶酶液体发酵
纤溶酶产生菌中华根霉12#的诱变选育被引量:1
2010年
以产纤溶酶菌中华根霉12#为出发菌株,以SDS为抗性因子,紫外线为诱变剂,通过液体发酵的方式筛选高产菌株。共得到48株SDS抗性突变株,命名为IH-系列。经过筛选,得到了1株遗传稳定、酶活力提高了120%左右的高产菌株LH-45,以及2株具有潜在高产能力的突变株LH-15和LH-28。
李树文刘晓兰杜连祥路福平咸洪泉
关键词:纤溶酶液体发酵突变株
Rhizopus chinensis 12^#发酵产生纤溶酶的分离提纯被引量:2
2003年
分离自南方小酒药的华根霉12#(Rhizopuschinensis12#)以豆粕和麸皮为原料固体发酵可产生多种纤溶活性组分.采用饱和度40%~70%的硫酸铵溶液分步盐析、OctylSepharoseFastFlow疏水层析、Q SepharoseHighPerformance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S 100凝胶层析方法对活性组分进行分离提纯,得到电泳纯的纤溶酶.SDS PAGE方法测定该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000,凝胶过滤方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16600,表明该酶由单亚基组成.
刘晓兰杜连祥路福平凌洪博
关键词:华根霉纤溶酶分离提纯疏水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溶栓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