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SY[2010]3040)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董鸣钟章成何跃军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养分
  • 1篇植物
  • 1篇宿主植物
  • 1篇枯落物
  • 1篇AMF

机构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1篇何跃军
  • 1篇钟章成
  • 1篇董鸣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AMF对喀斯特土壤枯落物分解和对宿主植物的养分传递被引量:10
2012年
为探索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喀斯特土壤中养分利用机制,采用分室系统隔室装置(用20μm或0.45μm尼龙网双层隔离)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进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接种处理和施氮处理,并采用15N稳定同位素技术标记了黑麦草(Lolium perenne)枯落物作为土壤有机残体,幼苗生长15周后测定了隔室幼苗生长性状指标、氮、磷摄取量、植株和隔室土壤中的δ15N值、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以及菌丝体密度,结果表明:AMF具有腐生营养能力,促进了土壤枯落物的分解并吸收其释放的15N传递给宿主植物利用;香樟幼苗优先利用根际周围氮维持生长;在低氮状态下,香樟植株通过AMF菌丝体更多地利用了相邻隔室枯落物分解释放的15N;施加根际外源氮有利于AMF对隔室枯落物的分解,但降低了植株对枯落物氮的利用;根际高氮状态下植株的氮、磷摄取量较大;高养分状态下提高了相邻隔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菌丝体密度。
何跃军钟章成董鸣
关键词:AMF枯落物养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