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10016)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唐明燕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儒家
  • 1篇哲学
  • 1篇人性
  • 1篇儒家价值观
  • 1篇儒学
  • 1篇弱势
  • 1篇弱势群体
  • 1篇先秦儒家
  • 1篇家价
  • 1篇价值观
  • 1篇教化哲学

机构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唐明燕

传媒

  • 1篇探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先秦儒家教化哲学及其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是其教化哲学的理论根基,它说明了对人进行教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仁、义、礼是先秦儒家教化哲学的主干内容,"仁"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义"是"仁"向具体道德行为转化的枢纽,是道德主体在具体行事时依据"仁"所做的应当、应为之判断,是经过反思后形成的自觉意识;"礼"是"仁"的制度化,它对于仁义具有节制、文饰和补充的作用。先秦儒家力图通过仁、义、礼的道德教化来成就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有不同的层次,其中"君子"和"圣人"最具代表性。先秦儒家的教化哲学体系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将中华民族塑造成一个重教化、重仁义、讲礼仪的有道德感的民族。
唐明燕
关键词:人性
论“弱势感”及其缓解——以儒家价值观为借鉴被引量:2
2012年
"弱势感"作为一种对自身境遇的内在情感自觉,它是一个比"弱势群体"更宽泛的概念。怀有"弱势感"的人既可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也可能属于通常标准中的非弱势群体。近年来,"弱势感"在我国社会中有不断蔓延和泛化的趋势,这对社会稳定、人心凝聚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遏制"弱势感"蔓延的势头,儒学的若干价值观经过现代转化后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借鉴与研究。
唐明燕
关键词:价值观儒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