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795)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5
相关作者:朱铭李奋钟玉敏刘锦纷张弘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胎儿
  • 4篇产前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先天
  • 3篇MRI诊断
  • 2篇心脏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产前诊断
  • 1篇新生儿
  • 1篇心脏畸形
  • 1篇心脏检查
  • 1篇心脏位置
  • 1篇胸腔
  • 1篇永存左上腔静...
  • 1篇质子密度
  • 1篇上腔静脉
  • 1篇胎儿期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朱铭
  • 4篇李奋
  • 3篇钟玉敏
  • 1篇刘锦纷
  • 1篇张弘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MRI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先天性心脏畸形(congenital cardiac anomalies,CCA)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发病率在活产新生儿中高达9‰[1-2],许多CCA由于胎儿出生后即死亡或在宫内死亡,因此胎儿期许多CCA在出生后是见不到的,成为胎儿期特定的心脏畸形。早期明确诊断这些CCA,能为这些胎儿的产前处理方式或出生后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降低这些胎儿出生后的死亡率。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UCG)是胎儿心脏检查的主要手段,随着胎儿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发展,MRI开始应用于胎儿心脏结构及相关CCA的检查[3-5]。本文就MRI在胎儿心脏系统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董素贞朱铭李奋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畸形MRI诊断胎儿期宫内死亡心脏检查
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和相关先天异常的产前MRI诊断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和相关畸形的产前MRI表现及MRI诊断价值。方法:12例孕妇,孕龄21~35周。产前常规行超声检查后24~48 h内行MR检查,采用快速平衡稳态采集(FIESTA)序列或平衡稳态梯度回波(B-FFE)序列、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和非门控动态FIESTA电影序列或实时B-FFE序列,行胎儿颅脑胸腹部常规及胸部重点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心脏长短轴扫描,将产前MRI、US表现与出生后影像表现、手术或尸解结果对照。结果:12例永存左上腔静脉全部为双侧上腔静脉,其中1例存在桥静脉。在合并相关异常方面其中10例合并心脏畸形、1例合并羊水过少、1例无合并异常。10例合并心脏畸形中4例合并心外异常。对于永存左上腔静脉产前MRI全部准确诊断,产前US准确诊断5例、漏诊7例。对于合并10例心脏畸形,产前MRI准确诊断7例、误诊1例、漏诊2例;产前US准确诊断7例、误诊2例、漏诊1例。结论:产前MRI能准确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对其合并的相关心内异常诊断准确性不如产前超声,对合并的心外异常诊断准确性优于超声。
董素贞朱铭李奋钟玉敏
关键词: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产前诊断
胎儿胸腔异常心脏位置的产前磁共振成像诊断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产前磁共振成像(MRI)在胎儿胸腔异常心脏位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7例孕妇,孕龄20~36周。产前常规行超声检查后24~48 h内行MRI检查,采用二维快速平衡稳态采集(2D FIESTA)序列、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快速反转恢复运动抑制(FIRM)序列以及动态FIESTA序列,行胎儿颅脑、胸部腹部常规及胸部(肺、心脏)重点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将产前MRI、超声表现与出生后影像表现或手术(n=49)、引产后尸体解剖结果(n=8)对照。结果原发性心脏位置异常即右位心5例;继发性心脏位置异常52例,其中右肺发育不良7例、先天性膈疝(CDH)18例、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24例、支气管肺隔离症(BPS)2例和纵隔占位1例。结论 MRI各序列综合应用在胎儿胸腔异常心脏位置及病因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FIESTA序列同一切面能同时显示异常心脏位置和导致其异常的胸部其他病变,动态FIESTA序列能动态显示较明显的心脏血流异常;SSFSE和FIRM序列能较好显示引起心脏位置异常的其他胸部病变。
董素贞朱铭李奋钟玉敏张弘潘慧红
关键词:胎儿心脏磁共振成像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MRI诊断的初步探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MRI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孕妇,孕龄21~36周。产前常规行超声(US)检查后24~48h内行超声心动图(Echo)或MR检查。MR采用快速平衡稳态采集(FIESTA)序列或平衡稳态梯度回波(B-FFE)序列、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SSTSE)序列和非门控动态FIESTA电影序列或实时B-FFE序列,行胎儿颅脑胸腹部常规及胸部横断、冠状及斜矢状面扫描,胎儿心脏四腔及短轴扫描,将产前MRI、Echo表现与出生后影像表现、手术或尸解结果对照。采用四格表的Fish-er确切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CHD中43例(71.7%)产前Echo和MRI诊断均准确,2例(3.3%)产前Echo和MRI诊断均不正确,8例(13.3%)产前Echo诊断准确而MRI诊断不准确,7例(11.7%)产前MRI诊断准确而Echo诊断不准确。结论 MRI对胎儿CHD有一定诊断价值,在心脾综合征、多脏器复杂畸形、大血管异常方面具有一定诊断优势,能发挥Echo一定的补充作用。
董素贞朱铭李奋钟玉敏刘锦纷
关键词:胎儿磁共振成像产前诊断
磁共振成像对产前超声诊断的补充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胎儿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于1983年由Smith等首次报道,1985年Smith在低磁场强度下,使用T1加权成像(T1-weightedimaging,T1WI)序列、反转恢复序列和质子密度加权序列获得磁共振胎儿的图像。在此后的十年里,许多文献报道描述MRI用于前置胎盘和胎儿解剖学。但由于扫描时间过长导致需要通过镇静剂减少胎儿运动,限制了磁共振胎儿成像的发展。
朱铭董素贞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产前超声诊断反转恢复序列T1加权成像磁场强度质子密度
胎儿和新生儿MRI检查适应证与禁忌证被引量:6
2014年
MRI具有无创伤、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视野大的优点,随着快速MR技术的发展,它逐渐成为胎儿超声的补充手段和新生儿CT的替代手段,本文旨在介绍胎儿和新生儿MRI检查的安全性、检查技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董素贞朱铭
关键词:胎儿新生儿磁共振成像禁忌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