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无)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哲金振奎付晶刘学功姚梦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准噶尔盆地
  • 2篇八道湾组
  • 1篇地层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地层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富集
  • 1篇油气聚集
  • 1篇石地
  • 1篇盆地东部
  • 1篇准噶尔盆地东...
  • 1篇侏罗系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篇付晶
  • 2篇金振奎
  • 2篇王哲
  • 1篇徐礼贵
  • 1篇高白水
  • 1篇姚梦竹
  • 1篇刘学功

传媒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八道湾组沉积相与油气富集被引量:2
2014年
准噶尔盆地东部滴水泉油田侏罗系八道湾组依据岩性在纵向上表现为"粗—细—粗"的变化,将其自下而上划分为三段,识别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3种沉积相以及5种沉积亚相,主要发育2套大的储盖组合,辫状河道砂体和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是最有利的储集砂体,主要发育于J1b1段和J1b3段中下部,区域性的泥岩盖层主要发育于J1b2段和J1b3段上部。不整合面、断裂和骨架砂体构成输导体系。目前已发现的油气主要富集在J1b1段辫状河道亚相中,且位于克拉美丽山前古斜坡带与古沟谷相交处。造成这种油气聚集差异主要包括不整合面和沟谷型古地貌两方面原因,识别出7个古沟谷,沟谷型古地貌可与J1b1段广泛分布的辫状河道砂体组合形成地层—岩性油气藏,是研究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王哲金振奎徐礼贵付晶
关键词:岩石地层油气聚集八道湾组侏罗系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东部滴水泉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沉积特征与沉积演化模式被引量:11
2013年
在对区域地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东部滴水泉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沉积特征、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八道湾组主要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相类型,可进一步细分为辫状河道、泛滥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滨浅湖5种亚相类型,以及水道、心滩、湿地、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和滨浅湖泥9种微相类型。J1b1段沉积期,由北东方向的克拉美丽山提供物源,分别向南、向西发育大范围砾质辫状河沉积;J1b2段沉积期,湖进开始由南西向北东方向上超,湖泊范围可达研究区内的古剥蚀区,分布了广阔的湖泊相沉积;J1b3段沉积期,构造活动强烈,物源供给充沛,大量碎屑物从克拉美丽山进入滴水泉地区,形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准噶尔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及背景条件具有'沟梁相间、盆大水浅、河长扇短、源多坡缓'的特点,结合研究区的沉积特征及沉积展布特征,提出研究区为辫状河—湖泊—辫状河三角洲相结合的沉积演化模式。
王哲金振奎刘学功付晶高白水姚梦竹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八道湾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