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ZH003)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星一杨英伟白承续段佳丽郑茹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农村中小学生校园欺侮现状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农村中小学生校园欺侮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开展综合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山东省某县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1 742名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对近一个月来校园欺侮现状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各类欺侮的报告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欺侮的影响因素。结果校园欺侮的报告率为40.5%,其中小学生校园欺侮的报告率为34.5%,初中生的报告率为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欺侮他人的报告率为20.5%,其中小学生欺侮他人的报告率为13.9%,初中生的报告率为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遭受欺侮的报告率为35.4%,其中小学生遭受欺侮的报告率为30.5%,初中生的报告率为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3.6%的学生有4种及以上欺侮他人的行为,有7.1%的学生有4种及以上遭受欺侮的行为。欺侮他人和遭受欺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性别、玩暴力游戏、学习成绩是中小学生欺侮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农村中小学生校园欺侮现象较为严重,应从个人、同伴、家庭、学校等方面开展综合干预。
- 杨英伟星一
- 关键词:暴力农村人口
- 本溪市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社会生态学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本溪市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现状,探讨影响学生发生欺凌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4—6月抽取本溪市小学四年级到高三学生4 008人,匿名填写问卷,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学段、家庭亲密度、学校亲密度、朋友数量间学生欺凌行为报告率的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溪市中小学生欺凌行为报告率为12.9%,欺凌他人、被他人欺凌和既欺凌他人又被欺凌的报告率分别为2.5%、6.5%和3.9%。无论哪种欺凌行为,男生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183)、饮酒(OR=2.436)、打架行为(OR=2.097)、暴力的家庭教育(OR=1.678)、与朋友联系频繁(OR=2.224)等是欺凌他人发生的危险因素;偶尔或经常有孤独感(OR=1.609、3.542)、经常有绝望感(OR=1.651)、学习压力较大(OR=1.707)等是被他人欺凌的危险因素;男性(OR=1.818)、初中生(OR=2.684)、学生亲密度一般及低(OR=1.709、2.617)、经常有绝望感(OR=3.407)、吸烟(OR=2.758)、打架(OR=1.720)、看暴力视频行为(OR=2.018)、暴力的家庭教育(OR=1.520)等是既欺凌他人又被欺凌的危险因素。结论欺凌行为与个人、学校、家庭等因素有关,应从多个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欺凌行为的发生。
- 郑茹王宏伟李伟民星一
- 关键词:欺凌影响因素
- 北京市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现状及与自杀相关行为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自我伤害流行特征,探讨自我伤害与自杀相关行为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6所学校初一至高三5807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中学生35.6%报告发生自我伤害,7.0%经常发生自我伤害行为;女生自我伤害报告率高于男生,初二女生和初三男生是自我伤害发生的高发年级;重点高中、单亲和重组家庭学生是自我伤害的高发人群;自我伤害行为发生越频繁的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越高,与无自我伤害行为发生者相比,经常发生自我伤害行为者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增加5.7~12.3倍。结论北京市中学生经常性自我伤害与自杀相关行为密切相关,二者高发年龄一致。应尽早对青少年开展心理行为干预和生命教育,及时发现自我伤害高发人群,开展自杀预防干预。
- 星一乔毅娟段佳丽白承续
- 关键词:自杀行为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