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Z1036)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杨新国宋乃平何秀珍刘秉儒安慧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2篇盐渍
  • 2篇盐渍化
  • 2篇扬黄灌区
  • 2篇土壤盐
  • 2篇土壤盐渍
  • 2篇土壤盐渍化
  • 2篇土壤质量
  • 2篇绿洲
  • 2篇灌区
  • 1篇新灌区
  • 1篇盐渍化特征
  • 1篇扬黄新灌区
  • 1篇有机质
  • 1篇玉米
  • 1篇玉米地
  • 1篇沙化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区
  • 1篇土地利用

机构

  • 5篇宁夏大学

作者

  • 5篇杨新国
  • 4篇宋乃平
  • 2篇何秀珍
  • 2篇安慧
  • 2篇刘秉儒
  • 1篇曲文杰
  • 1篇方楷
  • 1篇刘孝勇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土壤有机质对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活动的响应被引量:1
2011年
为深入分析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活动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认识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意义,分别于北部平原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黄土丘陵区的3个农发项目典型示范点,选取典型用地、玉米地、未利用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分析表层10~20 cm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生态区和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土壤有机质的重要因素,并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在4.53~14.70 g·kg-1范围内变化,典型用地有显著改善,平均质量分数达10.40 g·kg-1。限定生态区条件下,北部平原灌区无论水稻还是玉米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未利用地都出现显著提升,但是南部黄土丘陵区3种土地利用类型间并无显著差异,中部干旱带只有甘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幅度高达145%。限定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3个生态区间典型用地土壤有机质出现显著差异,但是北部平原灌区和南部黄土丘陵区间未利用地以及玉米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差异并不显著。研究区农业综合开发活动对土壤有机质储存的作用以正效应为主,但是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生态区对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不尽相同。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生态区水土资源特征,选取适宜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杨新国宋乃平刘孝勇何秀珍方楷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土壤有机质生态区土地利用类型气候变化
宁夏贺兰山东麓扬黄新灌区土壤质量的演变
2012年
为系统认识宁夏贺兰山东麓扬黄新灌区土地在利用变化背景下,土壤质量演变的一般规律,用空间换时间的田间取样方法,分别从利用方式、土壤分层、利用年限的角度构建数据体系.结果表明,相对未利用对照地,耕地土壤中有机碳和盐分发生表聚现象,园地20~60cm土层中有机碳和盐分明显富集;随利用年限的延长,早期耕地和园地表层中有机碳和盐分含量都呈现先降后升的格局,但后期变化趋势出现分异.园地和耕地表层土壤中wC/N,wC/P随利用年限的延长表现出近似的变化趋势,但后期土壤中wC/N开始趋近于未利用对照地,土壤中C-N循环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耕地、园地各自具有其独特的土地退化防治价值,但是园地具有更突出的生态适宜性,耕地长期利用下的次生退化问题依然需要关注.
杨新国宋乃平刘秉儒安慧
关键词:耕地土壤质量贺兰山东麓扬黄新灌区
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土壤沙化和盐渍化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12
2011年
采用控制取样和典型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红寺堡扬黄灌区玉米地和枸杞地、未利用地0~40cm分层土壤质地、盐渍化特征、阳离子交换量(CEC)值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控制取样条件下,除未利用地0~10cm土壤含盐量(TS)达1.74g·kg-1外,3种利用方式下0~40cmTS在0.69~1.30g·kg-1之间变化,盐化特征不明显;枸杞地20~40cm土壤钠吸附比(SAR)和土壤碱化度(ESP)分别达到12.18%和14.1%;玉米地0~20cm粘粉粒和(CPS)为13.5%,枸杞地0~40cmCPS达37.3%.控制取样条件下,20~40cm土层玉米地土壤碱化和沙化指标间显著相关;典型取样条件下,上述相关性消失,但CEC与沙化指标及盐渍化指标均显著相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灌区土壤沙化和盐渍化呈复杂的交互关系,CEC可以作为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的综合指示因子.
杨新国宋乃平
关键词:土壤沙化土壤盐渍化CEC扬黄灌区
荒漠草原绿洲化过程中灌溉玉米地土壤夏季盐渍化特征被引量:4
2011年
在地处宁夏中部荒漠草原区的红寺堡扬黄灌区,选取不同利用年限的灌溉玉米地,以临近的未利用地为对照,对其夏季含盐量及盐离子组分变化规律、剖面分布类型、时空相关性及其碱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退化草地转化成灌溉农田的过程中,土壤夏季含盐量剖面分布变化依次为表聚型、均匀型(震荡型)和底聚型。未利用地0-60 cm土层总含盐量6.0‰,耕种8年后只有2.25‰,表层(0-20cm)的总盐含量降幅高达80.2%。未利用地盐分表聚特征主要由氯离子、镁离子、钙离子和钾离子决定,其浓度随利用年限的变化表现较为平稳,剖面分布以均匀型为主,而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底聚特征明显。相对未利用地,重碳酸根离子是唯一全剖面出现明显增加的离子类型。离子间显著相关关系多集中于0-40 cm土层发生,相关格局随利用年限发生明显变化,8年玉米地重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正相关、钙离子与钠离子以及重碳酸根离子间负相关关系凸显。土壤碱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发生(2年玉米地)和下迁富集发生(40-80 cm)特征,8年玉米地含盐量和碱化度同步显著下降,土壤盐渍化整体逆转。灌溉玉米地土壤含盐量与碱化度显著正相关,未利用地含盐量与碱化度则呈现两极化分布趋势。灌溉玉米地土壤夏季盐渍化特征受土壤-植物的相互作用控制,蒸发积盐、蒸腾积盐与灌溉脱盐作用并存,盐离子分化明显,土壤盐化和碱化时空同步变化,但是总碱度居高不下依然是威胁土壤环境健康的潜在因素。
杨新国宋乃平刘秉儒安慧何秀珍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扬黄灌区绿洲化玉米
干旱半干旱区绿洲土壤质量变化与土壤健康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土壤质量动态具有复杂的时空变异性,许多自然和人为的生态过程都会显著影响土壤质量的演变,同时土壤质量自身包含众多在时空上存在显著变异和交互作用的不同属性指标,但是这些属性在土壤质量中的重要程度和相互作用机理仍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依然需要不断完善发展。宁夏扬黄灌区土壤质量的演变存在正反两方面的角力过程,整体、长期的发展趋势依然不明。需要系统开展不同时间尺度下土壤质量演变的规律及其发生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以丰富和深化土壤质量动态时空规律性研究,为维护灌区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曲文杰杨新国
关键词: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干旱半干旱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