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2007140)
-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小华杨慧娟王华英李子庭蔡祎品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的差异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 cells)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反应,在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数量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本研究旨在探讨Treg细胞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1例宫颈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SCC),8例宫颈腺癌(adenocarcinoma,ADC),41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igh-grade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HG-CIN)患者和17例健康女性体检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结果:ADC、SCC、HG-CIN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Treg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比率(x±s)分别为:(10.73±2.88)%、(10.31±2.45)%、(9.20±2.28)%和(7.88±1.18)%,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水平随着病变的恶性程度增加逐渐升高(SCC>HG-CIN>NLM,P<0.001)。在69例浸润性宫颈癌中,根据2009 FIGO分期,I期为37例,Ⅱ期为32例。17例(24.6%)患者术后被发现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中Treg细胞的数量高于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包括FIGOⅡ期高于Ⅰ期[(10.67±2.67)%vs(10.00±2.24)%]、肿瘤直径>4 cm高于肿瘤直径≤4 cm[(10.68±2.31)%vs(10.04±2.63)%]、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肿瘤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肿瘤[(11.06±2.56)%vs(10.13±2.44)%]。但统计检验未发现Treg细胞的数量和肿瘤的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肿瘤大小及纤维肌壁浸润程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增高,并且与宫颈上皮恶性转化的程度呈正相关,但其在浸润性宫颈癌形成后的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 吴婧文平波杨文韬吴小华张晓明杨慧娟
-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术浸润性宫颈癌
- 再次宫颈锥切术在处理残留或复发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再次宫颈锥切可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初次锥切后治疗失败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很少有临床研究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旨在评估再次宫颈锥切术在处理初次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或随访再次发现宫颈病变患者中的诊治价值。方法:2003年9月-2010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因高级别CIN接受2次宫颈锥切术的患者共65g0,包括50例首次手术切缘阳性患者和15例随访中再次发现宫颈病变患者。分析65例患者再次锥切标本的组织病理及切缘情况,随访观察再次术后并发症、术后妊娠以及病变复发情况。结果:50例首次手术切缘阳性的患者经再次锥切后,2例(4.0%)被证实为浸润性宫颈癌(腺癌ⅠB1期和鳞癌ⅠA1期各1例),23例(46.0%)标本中存在残留的CIN病变。15例随访中再次发现宫颈病变的患者,11例(73.3%)被证实存在CIN病变。再次锥切后58例患者切缘阴性(89.2%),7例(10.8%)患者切缘阳性(包括1例宫颈腺癌和6例CIN)。5例患者因发现宫颈浸润癌或2次锥切切缘阳性或术后并发症而补充行子宫切除术。另有2例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术中大出血,1例术后宫颈创面大出血)的患者经保守处理后好转。在保留子宫的60例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25-87个月),4例(6.7%)患者被发现有CIN病变复发。结论:再次锥切术可以切除残留或复发的宫颈病变组织而保留生育功能,并有可能发现首次手术未被发现的浸润性癌;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很少见,但需要积极预防。
- 向礼兵蔡祎品徐晓丽杨文涛吴小华王华英李子庭杨慧娟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