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9B01-2)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陈荣华张晶陈欣杨国华武艳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形变
  • 1篇应变率
  • 1篇水平形变
  • 1篇强震
  • 1篇强震危险区
  • 1篇危险区
  • 1篇面应变
  • 1篇块体
  • 1篇GNSS
  • 1篇GPS

机构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1篇刘琦
  • 1篇刘志广
  • 1篇杨博
  • 1篇武艳强
  • 1篇杨国华
  • 1篇陈欣
  • 1篇张晶
  • 1篇陈荣华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GPS水平形变面应变率梯度与强震危险区关系探讨被引量:9
2013年
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获取高精度地壳水平运动和相关的应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应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心提供的1999—2007年GPS水平形变速率观测结果,研究了地壳水平形变面应变率梯度与强震发生的关系,探索了地震中长期预测对强震危险区的判识方法.结果表明,中国大陆2001—2011年发生的大部分MS6.8以上强震,地震地点均位于面应变梯度高-低值过渡区与块体边界带相交汇的部位;GPS面应变率梯度可以作为中长期强震危险区判识的一种方法,与最大剪应变率分布相比,缩小了强震孕育地点的判识范围.文章最后给出了中国大陆地区未来10年或稍长时间的强震危险区.
张晶武艳强刘琦陈荣华
关键词:应变率强震危险区
华北现今三维形变场空间变化的基本特征被引量:9
2013年
以1999~2007年GNSS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多核函数及应变场的无偏算法,在形变场连续变化的条件下获得了华北地区现今形变场的非线性空间变化结果,局部区域超8mm/a,其他部位隆升一般在6mm/a以内;华北平原存在着一个巨型沉降"漏斗",漏斗中心的数值近60mm/a。就构造活动而言,结果基本揭示了华北地区现今的形变特征。
杨国华杨博陈欣刘志广
关键词:GNS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