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29B00)
- 作品数:34 被引量:728H指数:13
- 相关作者:张辉孙佳明黄松邱智东李晶峰更多>>
- 相关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七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是自古以来常用的贵重中药材。目前,三七具有着医疗与保健的双重功效,具有着广阔的市场。现代研究表明,三七化学成分众多,主要含有皂苷类成分以及黄酮类、挥发油类、氨基酸类、多糖类和各种微量元...
- 赵静乔晶胡俊刘勇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文献传递
- 我国药用动物资源近三年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0
- 2017年
- 我国动物资源丰富,但被应用为药用资源的动物却很少,故动物药资源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从我国药用动物资源研究进展及展望两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及动物药质量评价新技术在海洋生物、昆虫动物、两栖动物、脊椎动物等的养殖,肌肉类、骨类、贝壳类等动物药的应用,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比较动物药及其替代品的差异,新型技术如冻干赋形、生物酶解及微囊等对动物药开发的促进。动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野生动物资源的濒危,因此要加快人工繁殖,寻找可替代品,使动物类中药的利用和保护维持在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
- 李晶峰张辉孙佳明杜延佳刘侗张红印李志成张静
- 关键词:动物药动物资源
- 药食两用中药茯苓的研究进展
- 茯苓(Poria cocos)是一种中国沿用千年的传统中药,可药食两用。现代研究表明,茯苓中含有多糖、三萜、甾体、氨基酸、脂肪酸及无机元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衰老、抗病毒、降血压、养心安神、健胃消食、降脂减肥...
- 邵岩岩朱丹杨光辉毛鑫夏青孙雪飞赵海娟张兰珍
- 关键词:茯苓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营养保健作用
- 文献传递
- 不同采收期、加工方法对溪黄草中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和加工方法对溪黄草中咖啡酸、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咖啡酸、迷迭香酸含量,色谱条件为Dikma Diamonsil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3%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 ~ 17 min,12%A;17~20 min,12% ~25% A;20 ~50 min,25%A),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29 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 μL.以咖啡酸、迷迭香酸含量为指标,考察采收期(5~11月份)和干燥方法(烘干、晒干和阴干)对溪黄草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采收期对溪黄草茎、叶中咖啡酸含量影响较小,但对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较大.3种干燥方法处理后迷迭香酸提取率分别为1.365%,1.790%,1.577%,咖啡酸提取率分别为0.057%,0.053%,0.055%.结论:以7月份采收的药材质量最佳,可每年采收2次,采收时间为7月和11月;药材加工方法采用自然晒干为最佳.
- 冯泓瑞朱德全黄松林吉赖小平陈玲玲鲁芹飞
- 关键词:溪黄草不同加工方法不同采收期
- 岭南医学特色述要被引量:17
- 2015年
- 探讨从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两方面整理、归纳、概述岭南医学特色,认为外部特征对岭南医学内部特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外部特征中阐述了地域、气候、人群、文化等与岭南医学的联系,形成岭南医家重视气候、地域和人群"多湿热"的特点,各科临证治法常合以清热、祛湿、利湿、化湿和渗湿等法。内部特征介绍了岭南医学的基本特性和各科学术概要,希望能有助于把握岭南医学的规律,有利于领悟其学术精髓,有益于其传承创新。
- 徐志伟吴皓萌刘小斌
- 关键词:岭南医学学术流派学术特色
- 蝉蜕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被引量:194
- 2017年
- 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为常用中药,史载于《名医别录》。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晒干。其具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的功效。对近年来国内期刊有关蝉蜕的文献进行检索,归纳分析,对其基源、形状、显微、真伪品、炮制、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蝉蜕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甲壳质、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尚有极大的研究空间。药理实验证明蝉蜕有抗炎、镇咳祛痰平喘、镇静止痛解痉、抗惊厥、抗凝等作用。
- 赵子佳周桂荣王玉张辉孙佳明
- 关键词:蝉蜕甲壳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徐志伟教授治疗不寐的经验撷菁被引量:5
- 2015年
- 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治法方药和临证碎金等方面介绍了徐志伟教授诊疗不寐的经验。辨治失眠时,针对"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这一失眠的总病机,徐教授强调病证结合、首辨虚实、详审兼症,若属虚烦不寐方用酸枣仁汤,痰湿不寐方用温胆汤,肝郁不寐方用四逆散,阴阳失和不寐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同时,徐老师重视地域因素、服药时间、心理因素和安神药的合理使用,临证取得了确切疗效。文末介绍典型医案一则,希冀反映其对不寐的认识和诊疗特色。
- 吴皓萌徐志伟
- 关键词:不寐名医经验中医药疗法
- 不同加热时间对8种人参单体皂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不同加热时间对8种人参皂苷Rg1、Re、Rf、Rh1、Rb1、Ro、Rb2及Rd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加热时间的人参药材中,上述8种人参皂苷的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g1、Re、Rb1、Ro、Rb2、Rf加热后含量降低;Rd、Rh1在121℃加热60、90 min时含量升高,120 min时含量降低。结论:不同加热时间对8种人参单体皂苷的含量有影响。
- 高越于洋牛淑静陈海兰刘同帅邱智东位鸿
- 关键词:人参皂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三七药性菌质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三七药性菌质的乙酸乙酯层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系统溶剂萃取、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HPLC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学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七药性菌质的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20(s)-人参皂苷Rh,(1),20(R)-人参皂苷Rh1(2),人参皂苷F1(3),24(S)-拟人参皂苷F11(4),22,23-二脱氢拟人参皂苷RT4(5),5α-麦角甾-7,22-二烯-3β,5,6β-三醇(6)。结论:化合物5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拟人参皂苷RT7,化合物4,6为首次从三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三七药性菌质中分离得到。
- 丁彩凤王明蛟邱智东徐伟
- 关键词:生物转化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三萜皂苷
- 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动物源性食品是指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包括肉类及其制品(含动物脏器)、水生动物产品等。由于药物的残留,环境污染等影响,造成动物源性食品的残留,食用后威胁、损害人类健康。样品前处理是对样品中目标化合物进行提取,富集、净化、浓缩等处理措施,主要包括固相萃取法,凝胶渗透法,加速溶剂萃取法等。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具有种类多、检测量小等特点,残留检测技术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与紫外、荧光、质谱联用检测效果更佳,为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 赵子佳张宇孙佳明张辉
- 关键词:动物源性食品固相萃取法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