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0269)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万夕和凌云黎慧王李宝沈辉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对虾
  • 2篇白斑综合征
  • 2篇白斑综合征病...
  • 1篇毒性
  • 1篇对虾白斑综合...
  • 1篇对虾白斑综合...
  • 1篇养殖场
  • 1篇三唑磷
  • 1篇四角蛤蜊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南美白对虾
  • 1篇急性毒性
  • 1篇脊尾
  • 1篇脊尾白虾
  • 1篇蛤蜊
  • 1篇白对虾
  • 1篇白虾
  • 1篇半致死浓度

机构

  • 3篇江苏省海洋水...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3篇万夕和
  • 2篇沈辉
  • 2篇王李宝
  • 2篇黎慧
  • 2篇凌云
  • 1篇柏玲
  • 1篇周俊芳
  • 1篇陈一兵
  • 1篇高崧
  • 1篇费荣梅
  • 1篇高波
  • 1篇钟非
  • 1篇张朝晖
  • 1篇李淑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苏北部分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场白斑综合征病毒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nest-PCR方法对从扬州、泰州、南通三地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场采集的1 300余份虾样、水生生物等样品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 SSV)携带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516例对虾样品中139例为阳性,33份野生虾样品中7例为阳性,36例野生中华绒螯蟹样品中有2例阳性,317例浮游动物样品中检出阳性数为126例,229例浮游微藻样品中检出阳性数为16例,180例底泥样品中检测阳性数为34例,贝类、螺类及水样中未能检测到W SSV。调查结果提示,对虾、野生虾、浮游动物可能在南美白对虾感染W SSV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华绒鳌蟹及浮游微藻也有较低比例的携带病毒能力,其作用不可忽视。
陈一兵万夕和周俊芳高崧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三唑磷对四角蛤蜊的急性致毒试验被引量:3
2013年
分设2个盐度(0.5%和2.0%)组进行三唑磷对四角蛤蜊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盐度为2.0%时,24、48、72、96 h时三唑磷对四角蛤蜊的半致死量分别为17.783、5.623、0.966、0.562 mg/L;在盐度为0.5%时,24、48、72、96 h的半致死量分别为3.612、1.000、0.268、0.100 mg/L。盐度为2.0%时三唑磷对四角蛤蜊的安全浓度是盐度0.5%时的5倍。盐度低时四角蛤蜊对三唑磷的毒性更敏感。
王李宝万夕和凌云沈辉黎慧钟非张朝晖
关键词:三唑磷四角蛤蜊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
白斑综合征病毒对脊尾白虾的致病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2010年、2011年江苏沿海多数地方海水养殖中发生了脊尾白虾大规模死亡的现象,本课题通过对患暴发性流行病的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进行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病虾体内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简称wssv)检测普遍呈阳性;应用发病虾组织制备的病毒粗提液,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实验表明该病毒对脊尾白虾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68.5%的死亡率。电镜结果表明,发病虾与感染病虾鳃及肝胰脏等组织器官都发生了相同的细胞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核内染色质边聚、线粒体肿胀、内嵴消失等一系列细胞病理变化,在其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发现了具有单层囊膜结构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粒子,病毒粒子大小约为(130~170)nm×(305~405)nm,核衣壳呈子弹形,一端较细另一端较粗,完整病毒粒子由核心、衣壳和囊膜构成,分子生物学实验表明该病毒为WSSV。实验结果符合柯赫氏法则,可以初步推断WSSV感染脊尾白虾并与引发的大规模死亡有着直接关系。
沈辉万夕和王李宝费荣梅李淑柏玲凌云黎慧高波
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