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2JAZJD740019)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黄笑山李秀芹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对国际音标及其译名的理解被引量:9
- 2006年
- 国际语音学会制订的国际音标有过许多版本,最新的是1993年版(1996年改版),而国内使用的国际音标多是1979年版的。国际音标表的翻译反映了对国际音标表中音标和术语的理解,以前有的翻译是对音标的性质采用意译为主的做法,有的则根据英文原文直译其中术语。两种翻译可能不涉及对和错的问题,但根据术语一致性、专门性的特点,也许应该采取跟国际音标命名原则一致的译名。
- 黄笑山
- 关键词:国际音标语音音韵学
- 《切韵》韵目小注“同”与“别”
- 2007年
- 一、《切韵》"综合"的性质在1960年代《切韵》性质的讨论中,周祖谟(1966)分析了《切韵序》和《颜氏家训》、王韵小注反映的前代韵书分合、齐梁陈的用韵、《玉篇》的反切,指出《切韵》的特点是折衷南北、审音精密,其音系基础是六世纪通行南北的雅言,其细致审音主要依据南方承用的书音。由于当时南北语音大类相去不远,在一大类之中区别同异,取其分不取其合。
- 黄笑山
- 关键词:《切韵》审音二等韵重纽
- 从泰汉关系词看中古汉语三四等韵差异被引量:1
- 2006年
- 泰语中存在大量的汉语借词或跟汉语历史关联的同源词,这些关系词不仅可用来构拟上古汉语和原始共同语,而且可以用来考查中古时期的语音状况。从汉泰关系词的三等韵、四等韵的不同表现,可以看出三等韵跟四等韵在汉语里曾经存在的差异,即在三等韵字产生介音的时候,四等韵还没有介音。
- 黄笑山
- 关键词:中古语音重纽
- 《经典释文》重纽反切的统计及结构特点被引量:4
- 2007年
- 用反切比较法和反切结构分析法重新统计观察《经典释文》首音中重纽反切,可以发现《经典释文》首音重纽反切结构具有两条规律:(1)用A或B类切上字时,切上字决定被切字的重纽归属;(2)切下字的声母类型可以区分被切字的重纽归属。按A、B类上字和非A、B类上字分别考察《经典释文》的重纽反切,仅有0.9%的反切不能区分重纽,这跟前贤认为《经典释文》不能清楚地区分重纽的看法大不相同。区分重纽时,规律1先于规律2起作用,但A、B类上字的区分率(45.13%)远远低于下字声母的区分率(95.80%)。因此,规律2是反映重纽的语音内涵的主要规律,规律1是反切和谐的表现。
- 黄笑山李秀芹
- 关键词:《经典释文》重纽反切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