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1A030200019)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 相关作者:朱文正张季超王渭锋袁向荣韩雁娟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拉索式连梁装置设计参数对简支梁桥抗震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连梁装置是一种有效的防止桥梁在地震中落梁的措施.基于一座常见结构形式的简支梁桥进行了不同设计参数的拉索式连梁装置的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文章结合已有的国内外连梁装置设计方法,研究不同设计长度和初始间隙等参数对连梁装置限位效果及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梁装置的限位效果随着初始间隙的增大逐渐减小,当初始间隙大于设计位移量时,连梁装置不再发挥作用;拉索长度对限位效果影响不大,但长度较小的连梁装置会导致内力增大,使桥墩墩底的弯矩增大及损伤程度加剧.
- 王渭锋朱文正袁向荣
- 关键词:简支梁桥连梁装置非线性时程分析
- 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广东科学中心隔震系统实时监测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因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构件损伤,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采用无线智能传感技术对广东科学中心E区隔震结构开展了健康监测研究,建立结构安全状态的预测和评价方法,实现对该结构的实时监测。首先介绍广东科学中心E区巨型框架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性和意义,简要说明无线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巨型柱下隔振支座的布置形式及广东科学中心E区巨型框架结构变形测点的布设。通过实测变形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采用隔振技术的大跨度钢结构的影响,拟合温度与位移(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变形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好,另外,结构变形还受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在正常使用、支座屈服和极限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隔震体系变形的三级预警指标,并对相应的处置措施进行界定,实现E区隔震结构的实时监控。
- 朱文正张季超
- 关键词:隔震结构环境温度预警指标
- 近代建筑技术对广州建筑和城市风貌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近代西方建筑技术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先进的建筑材料、独特的结构体系、开放的空间形式,为中国建筑的近代转型奠定了基础。新技术推动西式建筑型制由单体建筑到局部租界地进而蔓延至整个城市空间,促使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由传统静态封闭向现代动态开放转变,进而形成中西合璧的城市建筑风貌。以对西方近代建筑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为主线,探讨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对广州近代建筑结构和城市风貌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推动,分析中国近代建筑与城市空间、城市风貌发展演变的历程。可为旧城改造中保持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的完善以及城市新旧文脉之间的有序转换,提供借鉴与思考。
- 李百浩韩雁娟
- 关键词:建筑空间城市风貌
- 多跨简支梁桥加固措施的抗震性能评估被引量:3
- 2015年
- 对一座典型的五跨简支铁路箱梁桥进行了多种工况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评价限位拉索、混凝土墩套、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等措施对桥梁主要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措施对桥梁构件的抗震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限位拉索和铅芯橡胶支座可以有效消减使用活动支座或普通橡胶支座时墩梁的相对位移;铅芯橡胶支座和普通橡胶支座均显著减少了桥墩的延性需求,但普通橡胶支座加大了墩梁间的相对位移和梁体对桥台的碰撞;限位拉索的初始间隙可考虑支座的允许变形,适当取较大值.建议采用铅芯橡胶支座或普通橡胶支座更换固定支座,必要时采用增加混凝土墩套的方法提高桥墩的塑性变形能力.研究成果可用于结构的易损性评价和基于桥梁整体性能的系统化抗震研究.
- 朱文正
- 关键词:桥梁工程抗震加固多跨简支梁桥铅芯橡胶支座
- 空间复杂节点试验装置改进设计被引量:1
- 2014年
- 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分别对实验室现有的反力墙和自平衡加载装置进行改进设计,使其满足空间复杂节点加载试验的需求。通过对两种改进装置加载试验效果的对比分析,评价两者的优缺点。反力墙加载装置对平面杆件体系组成节点弹性阶段受力状态的验证效果较好,自平衡加载装置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节点的实际受力状况,可用于复杂钢节点,特别是多支管钢节点极限承载力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改进设计能满足空间复杂节点试验的需求,拓展了结构实验教学研究范围。
- 朱文正张季超王富庆
- 关键词:实验教学反力墙
- 巨型钢结构隔震体系的数值分析与振动台试验研究
- 2015年
- 广东科学中心采用新型的大跨度空间钢框架结构,为确保在遭遇各种突发荷载,特别是地震、台风时结构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室内人员和设施的安全,在该中心跨度最大的E区采用了基础隔震,隔震支座直接设置在巨型格构柱的柱脚。通过对结构基础隔震、非隔震两种形式的有限元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分析和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基础隔震的减振效果,分析隔震支座的空间协调变形性能,评价隔震技术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隔震设计显著改善了结构的动力性能,特别是对于复杂的空间不规则结构,更能修正结构的空间扭转性能;另外,由于巨型格构柱的刚度较大,柱下独立设置隔震支座对其空间协调变形没有明显的影响。广东科学中心E区隔震设计方法是合理的,是对大型空间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有益探索。
- 朱文正张季超
- 关键词:巨型钢结构隔震设计非线性动力分析振动台试验隔震性能
- 基于自平衡加载装置的空间节点加载试验设计
- 2015年
- 对现有用于空间节点试验的自平衡加载装置进行设计改进,实现了空间复杂节点受力状态的试验验证。介绍了节点试验加载方案的确定、加载设备的设计改进方法以及试验节点的安装布置等。实践证明,对自平衡加载装置进行适当的设计改进可以满足多种空间复杂节点加载试验的需求,拓宽了自平衡加载装置的用途和实验教学内容。
- 王可怡朱文正王富庆
- 关键词:实验教学
- 内置加强板空间相贯节点受力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对内置加强板的空间DKYY型圆钢管相贯节点的足尺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分析节点应力和变形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节点在1.3倍设计荷载作用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具有较高的安全度,可以满足设计承载力需求,有限元分析较好地模拟了加载试验过程,有效弥补了节点试验测点较少的不足,可用于节点受力性能的全面评估。另外,选取较小的主管径厚比和内置加劲板可提高其径向刚度,确保节点破坏时主管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支管加劲板对支管的弹性刚度没有影响,对其承载能力的影响不大,但可以减小支管的径向变形,局部改变支管的应力分布。该节点的构造设计是合理的,其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是安全的。
- 朱文正张季超
- 关键词:钢管结构空间相贯节点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