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5026)

作品数:11 被引量:208H指数:8
相关作者:王彦高留喜于莉莉朱男男刘一玮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气象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山东省气象局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海风锋
  • 4篇阵风锋
  • 3篇雷暴
  • 3篇雷达
  • 3篇雷达回波
  • 3篇回波
  • 3篇暴雨
  • 2篇地形
  • 2篇地形作用
  • 2篇热带
  • 2篇雷暴天气
  • 2篇雷达回波特征
  • 2篇回波特征
  • 2篇急流
  • 2篇辐合
  • 2篇辐合线
  • 2篇副热带
  • 2篇副热带高压
  • 2篇边界层
  • 1篇地面沉降

机构

  • 10篇天津市气象台
  • 5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山东省气象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北...
  • 2篇天津市气候中...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天津市气象科...
  • 1篇天津市滨海新...

作者

  • 8篇王彦
  • 4篇高留喜
  • 3篇于莉莉
  • 2篇杨艳娟
  • 2篇万明波
  • 2篇刘一玮
  • 2篇段丽瑶
  • 2篇刘畅
  • 2篇朱男男
  • 1篇东高红
  • 1篇刘彬贤
  • 1篇高慧君
  • 1篇王令
  • 1篇史茜
  • 1篇解以扬
  • 1篇李明财
  • 1篇高守亭
  • 1篇丛春华
  • 1篇梁钊明
  • 1篇孙一昕

传媒

  • 3篇高原气象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年山东“8.17”特大暴雨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常规、非常规等资料对2009年8月17—18日山东省出现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并计算分析对流有效位能(CAPE)等几种热力环境指数在这次强降水中的作用。结果表明:①山东这次暴雨主要出现在西风槽东移、副高南退过程中的副高西北侧边缘,具有降水量大、降水强度大、暴雨范围大且区域集中和强降水时段集中的显著特点。②低层冷空气的侵入、地面倒槽和切变线的辐合作用,有利于增强降水的强度。③强盛的偏南气流是这次暴雨发生的主要因素。④这次暴雨有很好的热力和动力条件。⑤对流有效位能(CAPE)等热力环境指数对鲁南这次强降水有较强的反应能力。⑤强回波在费县维持时间较长是费县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较强的偏南气流、湿层深厚是费县出现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⑦费县特殊地形对特大暴雨有很大贡献。雷达资料可以更细地反映天气过程,弥补常规观测的不足,关注地形影响对预报强降雨及其分布有积极作用。
高留喜万明波高慧君刘畅王彦
关键词:暴雨副热带高压急流对流有效位能地形作用
Observation of a Severe Wind Case Caused by Gust Front and Its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s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Doppler radar 3D-composited reflectivity, wind profiler radar, boundary layer Tianjin tower of 255 m ...
Changyi XuYan Wang
近50年环渤海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0
2013年
根据环渤海地区1961—2008年夏季60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序列,使用EOF和REOF方法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4个区域,分析了近50年来环渤海不同区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区域一致性以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区夏季降水都存在2~3年的年际周期,辽东半岛和环渤海北部区域存在10~11年、环渤海西部和山东半岛存在14~15年的年代际周期;辽东半岛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山东半岛在70年代初期都发生了降水由多到少的显著突变,而环渤海北部和西部地区在90年代后期降水出现显著突变。
段丽瑶杨艳娟李明财
关键词:夏季降水EOF突变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津海岸带影响综述被引量:9
2012年
21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和区域地面沉降叠加所致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存在加快趋势,将加剧天津沿海地区风暴潮、洪涝灾害和土地淹没的危害,影响沿海地区的城市抗灾功能、建筑物安全及生态资源。为此,本文综合讨论了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对天津沿海风暴潮、海岸侵蚀以及港口码头的影响。建议滨海新区建设要高度重视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提高沿海地区防潮和防汛工程的设计标准和城市抗灾能力,以有效实现滨海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段丽瑶赵玉洁王彦于莉莉杨艳娟
关键词: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海岸侵蚀
VDRAS产品在奥运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着重分析了VDRAS要素在奥运会期间对流天气形成过程中的演变特征。典型对流天气个例分析表明,阵风锋之间的碰撞对雷暴天气的形成具有指示意义,其中VDRAS强梯度的存在能够预示将要分离出阵风锋;冷中心的加强意味着降水还将发展,减弱意味着降水要减弱。应用风廓线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对VDRAS的信息做检验,表明在0.18~1.6km高度上风向基本一致,但是风速有时偏小2m/s;1.6~2.8km高度上,风向和风速大体一致;2.8~3.5km高度上,风向基本一致,但风速有时偏小2m/s。VDRAS气温高于地面自动站的气温约3~4℃。
王彦陈明轩王令
关键词:阵风锋气象服务
渤海湾海风锋与雷暴天气被引量:32
2011年
利用天津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到的2008年6~9月共56次渤海湾海风锋天气过程资料、255m高的气象铁塔资料及相应的自动气象站资料,统计分析了渤海湾海风锋的气候特征,包括渤海湾海风锋出现的时间、频率和海风锋触发形成雷暴天气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8年6~9月雷达共观测到渤海湾海风锋56次;每日海风锋的形成时间有所不同,最早形成时间是09:30(北京时,下同),最晚在16:00;维持时间也各有长短,最长维持时间为6.5 h,最短的仅1 h;伸展到内陆的一般距离为70~80 km,最远距离达120 km,高度一般为1.5 km,最高为2.0 km。同时,结合2002-2007年典型的海风锋天气个例分析表明,单一海风锋由于水平范围小,垂直厚度最高为2 km,一般不能形成雷暴天气。但是,当它与西边很弱的冷锋形成一定角度(30°~90°)碰撞时,在碰撞的交叉处能够形成雷暴天气;当海风锋与其它系统呈追赶碰撞时,一般不能形成雷暴天气;当海风锋与其它系统平行碰撞时,有时雷暴加强,有时雷暴减弱。
王彦于莉莉朱男男汪靖
关键词:雷达回波特征雷暴天气
2009-08-17山东特大暴雨雷达回波及地形作用分析被引量:30
2011年
利用常规、非常规资料对2009年8月17—18日山东省出现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17"特大暴雨主要出现在西风槽东移、副高南退时的副高西北侧边缘,对流有效位能(CAPE)等热力环境指数对鲁南强降水有较强的反应能力。降水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形影响特征,复杂山地地形对降水有显著增幅作用和对对流系统传播的阻碍作用。存在低空急流和列车效应,强回波维持时间较长是费县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较强的偏南气流、湿度层深厚是费县出现特大暴雨的根本原因。地形影响气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山东"8.17"特大暴雨降水分布,费县特殊地形对特大暴雨有很大贡献。雷达资料可以弥补常规观测的不足;地形对强降雨及其分布有重要影响。
高留喜王彦万明波刘畅
关键词:暴雨副热带高压雷达回波急流地形作用
渤海湾海风锋触发雷暴的观测和模拟分析被引量:21
2014年
利用天津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比分析了2007年8月13日海风锋触发雷暴天气的发生、发展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海风锋起始生消时间、形态特征和位置基本吻合。数值模拟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海风锋的物理量特征,也能反映出海风锋前端是东南风和东北风交汇的辐合带,在850 hPa以下向内陆推进过程中呈气温降低和湿度增加的特点,并逐渐形成增厚的热内边界层。从水汽和温度的水平分布来看,海风锋前端为温度和湿度等值线的密集区,海风锋背后为冷湿气团。另外,虽然未能模拟出阵风锋的细线回波,但模拟出阵风锋为干冷气流。雷暴四周均存在低层辐散下沉气流,只是雷暴主体前部阵风锋的辐散气流较强,而多普勒天气雷达仅能观测雷暴主体前部的阵风锋。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海风锋与阵风锋碰撞后,在碰撞交叉处形成雷暴天气,数值模拟揭示了碰撞交叉处形成雷暴天气的物理量特征,即:有明显的垂直运动和散度特征;广义理查逊数的分布特征也较显著,其厚度在1.0 km左右,CAPE值明显增加。
王彦高守亭梁钊明
关键词:数值模拟
复杂路径台风麦莎影响山东天气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常规、非常规天气资料对2005年以近年来罕见的路径影响山东的登陆北上类台风"麦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台风麦莎造成山东降水有远距离降水和直接影响时造成的降水;台风麦莎在500 hPa趋暖效应明显;历史研究成果对正确预报麦莎台风天气非常重要;副高变化是麦莎台风登陆后出现复杂蛇形路径的重要原因;日本数值预报对预报台风路径有很大帮助;没有西风带系统配合台风麦莎造成山东暴雨强度不强.个例的总结对预报非常重要,总结个例是提高预报水平、正确预报天气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高留喜史茜丛春华
关键词:台风麦莎副高
一次阵风锋及锋后大风过程阶段性边界层特征分析
基于京津冀地区4部多普勒雷达三维组网拼图资料,西青、廊坊和黄骅3部风廓线雷达,天津边界层气象铁塔和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重点针对2016年6月10日(以下简称'6.10'过程)发生在津冀地区连续2次阵风锋过程的边界层发展演...
许长义; 王彦; 易笑园; 段丽瑶; 徐灵芝;
关键词:阵风锋灾害性大风海风锋边界层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