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0C33012)

作品数:7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杨晓东张根福杨锦刘杨武梅劲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承德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皮瓣
  • 5篇外科
  • 5篇显微外科
  • 4篇动脉
  • 4篇支皮瓣
  • 4篇浅动脉
  • 4篇穿支
  • 4篇穿支皮瓣
  • 2篇游离移植修复
  • 2篇静脉
  • 1篇新西兰大白兔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依赖型糖尿病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依赖
  • 1篇胰岛素依赖型

机构

  • 6篇温州医学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杨晓东
  • 5篇刘杨武
  • 5篇杨锦
  • 5篇张根福
  • 4篇梅劲
  • 4篇唐茂林
  • 3篇吴东方
  • 3篇丁茂超
  • 2篇赵丽娜
  • 2篇庄跃宏
  • 2篇王建红
  • 1篇戴开宇
  • 1篇胡斯旺
  • 1篇陶友伦
  • 1篇陈秀芳
  • 1篇邹天乐

传媒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应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共9例,其中手掌侧创面4例,虎口区创面1例,手指侧方创面1例,手背创面3例;缺损面积为3.0cm×4.5cm~5.0cm×10.0cm。其中4例与受区桡动脉头静脉吻合,4例与指总动脉浅静脉吻合,1例与尺动脉贵要静脉吻合。5例供区直接缝合,4例供区创面植皮修复。结果本组9例皮瓣全部存活,未出现血管危象。术后随访3—12个月,原缺损部位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杨晓东刘杨武杨锦张根福丁茂超梅劲唐茂林
关键词:显微外科穿支皮瓣创面
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研究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及游离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15具新鲜成人尸体行动脉造影及螺旋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图像工作站,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观测腓浅动脉穿支血管的分布规律等。临床应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创面12例,缺损面积为3.0cm×4.5cm~5.0cm×11.0cm。结果腓浅动脉起始外径(1.2±0.3)mm,干长(5.6±1.8)cm。其穿支多出现于小腿前外侧上、中1/3区域,平均外径(0.7±0.2)mm,与中、下1/3处腓浅下外侧动脉及腓动脉终末穿支吻合构成1条几乎不减少口径的血管链,伴行静脉1条。12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受区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蒂解剖恒定,手术操作简便,临床效果满意,是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的又一选择。
杨晓东刘杨武杨锦张根福丁茂超梅劲唐茂林
关键词:穿支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削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削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削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6例,其中足背创面4例,足趾创面2例;缺损面积为3.0cm×5.0cm~5.5em×8.0cm;4例供区直接缝合,2例供区创面植皮修复。结果本组6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随访3—12个月,原缺损部位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削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质地好,厚薄适中,供区破坏小,是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的新选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杨晓东刘杨武杨锦张根福丁茂超梅劲
关键词:穿支皮瓣前足显微外科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为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新鲜成人尸体20具(40侧),行一次性全身乳胶灌注5具,全身动脉造影15具。通过直接层次解剖,应用图像分析和测量系统Scion image,对小腿前外侧区穿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螺旋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图像工作站,对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该区共有外径≥0.5mm的穿支(7.0±3.0)支,外径(0.7±0.2)mm,蒂长(3.3±1.7)cm,穿支的供血面积(33.0±8.0)cm2。腓浅动脉起始外径(1.2±0.3)mm,干长(5.6±1.8)cm,与中、下1/3处腓浅下外侧动脉及腓动脉终末穿支吻合构成一条几乎不减少口径的血管链。结论腓浅动脉与腓浅下外侧动脉及腓动脉终末穿支相吻合构成的血管链供养小腿前外侧区皮肤,由此设计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是切实可行的。
杨晓东王建红吴东方梅劲刘杨武杨锦张根福唐茂林
关键词:穿支皮瓣显微外科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大鼠随意皮瓣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切取并原位缝合正常大鼠与糖尿病大鼠的皮瓣,进行坏死率的计算和统计分析,以确定糖尿病是否对大鼠皮瓣存活能力有影响。方法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直接行以颅侧血管为蒂的皮瓣切取与缝合;实验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成功后,行以颅侧血管为蒂的皮瓣切取与缝合。皮瓣原位缝合后7d测量各皮瓣坏死率。两组皮瓣面积的坏死率用Mann—Whitney检验进行比较,P〈0.05认为两组坏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的平均坏死率分别是(36.90±9.29)%和(52.06±9.25)%,两组皮瓣坏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显著地降低了大鼠皮瓣的存活能力。
吴东方赵丽娜庄跃宏陈秀芳杨晓东
关键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链脲佐菌素皮瓣显微外科
静脉体区及其连接结构的造影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索简便易行的静脉造影的方法并分析其造影机制。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再随机分成4组(a~d),每组5只。A组通过颈内静脉和尾静脉同时分别灌注不同浓度的造影剂;B组通过颈总动脉分别灌注不同浓度的造影剂。A、B两组同时造影并配合电脑图像处理技术,观测静脉显影情况。新西兰大白兔4只,肝素抗凝处理后取皮,直接经皮静脉灌注造影剂,探讨静脉造影的机制。结果 A组中明胶浓度为7%的Ac组大鼠全身静脉显影清晰,可清楚地显示静脉的走行及其分布情况;B组中明胶浓度为2%的Bb组大鼠全身动、静脉同时显影,可清晰地显示动、静脉的伴行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压力和灌注量都足够的情况下,造影剂可充填兔皮内主干静脉及其大的交通支。结论本方法既可以直接通过静脉灌注进行全身静脉造影,又可通过动静脉联合造影同时显示动脉与静脉。静脉造影既需要"瓣膜失效",也需要"迷宫式回流"。
王建红吴东方陶友伦邹天乐赵丽娜唐茂林
关键词:静脉血管造影新西兰大白兔
大鼠背部跨区皮瓣的Choke静脉的变化规律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通过皮窗对大鼠背部跨区皮瓣Choke静脉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首先利用氧化铅-明胶一次性整体血管灌注技术,对30只SD大鼠背部血管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在10只SD大鼠背部一侧切取大小为10.0cm×3.5cm的跨区皮瓣,放置皮窗,用体视显微镜连续观察8d并摄片记录Choke动静脉的变化情况。另2只大鼠同法安置皮窗后,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蓝各1ml,视频记录Choke区动静脉的循环过程。结果跨区皮瓣切取后,Choke区的动脉与静脉管径均扩张,连接小静脉于术后(60±12)h开始出现管径扩张,一直延续到(4.5±0.5)d。通过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可以完整地观察到Choke动静脉的循环过程,其动脉血流速度为2.53mm/s。结论在皮瓣切取后的早期,静脉血主要以"迷宫"式回流为主,而术后晚期则通过"迷宫式"及"瓣膜失效"两种方式进行回流,以"瓣膜失效"为主。伊文思蓝可作为一种血流示踪剂,与皮窗直视观测相结合,适用于皮瓣内的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研究。
戴开宇胡斯旺庄跃宏刘杨武杨锦张根福杨晓东
关键词:皮瓣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