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618)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友根张军锋杨东梅陈英林尤奋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昼夜变化对广藿香中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积累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广藿香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以其干燥地上部分入药,是我国常用的芳香化湿类中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简称GC-MS)技术分析成熟广藿香在昼夜变化过程中百秋李醇等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昼夜变化过程中广藿香油的含量在15:00时达到最大值,06:00时含量最低,其余时间含量较稳定;百秋李醇的含量在12:00时达到最高值,从12:00到21:00,含量先急剧下降后缓慢回升,在00:00时含量最低,从00:00到06:00,百秋李醇含量呈先急剧上升后下降的趋势;α-愈创木烯、刺蕊草烯、α-布藜烯等成分在挥发油中的含量超过3%,在昼夜变化过程中具有基本相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且均在18:00时含量达到最高值;β-榄香烯、石竹烯、葎草烯3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在1 d中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石竹烯、葎草烯含量在06:00达最高值,β-榄香烯含量在06:00和21:00达到最高值;然而β-广藿香烯和法呢醇含量在24 h内经常会出现趋势相反的变化,法呢醇的含量在09:00时达到最高值,β-广藿香烯含量则达到最低值,并在03:00时达到最高值。
- 刘璐吴友根张军锋于靖
- 关键词:广藿香挥发油百秋李醇
- 广藿香不同部位总DNA提取方法比较与PTS基因克隆被引量:3
- 2016年
- 分别采用PEX法、CTAB法和SDS法3种方法提取广藿香叶、茎、根的基因组总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总DNA提取效果。结果表明,SDS法能高效一致地提取广藿香根、茎、叶的总DNA。以叶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广藿香醇合成酶(PTS)基因,测序得到PTS基因(中国广藿香)的全长序列,长度为3 058 bp,包括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共编码552个氨基酸。该PTS基因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Gen Bank中已登录的印度广藿香PTS氨基酸序列存在4.7%的差异。
- 陈英吴友根杨东梅张军锋林尤奋
- 关键词:广藿香总DNA克隆
- 南药养生园植物配置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实地调查南药温泉养生示范基地——兴隆忆云山水酒店花园内南药植物种类及其应用情况,分析南药养生园植物配置特色,初步探讨南药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优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南药植物的开发利用和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谭清萍许先升吴友根瞿飞董瑞云
- 关键词:植物配置
- 广藿香不同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筛选与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分别采用Trizol法、改良Trizol法、CTAB法、改良CTAB法和异硫氰酸胍-SDS法等5种方法提取广藿香叶、茎、根及愈伤组织的总RNA,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谱检测其提取效果。结果表明,Trizol法适用于广藿香叶片总RNA的提取,改良CTAB法适用于广藿香茎和愈伤组织总RNA的提取,而广藿香根总RNA的提取宜用改良Trizol法。RT-PCR检测结果表明,广藿香各组织的总RNA可直接用于分子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生物学试验。
- 陈英吴友根杨东梅张军锋林尤奋胡新文
- 关键词:广藿香TRIZOL法CTAB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