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1-YW-11D2)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苏志国杜金峰张万忠王云山陈向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沈阳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玉米秸
  • 3篇玉米秸秆
  • 3篇秸秆
  • 2篇乙醇
  • 2篇杂化膜
  • 2篇渗透汽化
  • 2篇酶解
  • 2篇聚二甲基
  • 2篇聚二甲基硅氧...
  • 2篇甲基
  • 2篇二甲基
  • 2篇二甲基硅氧烷
  • 2篇发酵
  • 2篇PDMS
  • 1篇乙醇发酵
  • 1篇有机硅
  • 1篇有机硅烷
  • 1篇玉米
  • 1篇生产乙醇
  • 1篇水热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过...
  • 3篇沈阳化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苏志国
  • 3篇王云山
  • 3篇张万忠
  • 3篇杜金峰
  • 2篇苏仪
  • 2篇伊守亮
  • 2篇万印华
  • 2篇陈向荣
  • 1篇周浩力
  • 1篇祝振洲
  • 1篇王闯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有机硅烷改性沸石/PDMS渗透汽化杂化膜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为改性剂,控制改性时间(4h和12h),对全硅沸石进行改性,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体,制备了改性沸石填充的PDMS渗透汽化杂化膜。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机械拉伸等手段对改性的效果和杂化膜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沸石晶型未改变,杂化膜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提高。并以乙醇质量分数为5%的乙醇/水体系为研究对象,分离因子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改性杂化膜对乙醇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膜对乙醇/水的分离因子可由未改性时的16提高至29.5,这说明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沸石进行改性是提高膜分离性能的有效方法。
祝振洲苏仪伊守亮陈向荣万印华
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渗透汽化杂化膜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酶解和乙醇发酵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酶解和乙醇发酵的影响。比较玉米秸秆经粉碎、汽爆和水热3种预处理后酶解液葡萄糖含量、酶解率、乙醇得率以及发酵液中抑制物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对不同预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热超细玉米秸秆能有效提高酶解率,在固液比2:10,酶解48h时,生成葡萄糖含量为60.6g.L-1,纤维素酶解率为63.13%,并且产生的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很低;以此水解液发酵生产乙醇,乙醇含量为28.29g.L-1,乙醇得率为46.68%,为理论乙醇得率的91.5%。说明采用水热超细秸秆可有效提高纤维素酶解率和乙醇得率。
杜金峰张万忠王云山苏志国
关键词:玉米秸秆水热法酶解发酵
有机硅烷改性PDMS/Silicalite渗透汽化杂化膜制备及其分离性能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全硅沸石Silicalite-1进行表面改性,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体,制备了渗透汽化PDMS/Silicalite杂化膜.用FT-IR,TGA等对改性的效果和杂化膜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低浓度乙醇/水体系为研究对象,以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料液组成、进料温度、循环流速、膜下游侧真空度等因素对改性杂化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改性沸石所制杂化膜对低浓度乙醇/水体系的分离因子比空白膜和未改性杂化膜分别提高136%和45%.随料液中乙醇浓度从5%增加到69%,膜分离因子从22降低到7,而其他因素对膜的选择性影响较小.
伊守亮苏仪周浩力陈向荣苏志国万印华
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渗透汽化SILICALITE-1杂化膜
玉米秸秆酶解条件优化被引量:5
2011年
考察了玉米秸秆的酶解条件对纤维素酶解率的影响,分析了纤维素酶浓度、温度、pH、酶解时间和固液比对玉米秸秆酶解的影响,比较了分批加酶和分批水解两种方式的玉米秸秆纤维素酶解率。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超细粉,对纤维素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0U/g(对纤维素干重),固液比1∶10,温度55℃,pH 4.8,酶解时间48h;通过分批加酶和分批水解的方式可以提高酶解率,当加酶3次和分批水解3次时,酶解率分别达到了33.42%和27.50%。
张万忠杜金峰王云山苏志国
关键词:玉米秸秆纤维素酶酶解率
玉米秸秆处理方法对其发酵生产乙醇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不同处理方法的玉米秸秆超细粉酶解液发酵生产乙醇,考察玉米秸秆的水洗次数、灭菌与碳源加入方式对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超细粉在水洗5次、酶解前不灭菌、通过分批加料的方式得到的水解液比未水洗、灭菌和旋转蒸发浓缩的水解液乙醇得率分别提高了13%、8.75%和29%.
张万忠杜金峰王闯王云山苏志国
关键词:玉米秸秆灭菌乙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