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5074)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陆洋董维生夏鹤鸣冯剑波邓轲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电控旋翼
  • 3篇旋翼
  • 3篇自适应
  • 3篇自适应滤波
  • 3篇桨距
  • 2篇直升
  • 2篇直升机
  • 2篇桨距控制
  • 1篇悬停
  • 1篇悬停状态
  • 1篇在线辨识
  • 1篇振动
  • 1篇直升机结构
  • 1篇直升机结构响...
  • 1篇结构响应主动...
  • 1篇襟翼
  • 1篇控制系统
  • 1篇仿真

机构

  • 4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4篇陆洋
  • 2篇董维生
  • 1篇夏鹤鸣
  • 1篇洪亮
  • 1篇邓轲骞
  • 1篇冯剑波

传媒

  • 2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电光与控制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控旋翼的误差通道在线辨识桨距控制
2013年
为了提高电控旋翼桨距的控制效果,提出了两种基于误差通道在线辨识的自适应滤波控制方法:缩放因子法和约束权函数法。利用桨距开环状态试验数据和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的控制对象数学模型,完成了两种改进方法的电控旋翼桨距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缩放因子法在不降低自身自适应性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控旋翼的总距及周期变距桨距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约束权函数法则在有效抑制外部噪声干扰的同时提高了控制算法的稳定性。
董维生陆洋
关键词:直升机电控旋翼桨距在线辨识自适应滤波
悬停状态电控旋翼桨距控制被引量:3
2009年
针对改进型电控旋翼系统,首先建立了其各控制环节的数学模型,采用串级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算法设计了悬停状态下电控旋翼桨距控制律,PID参数根据Ziegler-Nichols方法进行整定.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初步验证了该控制算法对于桨距控制的有效性.以上述控制方法为基础,进一步开展了悬停状态下电控旋翼桨距控制的闭环试验研究,成功的实现了电控旋翼桨距幅值和相位的控制,验证了串级PID电控旋翼桨距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夏鹤鸣陆洋
关键词:电控旋翼桨距仿真控制系统
复杂外扰下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算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解决在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中出现的控制算法在复杂外扰环境中收敛速度较慢、易受外扰影响而导致控制发散等问题,在原有算法基础上,提出采用变步长因子法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同时增强其对于时变情况的跟踪能力;采用添加约束权函数方法来降低各类干扰信号如量测干扰等对算法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用自由-自由梁机体模型在有限元软件上对改进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有效改善在复杂外扰影响下直升机稳定性控制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试验验证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陆洋邓轲骞
关键词:直升机振动自适应滤波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电控旋翼桨距控制试验被引量:2
2012年
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滤波的电控旋翼桨距控制方法,并基于此开发了双闭环电控旋翼桨距控制系统,利用模型电控旋翼试验台进行了悬停状态下的桨距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双闭环电控旋翼桨距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可靠地实现襟翼操纵和桨距控制.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桨距控制律可以很好地实现电控旋翼的总距、周期变距以及总距耦合周期变距操纵;桨距响应幅值满足要求,相位滞后约在10°~15°之间;从襟翼偏转到桨叶变距响应的滞后约20°~30°.不同桨叶/襟翼自身的结构及气动特性差异,会一定程度的影响桨距控制的实际效果.
陆洋董维生洪亮冯剑波
关键词:电控旋翼襟翼桨距自适应滤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