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C57B02)

作品数:12 被引量:89H指数:6
相关作者:陈少华王淑梅周英杰张兆基冯翠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水处理
  • 3篇污水
  • 3篇污水处理
  • 2篇污泥
  • 2篇硝化
  • 2篇活性污泥
  • 2篇基因
  • 2篇反硝化
  • 2篇
  • 2篇处理系统
  • 1篇代谢途径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氨氧化
  • 1篇厌氧氨氧化菌
  • 1篇氧化沟
  • 1篇氧化菌
  • 1篇氧化亚氮
  • 1篇一体化氧化沟
  • 1篇运行方式
  • 1篇再生水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生...
  • 5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陈少华
  • 4篇王淑梅
  • 2篇周英杰
  • 2篇单保庆
  • 2篇冯翠杰
  • 2篇张兆基
  • 1篇唐文忠
  • 1篇李楠
  • 1篇刘俊新
  • 1篇宋佳宇
  • 1篇张文强
  • 1篇韩昌福
  • 1篇白志辉
  • 1篇贲伟伟
  • 1篇李宝聚
  • 1篇强志民
  • 1篇周巍
  • 1篇彭霞薇
  • 1篇徐贵华
  • 1篇梁瀚文

传媒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色木霉菌糠发酵物对常见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被引量:6
2012年
在平菇菌糠中分离出一株抗性较高的绿色木霉菌,通过平板对峙实验,考察绿色木霉菌对黄瓜立枯病及枯萎病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绿色木霉菌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66.8%和87.5%,采用绿色木霉菌接种到菌糠发酵,其发酵菌糠拌土比例为10%且拌土时间为6 d时,对黄瓜立枯病及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高,分别达到了85.6%和74.3%。绿色木霉菌糠发酵物在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上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菌糠能为绿色木霉菌的定植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环境,也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定的营养,从而增强其抗病的能力。
周巍彭霞薇李宝聚白志辉
关键词:绿色木霉菌糠发酵生物防治
影响总氮测定的关键因素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为了解决水质分析中总氮测定的实际问题,应用GB 11894—1989《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从总氮测定方法的原理出发,探讨了影响总氮测定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在标准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要提高水样总氮分析的准确度,可采用50 mL优质比色管进行消解,选用优级纯的过硫酸钾,消解后的冷却时间需延长至2 h。
周英杰王淑梅陈少华
关键词:总氮紫外分光光度法
好氧条件下复合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器中的反硝化菌群结构被引量:13
2011年
以nirK和nirS基因为标记,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好氧条件下复合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器中的反硝化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样品中大部分nirK-反硝化菌都属于α-变形菌纲中的根瘤菌目Rhizobiales,而nirS-反硝化菌则与β-变形菌纲(包括红环菌目Rhodo-cyclales和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及γ-变形菌纲(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细菌相似。在nirK-及nirS-群落中均发现了未与已知菌群聚类的特殊序列。细菌的生长方式(生物膜或活性污泥)对反硝化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将为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中的反硝化过程提供基础数据。
方芳王淑梅冯翠杰陈少华
关键词:功能基因DGGE
利用氧化亚氮还原酶基因(nosZ)评价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反硝化菌被引量:13
2012年
应用人工潜流湿地净化微污染地表水,出水用于补给人工景观河.利用定量PCR测定了湿地植物根际土壤和景观河底泥中16S rDNA和nosZ的丰度,并采用PCR-DGGE技术考察了样品中含nosZ基因的群落结构及其相似性.定量PCR结果表明,潜流湿地及人工景观河16S rDNA、nosZ平均绝对丰度(以DNA计)分别为1.91E+07、1.26E+06和2.68E+07、8.37E+05 copies.ng-1,以干土计时分别为1.45E+11、9.31E+09和5.31E+11、1.45E+10 copies.g-1.景观河底泥中微生物总量和反硝化菌数量要高于湿地根际土壤,但是后者nosZ相对丰度(3.8%~10.1%)则明显高于前者(1.7%~4.1%).根际土壤和底泥样品聚类分析相似度低,根际土壤优势菌种大部分与红杆菌目(Rhodobacearales)、根瘤菌目(Rhizobiales)和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的细菌相似,而底泥的优势菌种均为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王晓君陈少华张兆基肖俊超
关键词:人工湿地PCR-DGGE
立体循环氧化沟/臭氧活性炭工艺用于污水回用工程被引量:2
2011年
某园区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采用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臭氧活性炭工艺处理城市小区分散污水并进行了综合利用,处理后中水回用为小区办公楼和公寓冲厕、绿化及景观补水,实现了小区内污水零排放。
王淑梅陈少华张召基徐贵华冯翠杰
关键词:污水处理臭氧活性炭
厌氧氨氧化菌的代谢途径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作为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的代表,厌氧氨氧化反应的代谢功能菌——厌氧氨氧化(Anammox)菌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10种Anammox菌的发现过程,阐述了Anammox菌的关键酶的研究进展。通过对Candidatus"Brocadia anammoxidans"和Candidatus"Kuenenia stuttgartiensis"菌的代谢途径的分析和推理,综述了化学计量模型、生化反应模型和能量代谢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可能存在的基于关键酶的厌氧氨氧化菌微界面代谢新途径。
周英杰王淑梅张兆基陈少华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菌代谢途径
利用太阳能驱动的一体化氧化沟的运行方式被引量:3
2013年
污水处理的高能耗和新能源利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太阳光照强度的周期变化和农村污水昼夜排放量悬殊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利用无蓄电池太阳能光伏系统驱动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可有效降低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成本。生物反应器是一个双沟式一体化氧化沟。按照启动的用电设备的数量,一体化氧化沟具有5种运行方式。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一体化氧化沟的内沟和外沟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运行方式3到运行方式5对污染物去除效率最高。采用阶梯型电量输出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并保障一体化氧化沟的高效运行时间。在160 d的连续运行实验中,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8%、98.4%、68.7%和80.3%。证明无蓄电池太阳能光伏系统驱动污水生物反应器处理农村分散污水是可行的。
韩昌福刘俊新梁瀚文郭雪松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氧化沟
不同水力负荷下塘-湿地组合处理系统对再生水磷的净化效果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研究天津市空港经济区塘-湿地组合处理系统对区内污水处理厂MBR出水(再生水)的净化过程,探讨再生水总磷(TP)及活性磷(SRP)的净化效果。研究表明:MBR出水SRP含量较高,SRP/TP高达84%。在3个水力负荷100、150及200 m3/d下,系统对磷均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TP浓度由1.64 mg/L降至0.36 mg/L,SRP浓度由1.30 mg/L降至0.28 mg/L。同时,系统SRP/TP由进水的84%降至出水的54.5%,SRP去除效果显著。再生水中SRP含量较高的问题通过塘-湿地组合处理系统得到了良好的解决,从而有效降低再生水回用景观水体所带来的藻华风险。
宋佳宇单保庆胡春明张文强
关键词:再生水水力负荷
土地处理系统表层土壤中磷赋存形态及其转化过程被引量:3
2013年
以在江淮地区典型经济欠发达村镇(忠庙)构建的化粪池-土地处理系统为对象,研究了土地处理系统表层土壤中磷赋存形态及其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土地处理系统表层土壤中TP含量在149.2~159.4 mg/kg之间,且在运行实验后其含量有所增加。在磷赋存形态方面,Ca-P占TP含量的百分比最高,达到33.1%,随后依次为Ex-P、Org-P、Fe-P和Oc-P,分别为26.1%、19.6%、14.2%和7.0%;在磷活性方面,活性磷(Ex-P和Fe-P)占TP含量的百分比较大,在运行实验后由38.0%增至40.3%,可能是由于惰性磷(Oc-P、Ca-P和Org-P)转化所致,而Org-P矿化速率大于其累积速率。相关性分析表明,除Ca-P外,其他各形态磷均与土壤pH不相关,而Org-P与OM、TP、Ex-P和Ca-P均呈正相关。
唐文忠李楠单保庆
关键词:土地处理系统表层土壤磷形态
内分泌干扰物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行为和归趋:综述被引量:20
2011年
内分泌干扰物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由于其在环境水体中微量的浓度即可对野生动物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两类主要内分泌干扰物(即类固醇雌激素和酚类内分泌干扰物)作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它们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浓度水平以及相应的去除效率,并探讨了不同生物处理工艺、运行操作条件等对去除效率的影响.此外,通过分析内分泌干扰物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和生物降解特征,提出了其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可能的去除机制.
聂亚峰强志民张鹤清贲伟伟
关键词:内分泌干扰物雌激素活性污泥生物降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