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0803RJZA032)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清余斌刘昕陈晓燕刘娟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甘草
  • 2篇外源
  • 2篇外源激素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愈伤组织诱导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原生质体游离
  • 1篇胀果甘草
  • 1篇质体
  • 1篇试管苗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倍性
  • 1篇总黄酮
  • 1篇黄酮
  • 1篇褐化
  • 1篇甘草总黄酮
  • 1篇倍性
  • 1篇2,4-D

机构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甘肃省作物遗...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4篇王清
  • 3篇刘昕
  • 3篇余斌
  • 2篇陈晓燕
  • 1篇黄慧英
  • 1篇刘娟
  • 1篇马文芳
  • 1篇黄惠英

传媒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草药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AA和2,4-D对甘草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倍性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甘草愈伤组织细胞高频染色体加倍体系,为获得高产量药效成分的甘草品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对甘草子叶、下胚轴和胚根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染色体加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愈伤组织甘草酸、甘草总黄酮的量。结果 NAA、2,4-D不同质量浓度及配比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染色体倍性变异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下胚轴2n>14和2n=28的细胞频率明显高于子叶和胚根,平均为42.38%和25.19%;且子叶、下胚轴及胚根分别在2.0 mg/L NAA、2.0mg/L 2,4-D以及1.0 mg/L 2,4-D下,2n>14和2n=28的细胞频率最高,分别为61.50%、39.20%,63.00%、36.23%,63.50%、37.50%。此外,NAA、2,4-D对愈伤组织中甘草酸、甘草总黄酮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在1.0 mg/L NAA+1.0 mg/L 2,4-D组合下,子叶愈伤组织的甘草酸和甘草总黄酮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52.13 mg/g和8.36 mg/g;在2 mg/L NAA下,下胚轴愈伤组织甘草酸及甘草总黄酮量最高,分别为49.01 mg/g和8.54 mg/g。相关分析表明,愈伤组织中甘草酸、甘草总黄酮量与2n=28的细胞频率呈正相关。结论 NAA、2,4-D对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及甘草酸、甘草总黄酮量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染色体加倍有可能获得高产量药效成分的甘草品系。
黄惠英马文芳陈晓燕王清
关键词:甘草NAA2,4-D染色体倍性甘草总黄酮
不同外源激素及培养方式对甘草试管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固体,液体和固液双层3种不同培养方式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甘草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以建立优化的甘草试管快繁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固体培养是甘草试管苗快繁的最佳培养方式,试管苗全长、根长、株重、根重、根直径以及叶片数均明显优于液体及固液双层培养方式。不同外源激素对试管苗具有显著的影响,甘草试管苗在1.0 mg/L IBA外源激素下的各项生长指标明显强于1.0 mg/L IAA,并在MS+1.0 mg/L IBA+13.5 mg/L KH2PO4培养基中表现最好。而13.5mg/L KH2PO4更有利于诱导试管苗快速生根。
余斌刘娟刘昕黄慧英王清
关键词:甘草外源激素
不同外源激素对胀果甘草愈伤组织诱导及褐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以胀果甘草下胚轴、子叶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胀果甘草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褐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6-BA、2,4-D以及6-BA、NAA组合下的子叶、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褐化率均具有极显著差异;NAA对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好于2,4-D,较高浓度的6-BA、NAA及较低浓度的6-BA、2,4-D更易导致下胚轴、子叶愈伤组织的褐化;供试范围内胀果甘草下胚轴和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mg·L-1NAA+0.5mg·L-16-BA和MS+2.5mg·L-1NAA+0.5mg·L-16-BA.
刘昕王清余斌
关键词:甘草外源激素愈伤组织诱导
提高甘草原生质体游离产量及分裂频率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探讨影响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原生质体游离的因素,提高原生质体游离产量和分裂频率,试验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离析酶不同浓度组合的酶解液,在3种酶解方式下对甘草叶片、下胚轴、愈伤组织进行了原生质体游离。结果表明:苗龄11 d的甘草叶片、下胚轴及继代5次的愈伤组织是原生质体游离的良好材料,三者均在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和2.0%纤维素酶+0.25%离析酶+0.5%果胶酶的酶解液中原生质体游离频率最高,其产量和活力分别为1.25×105~1.26×105个·g-1,65.7%~70.5%;1.43×105~1.44×105个·g-1,69.5%~72.8%;1.10×105~1.16×105个·g-1,61.9%~69.4%;纵向切割的下胚轴平均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高于叶片和愈伤组织,分别为1.19×105个·g-1,65.2%。此外,在40 r·min-1摇床上处理7 h的酶解混合物中原生质体产量最高;而先静置后缓慢震荡(40 r·min-1)的酶解方式可得到最佳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将原生质体密度调整到1×105个·g-1并培养于KM8P培养基中,能获得最高频率的原生质体分裂频率(2.34%)。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甘草原生质体游离及分裂体系。
刘昕余斌陈晓燕王清
关键词:甘草原生质体游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