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1B01)
- 作品数:6 被引量:237H指数:6
- 相关作者:吕庆田严加永徐文艺杨竹森滕吉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福建南平花岗伟晶岩中的电气石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电气石是南平伟晶岩和围岩中分布广泛的一种副矿物,根据化学成分,它们属于镁铁锂电气石亚族,其端员为铁(黑)电气石、镁电气石和锂电气石,其间还有一系列过渡矿物。南平伟晶岩中除未发现端员锂电气石外,其他端员及过渡系列电气石均十分发育,这在国内外同类伟晶岩中十分少见。不同成分电气石分布于不同类型伟晶岩及同一伟晶岩分异演化的不同阶段。本文在对电气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产状等较详阐述基础上,对它们的演变规律及形成环境进行了讨论,这对于探讨南平伟晶岩的形成及寻找稀有金属伟晶岩有重要意义。
- 杨岳清王勇吕庆田赵金花
- 关键词:电气石花岗伟晶岩
- 三维可视化及物探新技术在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中的应用-以铜陵狮子山矿田为例被引量:14
- 2008年
- 在矿山发现和勘查过程中往往积累了大量地质、物探等资料,随着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和物探新处理方法的发展,利用这些方法对已有资料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可以提炼出新的有利找矿的信息,避免工作量的重复投入,可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本研究以铜陵狮子山矿田为例,收集了其勘探阶段积累下来的地质钻探及物探资料,采用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对这些资料进行了二次处理,建立了冬瓜山铜矿的三维矿床模型。在可视化环境下,分析了矿体与各成矿地质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新处理方法对已有重磁资料再处理获取的信息,圈定出了寻找同类矿床的靶区—前冲靶区,并采用EH-4等物探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钻探验证表明,采用三维可视化、物探处理新方法对已有资料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不但可以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提供找矿信息,还能节约大量时间和资金。
- 严加永吕庆田孟贵祥朱晓颖
- 关键词:三维建模接替资源
- 安徽铜陵冬瓜山大型铜矿:海底喷流-沉积与矽卡岩化叠加复合成矿过程被引量:40
- 2011年
- 冬瓜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的一个大型铜矿。该矿床被惯称为矽卡岩型矿床,但具明显的层控特征。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上石炭统碳酸盐建造与下伏上泥盆统砂岩建造的接触带附近,主要由一系列层控块状含铜硫化物透镜体、含铜矽卡岩透镜体、磁铁矿矿囊以及层状含铜黄铁矿-蛇纹石矿席组成。主矿体的底部为根植于上泥盆统砂岩建造内的层控脉状-网脉状矿,下部为层状含铜黄铁矿+蛇纹石矿席,主体为块状含铜硫化物透镜体与上覆硬石膏层构成的三个硫化物-硫酸盐韵律单元。该"双层结构"特征总体类似于VMS和SEDEX型矿床,但矿石结构构造表明,这些硫化物-硫酸盐沉积均不同程度地遭受了后期热液-变质作用叠加改造。层控含铜矽卡岩通常发育于块状含铜硫化物透镜体之上,小型磁铁矿矿体或矿囊通常围绕陡倾的闪长岩株零星分布。这两类矿化均与燕山期岩浆活动(约137Ma)和石英二长闪长岩株侵位密切相关。矿区可见两种蚀变作用:石英-绢云母蚀变与矽卡岩蚀变。前者在下盘砂岩中形成似整合蚀变带,包裹层控网脉状矿,其成因可解释为晚石炭世热液流体在海底之下砂岩透水层内发生侧向迁移、弥散排泄及金属卸载;后者由燕山期石英二长闪长岩侵位引起,形成两类矽卡岩,其中,镁质矽卡岩发育在层状含铜黄铁矿-蛇纹石矿席,钙质矽卡岩形成层控含铜矽卡岩透镜体。冬瓜山矿床80件硫化物样品的硫同位素δ34S组成介于0.5‰~8.8‰之间,伴生的硬石膏δ34S介于14.8‰~20.5‰之间,暗示两者的热液S有不同的来源:弱变质的细粒层纹状硬石膏,硫同位素δ34S为20.5‰,表明S来源于晚石炭世海水硫酸盐;弱变质的胶状细粒黄铁矿,δ34S变化于1.3‰~5.5‰之间,反映了热液S来自于海水硫酸盐的生物还原;热变质的晶质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随结晶�
- 侯增谦杨竹森吕庆田曾普胜谢玉玲蒙义峰田世洪徐文艺李红阳姜章平王训成姚孝德
- 关键词:热液叠加
-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成矿潜力、找矿思路与初步尝试——以铜陵矿集区为实例被引量:81
- 2007年
- 深部是未来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现有成矿理论和找矿实践也说明深部(>500m)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如何开展深部找矿?找什么类型的矿?在哪个深度上找矿?按照什么样的技术思路开展深部勘查工作?是目前深部找矿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分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成矿特点的基础上,按照成矿“缺位”预测的原则,对成矿带深部成矿潜力和主要找矿目标层进行了分析,提出“成矿系统分析”+“立体填图”+“钻探验证”开展深部找矿的基本思路。并以铜陵矿集区为例,介绍近年来在深部成矿预测的初步结果。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引导大家对深部找矿思路和技术方法进行广泛的讨论,尽快形成可操作的深部矿产勘查程序,指导我国危机矿山深、边部的找矿工作。
- 吕庆田杨竹森严加永徐文艺
- 关键词:找矿思路成矿系统成矿模式
- 安徽姚家岭超大型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正>姚家岭矿床处于长江中下游铁铜多金属成矿带铜陵矿集区的东段边缘沙滩脚矿田内,发育在铜陵隆起与繁昌坳陷的交接地带,是由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812地质队勘探发现的一处超大型金银多金属矿床,是铜陵矿集区近年来找矿勘探上的一项...
- 徐文艺文春华钟宏杨竹森田世洪刘英超
- 文献传递
- 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在3D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 1.引言随着矿产勘查深度不断加深,矿床地质学家迫切需要了解地下一定深度(比如3000米)的构造、岩体和地层分布,以便更加准确地预测深部矿体。岩心钻探是了解深部的重要手段,但限于经费和技术在勘探初期不可能进行大量钻探工作;...
- 祁光吕庆田吴燕冈严加永
- 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与应用被引量:98
- 2008年
- 随着找矿勘探工作程度的不断深入,许多露天的和近地表的金属矿产资源已基本上被查明,在地表浅部(第一深度空间:0~500m深度)找到大型或超大型金属矿床的难度将必越来越大,而金属矿产资源的短缺已在日益加剧.为了缓解当今的资源危机,必须进行深部找矿勘探(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深度).这是因为在地壳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矿环境和找矿潜力,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与成效已使得深部找矿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分析和讨论国内外典型金属矿产资源找矿过程的实践表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具有大探测深度、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为深部金属矿勘查提供有效信息,是第二深度空间找矿勘探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国内外的实践表明,深部矿产资源的地球物理勘探取得了尚在不断取得重要成效.
- 严加永滕吉文吕庆田
- 关键词:金属矿床资源紧缺地球物理勘探第二深度空间
- 地下水补给对河流水质模型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以经典的一维水质模型及其解为基础,将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作用作为河流水质模型的一项影响因子,利用迭加原理,给出受到沿途地下水补给影响下的河流水质模型的解析解。利用这一新解析解,定量研究地下水补给作用对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地下水渗出(相当于一点污染源)进入河流后,在随河水向下游运移的过程中,其水质浓度也将发生衰减。"连续线源"对河流水体中溶质衰减过程的影响,不简单等同于几个"点源"的迭加。含水层与河流间水量交换作用,更宜用"连续线源"去刻画。以颖河为例,河流两岸潜水补给对河流水质模拟计算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地下水补给对河流溶质沿河变化规律的影响,理论上不能用"综合衰减系数k值"简单反映,而且它对k值计算影响相当大。
- 叶栋成慕山陶月赞
- 关键词:地下水河流水质模型解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