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AFX010)
-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5
- 相关作者:吴俊何永军郑晓静周建华毋爱斌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美国EEOC的争端处理:以调解为中心被引量:1
- 2012年
- 美国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是美国执行反职场歧视法律的联邦机构。EEOC将调解程序融入行政性的就业歧视控诉处理机制。EEOC从调解利用者即当事人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立场来践行"调解优先",并提供程序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调解服务。借鉴EEOC的经验,我国行政权应该切实履行法律职责,迈向行政程序法治,并附设职权领域的调解机制,提供规范而高效的调解服务。
- 吴俊杨瑶瑶
- 关键词:行政程序调解
- 舌尖上的调解——调解的语言艺术导论
- 2014年
- 调解须借助语言来实现。恰当得体、适时地运用语言化解矛盾纠纷,是一项技能和艺术,直接影响到调解的成功与否。调解的语言艺术分为有声语言艺术和无声语言艺术。前者主要有区分、提问、重构、幽默和声音的艺术,后者主要有情态、身势和空间语言艺术。注意用语策略与语言禁忌,构建沟通的桥梁,全面提升调解成功率。
- 郑晓静
- 关键词:调解语言艺术纠纷解决
- 法院附设型人民调解及其运作——以“人民调解工作室”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0
- 2012年
- 从世界范围来看,法院附设调解等类型的司法ADR是民事司法改革的一大发展方向。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人民调解工作室"等法院附设型人民调解机制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法院附设人民调解作为社会化的诉前调解机制拓展了人民调解的功能,使得诉与非诉对接上变得更为直接和灵活,也是司法ADR在中国实践的开始。但是,法院附设型人民调解在启动程序等方面也遇到正当性危机,对此需要理论上和制度构建上予以回应。
- 毋爱斌
- 关键词:司法ADR
- 社会变迁中的“大调解”——政府推动型人民调解的个案考察被引量:1
- 2013年
- 以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会制度为切入点,笔者分析了"大调解"的组织体系与制度实践,探讨了以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会制度为核心的人民调解"广安模式",反思了"广安模式"中政府推动的制度传统、制度实践中的政治化倾向以及官方表达中的"社会自治"。国家治权/社会自治的纠缠与制度变迁之间存在内在勾连,而社会转型对制度变迁具有结构性影响。
- 曾令健
- 关键词:政府推动社会自治
- 印度的调解:起源与发展
- 2011年
- 调解是印度古老的纠纷解决方式。对抗式诉讼程序的建立和世界性的ADR潮流的冲击促成了印度调解的新发展。印度属于立法推动调解发展的国家。
- Anil Xavier吴俊杨瑶瑶
- 关键词:调解人民法庭
- 迈向社会自治的人民调解被引量:9
- 2012年
- 当前,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纠纷解决能力较低等严重问题,这既有制度本身的缺陷,也有体制方面的深层原因。即人民调解是一种外生型和政府控制型调解,缺乏民间调解制度本应具有的内在活力。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方向是迈向社会自治型的人民调解,实现从外生型调解向内生型调解的转变,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民间调解机构。
- 徐昕
- 关键词:人民调解
- 人民调解制度的再完善被引量:14
- 2012年
-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调解在中国日益增多的纠纷解决中的作用正在弱化,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所应承担的社会功能。人民调解不能适应解决社会纠纷需要的直接原因在于人民调解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体现为调解组织体系的僵化、调解员素质的参差不齐、调解保障工作的落后、调解程序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等,而根本原因则是人民调解的体制性障碍。201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具有浓厚的法律编纂性质,保守有余,创新不足。传统的人民调解不会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制定、实施而实现根本性的变革。人民调解不应向行政化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应是高度的社会化和完全的自治性。除了体制变革,人民调解制度还需要借鉴一些成熟的调解规则从而使这一制度进一步规范化。
- 吴俊
- 关键词:人民调解
- 法国的调解(médiation):比较与借鉴被引量:12
- 2012年
- 调解(médiation)是法国立法者振兴调解和发展ADR(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特征是引入独立的第三人即民间调解员(médiateur),由他们为当事人提供一种帮助纠纷协商解决的有偿服务。该制度意味着法国调解发展的新开端,因为它改变了以往调解依赖无偿而取胜的经济特征,而是把调解产生的"灰色"结果特征推至首位。调解(médiation)在法国诉讼程序中的运用类似于中国的委托调解,但两者在性质上存在区别。法国的委托调解强调调解员的客观和中立,中国的委托调解制度则欠缺此特征,体现的是对法院的依附性。法国调解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对当事人合意的保护,他们唯恐产生强制调解,而这对于中国调解改革的中心即保护当事人的合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周建华
- 关键词:委托调解
- 表演与压力:通过传媒调解纠纷——电视调解的兴起与未来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电视传媒调解纠纷,已成为当下中国纠纷解决的一种新现象,其社会影响广泛。'表演'与'压力'是电视调解的特质,其形式新颖内容真实、调解团队强大、社会影响广泛深远。但却存在当事人没有自决权、中立性不足、调解程序不规范、隐私权保护不够等问题。中国调解总体上倾向评估式调解,带有强迫、压制,不管是说教型调解还是劝架型调解皆如此,未来中国调解包括电视调解的发展方向是向促进式调解靠近。
- 郑晓静
- 关键词:传媒
- 论人民调解的公共产品属性被引量:1
- 2012年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调解的群众性、民间性和自治性属性已受到了部分挑战。为了科学地进行制度建设,有必要寻找新的方法和视角对人民调解进行重新定位。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审视,人民调解已是一项公共产品,目前其生产和供给主要存在"集团提供、私人生产","政府提供、政府生产"和"政府提供、私人生产"三种形式,其中第一种和第三种最为有效、值得提倡。在新的时期应当按照公共产品的定位来配置人民调解的各项制度,开展各项建设活动。
- 何永军
- 关键词:人民调解公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