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220937) 作品数:10 被引量:37 H指数:4 相关作者: 杨兴科 何虎军 刘渭 江万 范阅 更多>> 相关机构: 长安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矿产预测评价方法 被引量:2 2014年 分析了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的意义,针对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存在不确定的特点,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引入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中,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综合评价模型。从实际地质条件出发,考虑影响成矿有利度的7项因素,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该模型针对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中的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信息熵理论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对成矿有利度进行了等级判定,并对其进行了排序。将该方法应用于青海虎头崖矿田3个矿带的成矿有利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意义明确,为今后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何虎军 杨兴科 刘渭 罗云之 范阅关键词:不确定性 未确知测度 东昆仑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及其地质意义 2014年 东昆仑造山带三叠纪碰撞造山过程中,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时限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搜集前人已发表成果的基础上,利用Watson和Harrison(1983)的方法对该区三叠纪花岗质岩石开展了锆石饱和温度计算,并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区三叠纪地球动力学背景开展了研究。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区内出露的金水口群白沙河组、蓟县系狼牙山组。 姚磊 吕志成 于晓飞 庞振山 李永胜 刘鹏关键词:三叠纪 风信子石 岛状硅酸盐矿物 构造体制转换 花岗质岩石 东昆仑青海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型Fe、Cu和Pb-Zn矿床花岗质岩石的矿物学特征 2014年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位于东昆仑西段,关于该区与矽卡岩型Fe、Cu和Pb-Zn矿床有关岩体的矿物学特征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择区内与虎头崖矿床I矿带(Fe)、野马泉矿床(Fe)、虎头崖矿床VI矿带(Zn)和卡而却卡矿床B区(Cu)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开展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初步揭示矽卡岩型Fe、Cu和Pb-Zn矿床成矿岩体在结晶温度、压力以及挥发分组成等方面的差异性。 姚磊 吕志成 于晓飞 庞振山 李永胜 刘鹏关键词:矿床 矽卡岩型 虎头崖 花岗质岩石 FE CU 基于ASTER数据的矿化蚀变遥感异常提取技术方法——在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虎头崖矿区的应用 被引量:6 2020年 以ASTER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虎头崖矿区,应用成像光谱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矿区矿化蚀变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分析。成像光谱方法利用最小噪音分量(MNF)变换、像元纯度指数(PPI),n维可视化(n-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端元识别,并进行混合谐调匹配滤波(MTMF),最终得到矿区的矿物信息分布图。而主成分分析法则选择ASTER1、2、3、4波段提取铁染异常信息,1、3、4、5波段提取矽卡岩化蚀变异常信息,1、3、4、(5+6)/2波段提取蒙脱石、伊利石与绢云母等矿物的蚀变异常信息,1、3、4、8波段提取方解石、黑云母、绿泥石等矿物的蚀变异常信息。利用野外实地踏勘确定的矿床、矿(化)点,在ArcGIS10.1软件中对遥感提取蚀变异常信息进行验证显示,二者吻合效果良好,表明提取结果与数据处理方法较可靠,对于扩大找矿规模和发现矿化富集地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程三友 杨兴科 于恒彬 刘渭关键词:数据处理 西藏罗布莎群中火山岩夹层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2015年 针对泽当西郊贡巴日北坡剖面罗布莎群砾岩下部厚约15m的火山岩夹层进行锆石定年,测试结果表明,该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8.7±0.2Ma,罗布莎群下伏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9.9±0.4Ma。据此认为,罗布莎群砾岩初始沉积时代约为20Ma前。火山岩的出现表明,中新世布尔迪加尔期罗布莎群发育一期火山活动,结合前人研究认为,沿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狭长范围内自西向东发育一期火山活动,代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一次活化,其时空分布特征与冈底斯带中新世钾质—超钾质火山活动具有显著的相似性。 孔明 江万 刘成东 李晓雄 杨云汉 叶培盛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年龄 火山岩 银川盆地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6 2017年 本文通过对银川平原深达900米的YE07钻孔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结合其他钻孔的研究资料,探讨了银川平原中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发现银川平原沉积环境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和构造因素的影响,其演化过程表现出一定的区域特点,主要经历了以下的演化阶段:722~664 ka B.P.属于湖沼相沉积;664~126 ka B.P.沉积环境以河流相沉积为主,水动力条件较强,沉积动能较高;126~11 ka B.P.的沉积环境是以河流相为主的河湖交替相;11 ka B.P.以来沉积环境主要表现为河湖相沉积。银川平原沉积环境的研究为其水文地质研究和第四纪地层划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白雪 杨振京 毕志伟 孙玉芳 刘林敬关键词:第四纪 沉积环境 银川平原 青海省祁漫塔格矿带虎头崖矿田构造控矿特征 被引量:15 2014年 虎头崖矿田位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成矿亚带和整装勘查区内。笔者在矿田构造调研和室内多元信息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矿田构造角度探讨了该区矽卡岩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对矿田内主要的构造特征进行总结,认为区内构造活动演化具有多期性,从华力西期—燕山期至少有5次构造运动。对矿田内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北西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对成岩成矿的影响及控制作用作了详细分析,并初步分析了区内各级构造对成矿的控制和影响。认为:①近东西向断裂、褶皱和北东东向及北西西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布矿)构造,属成矿期构造,控制了各个矿床的空间分布;②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次级断裂以及接触带构造,属成矿期的容矿(储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分布;③在矿田内近南北向断裂对岩石和矿体产生了改造作用,认为是成矿后构造;④自印支期以来,主要有两阶段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矽卡岩矿床;⑤找矿构造标志:矿体受侵入岩接触带和近东西向及北东东向构造控制明显,在断裂构造复合部位、不同岩性接触部位,均是成矿有利部位。这些认识将进一步指导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部署工作。 刘渭 杨兴科 王守良 江万 于恒彬 何虎军关键词:矿田构造 矽卡岩 构造控矿 东昆仑祁漫塔格虎头崖铜多金属矿田构造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基于近年来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在找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矿田构造的研究为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依据已经迫在眉睫。在本次矿田构造研究中,选取构造发育的虎头崖矿田进行构造应力场的分析,利用野外地质分析和区域构造解析法、矿田断裂构造解析、节理统计分析法、共轭剪节理分析法、化石应变测量统计分析以及韧性变形分析等,首次对区内各断裂、节理及韧性变形带的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厘定出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期后的3期次,共8个阶段的构造应力场,主要为:成矿前:(加里东—华里西期)北北东—南北→北北东→北西→北北西;成矿期:(华里西—印支期)北北东—南北→北北西;成矿后期:(燕山—喜山期)北西—北西西→北东东—东西→南北;并为未来区内的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提出了确定原则;最后在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基础上,归纳出研究区构造应力演化过程。在该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田成矿期构造北西西、近东西、北东东向断裂交汇部位及其派生断裂是寻找矿的有利构造部位。 刘渭 杨兴科 江万 何虎军 王鲲鹏 于恒斌 马晓鹏关键词:多金属矿田 构造应力场 青海祁漫塔格虎头崖矿田岩浆-热力构造类型与深部找矿 2015年 矿田构造、建造和成矿作用标志及找矿富集中心圈定是矿田找矿勘查评价的核心。研究表明,矿田岩浆-热力构造因其发育程度不同或有某些特殊性,对其多有忽视。但现代成矿理论研究发现壳幔混合岩浆-热力构造叠加成矿中经常会形成富大矿田、超大型矿床或重要成矿叠加类型出现。为试图建立以岩浆-热力构造为基础的成矿构造研究和深部找矿预测新方法,我们按深度划分了五类岩浆-热力构造成矿类型:1)地热异常型-热水喷流沉积型;2)热液型;3) 杨兴科 韩珂 何虎军 刘渭关键词:矿田 虎头崖 超大型矿床 找矿勘查 成矿类型 成矿构造 东昆仑祁漫塔格矿带典型矿田构造背景与岩浆-热力构造特征 被引量:7 2016年 以矿田构造–岩相填图为主要方法,研究确定矿田构造和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及矿床类型,进行成矿富集中心的圈定及找矿预测,是矿田构造背景复杂地区的有效调研方法之一。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矿带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断裂发育,以印支晚期岩浆侵入成矿与找矿进展较大。本次选择景忍–虎头崖、卡尔却卡B区、乌兰乌珠尔三个矿田区,进行1∶10000构造–岩相填图,填制了三个矿田区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分布图,认为晚三叠世岩浆侵入作用是该区多金属大规模成矿的主要内因,叠加其上的不同方向断裂控矿作用不同,近东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控矿显著,明确了各矿田构造背景和印支期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斑岩+矽卡岩+断裂带热液成矿的模式,厘定了岩浆–热力构造的识别标志,即主要是印支晚期中酸性侵入岩、花岗斑岩、矽卡岩带、大理岩带、接触交代蚀变带、断裂破碎带叠加热液蚀变带等,圈定了成矿和找矿富集中心。 杨兴科 韩珂 范阅 屈翠侠 刘渭 何虎军 江万关键词:矿田构造 成矿类型 成矿深度 印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