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09JS061)
- 作品数:25 被引量:153H指数:9
- 相关作者:樊国栋张春梅陈华李阿峰赵琪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科技大学肇庆千江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北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咪唑啉型缓蚀剂缓蚀机理的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2年
- 咪唑啉及其衍生物是金属腐蚀缓蚀剂品种之一,相关研究十分活跃。本文从缓蚀剂分子构效关系的量子化学、缓蚀剂-金属界面体系的分子模拟和缓蚀剂分子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缓蚀饥理等方面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咪唑啉型缓蚀剂的缓蚀作用饥理及相关分子模拟的研究进展情况,探讨了其发展方向。
- 樊国栋崔梦雅
- 关键词:咪唑啉型缓蚀剂缓蚀机理分子模拟
- 2-甲基咪唑封闭型水性多异氰酸酯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 2013年
- 将基于TDI的多异氰酸酯与二羟甲基丙酸(DMPA)反应,再用三乙胺(TEA)中和成盐及2-甲基咪唑(2-MI)封端后,制得一种水分散性封闭多异氰酸酯(WBI)。研究了封闭时间对封闭率的影响,采用FT-IR对封闭反应过程进行跟踪,通过TGA、DSC研究了其解封温度。结果表明,封闭反应的适宜条件为:2-MI与—NCO物质的量比为1.1~1.2∶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5 h,解封温度为125.6~137.8℃。将WBI作为涂料固化剂可明显改善漆膜性能。
- 李阿峰樊国栋李会宁陈华赵琪
- 关键词:2-甲基咪唑解封涂料固化剂
- 端羟基聚乳酸的扩链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乳酸与2,2-(1,3-亚苯基)-二恶唑啉(1,3-PBO)直接熔融缩聚成端羟基乳酸预聚物(PLBO),以聚乙二醇(PEG)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合制得的端异氰酸酯基聚乙二醇(PEG-NCO)为扩链剂,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对PLBO进行扩链以制备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酯氨酯(PEU)。采用乌氏黏度法、FTIR、DSC、XRD、TG、SEM等方法对各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n(—OH)/n(—NCO)=1的比例投料、反应温度165℃、反应压力0.096 MPa、反应时间20 min为PLBO扩链反应的最佳条件;PEU的最大黏均分子量为44 700;PEG的引入使得PE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小于PLA与PLBO,且柔韧性提高;PEU热稳定性提高,分解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为PEU链段中的PLA失重,第二步为PEG-NCO链段的降解;PEU的结晶度降低,进一步说明扩链后聚合物的柔韧性增强。
- 李甜甜樊国栋
- 关键词:聚乳酸羟基封端直接熔融缩聚扩链改性
- 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扩链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获得性能更优良的聚乳酸材料,以乳酸、ε-己内酯、丁二酸酐为原料,采用梯度升温法合成了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用IPDI对其扩链.采用乌氏黏度法、FT-IR、1H-NMR、TGA及XRD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FT-IR和1H-NMR测试结果显示,预期的聚乳酸嵌段共聚物成功合成;几种聚合方法中,以先合成端羟基活性低聚物P(LA-CL),再加丁二酸酐与之共聚合成的产物P(LA-CL/SA)分子量最高,扩链后的产物分子量提高不多;P(LA-CL/SA)的热稳定性比PLA的低;XRD结果显示P(LA-CL/SA)为无定形峰,结晶度比PLA低.与PLA相比,改性后的聚乳酸嵌段共聚物分子量提高,更易降解,柔韧性增加.
- 樊国栋张春梅李甜甜
- 关键词:聚乳酸嵌段共聚物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 医用聚乳酸材料的改性及应用被引量:9
- 2010年
- 背景: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脂肪族聚酯类高分子材料,目前国内外对聚乳酸的改性主要有化学改性、物理改性以及制成复合材料等几种改性方法。目的:综述聚乳酸的各种改性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展望未来聚乳酸类材料的研究方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Science Direct数据库、NSTL数据库系列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1999-01/2010-03关于聚乳酸改性研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聚乳酸;改性;医学"或"PLA;Modification;Medical"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聚乳酸改性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46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43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对聚乳酸改性研究进展的了解,有利于更合理选择改性剂及改性方法,使聚乳酸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得到改善,以及降解周期可控。通过该方面改性研究进展的综述,能指导新产品开发和扩大聚乳酸材料在医药学领域的应用。
- 樊国栋张春梅
- 关键词:聚乳酸生物降解改性医用高分子
- 双子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其缓蚀与清蜡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以1,4–二溴丁烷为联接剂,油酸、二乙烯三胺为亲水亲油基团的初始原料合成了双子咪唑啉季铵盐DTM。利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表征,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扫描技术,测定了合成的双子咪唑啉季铵盐在不同加量下在8%盐酸介质中对Q235钢腐蚀的缓蚀效率,用静态溶蜡法测试了其清蜡速率。结果表明:该双子咪唑啉季铵盐在8%盐酸介质中对Q235钢具有较强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可达90.69%,且具有一定的清蜡作用,单一使用DTM的清蜡速率为0.046 g/min,与KBr、异丙醇按体积比为2∶1∶1复配后清蜡速率可达0.115 g/min。
- 葛君樊国栋柴玲玲
- 关键词:缓蚀剂清蜡极化曲线
- 水性封闭异氰酸酯乳液的合成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三羟甲基丙烷(TMP)、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2-甲基咪唑为封闭剂,三乙胺为中和剂制备了水分散封闭异氰酸酯(WBI)乳液,考察了中和剂和Zeta电位(ζ-电位)对WBI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乳液耐电解质能力及其温敏特性对其解封温度及双组分聚氨酯漆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三乙胺作为中和剂时,乳液粒径较小,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均较好,最佳中和度为100%。随DMPA用量的增加,乳液的ζ电位绝对值增大,乳液粒径减小、耐电解质能力增强,乳液的稳定性提高。乳液的Zeta电位及粒径受温度影响较小,说明乳液较为稳定。DMPA用量为20%~25%(摩尔分数)较适宜。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表征其解封温度为125.6~138.1℃,应用表明此类WBI作为固化剂可以赋予涂料较好的耐水性、耐醇性、硬度及耐冲击性。
- 李阿峰樊国栋李会宁陈华赵琪
- 关键词:ZETA电位稳定性二羟甲基丙酸粒径
- 1,3-PBO扩链改性端羧基聚乳酸的性能表征被引量:11
- 2012年
- 以乳酸为原料、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梯度升温法,在170℃、0.098 MPa条件下直接熔融缩聚合成端羧基共聚物P(LA/SA).将其用2,2-(1,3-亚苯基)-二噁唑啉(1,3-PBO)扩链,按n(—COOH)/n(—oxazoline)=1∶1.4比例加入1,3-PBO,在150℃,0.098 MPa条件下反应15 min制得聚酰胺酯(PEA).采用GPC、FTIR、1H-NMR、DSC、XRD、TGA、SEM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P(LA/SA)相比,扩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幅度提高,重均分子量达36×104;产物Tg比PLA升高,材料的刚性增强;产物热稳定性能提高,为一步分解;产物结晶度较P(LA/SA)降低,其柔韧性较P(LA/SA)增强,但相对于PLA有所降低.
- 樊国栋李甜甜白晓丹张春梅
- 关键词:聚乳酸双噁唑啉扩链直接熔融缩聚
- 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油水两相中的传质性能被引量:6
- 2010年
- 测定了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通过分配系数和有关假设,计算出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分配时的ΔG0→w、ΔS0→w和ΔH0→w值,并考察了温度、盐浓度、油水比例、缓蚀剂浓度和时间对缓蚀剂在两相间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油水比例和缓蚀剂浓度对油水两相间传质起着正效应,而盐浓度对油水两相间传质起着负效应作用。
- 张光华王腾飞董惟昕
- 关键词:咪唑啉缓蚀剂油水界面传质
- 硫脲基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其缓蚀作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用戊酸、羊蜡酸、油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和硫脲为原料,合成了6种咪唑啉季铵盐化合物。采用静态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比较了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型季铵盐和烷基咪唑啉型季铵盐在80℃、1mol/L的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了这两类缓蚀剂与无机阴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类的缓蚀效果明显优于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类,硫脲基羊脂酸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率可达98.3%。当以羊脂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和硫脲为原料合成的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型季铵盐化合物与I-质量比为1:1复配时,缓蚀效果最佳,比单独使用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季铵盐化合物的缓蚀率提高了1.5%。
- 王腾飞张光华王帆魏辉孙卫玲
- 关键词:缓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