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Q2006F08)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马霞关凤梅任尚美王海波王腾飞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轻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细菌纤维
  • 3篇细菌纤维素
  • 1篇选育
  • 1篇诱变
  • 1篇诱变选育
  • 1篇生产菌
  • 1篇生产菌株
  • 1篇培养基
  • 1篇紫外诱变
  • 1篇木醋杆菌
  • 1篇耐低温
  • 1篇发酵
  • 1篇发酵生产
  • 1篇改性

机构

  • 3篇山东轻工业学...

作者

  • 3篇关凤梅
  • 3篇马霞
  • 2篇王腾飞
  • 2篇王海波
  • 2篇任尚美
  • 1篇陈君娜

传媒

  • 2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细菌纤维素/γ-聚谷氨酸复合膜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11年
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γ-聚谷氨酸(γ-PGA),可以制备具有更优性能的细菌纤维素(BC)复合膜。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细菌纤维素/γ-聚谷氨酸复合膜发酵生产工艺,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影响复合膜发酵生产的8个因素进行筛选,得到3个关键影响因子:聚谷氨酸添加浓度,pH和γ-聚谷氨酸的添加时间;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响应值的最大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曲面分析确定了各考察因子的最佳取值:葡萄糖25g/L,柠檬酸6g/L,Na2HPO4 2g/L,γ-聚谷氨酸1.04g/L,γ-聚谷氨酸的添加时间4h,发酵初始pH5.0,温度30℃,发酵周期7d。在优化条件下复合膜的湿重达到61.07g/100mL培养基试验值与预测值误差为-3.05%,较初始培养基复合膜产量提高91.32%。
陈君娜马霞关凤梅王腾飞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
改性细菌纤维素的发酵生产及性能测定被引量:7
2009年
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时在培养基中添加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谷氨酸等水溶性高分子物质以制备改性细菌纤维素,并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同时测定产量、含水量、复水率等指标和厚度、硬度、剪切力等物理性质。结果显示改性细菌纤维素在各方面都优于原液发酵产物,而且在电镜观察时发现其结构改变很明显,纤维束变粗,红外光谱测试结果所加物质的特征峰都有明显的加强。
王海波关凤梅马霞任尚美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培养基改性
细菌纤维素耐低温生产菌株的诱变选育被引量:3
2008年
以实验室保存的木醋杆菌(Acetobacterxylinum)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的方法,以获取在低温条件下能高产细菌纤维素的突变株。通过初筛和复筛以及连续传代实验,确定了1株突变性状能稳定遗传的突变株,产量可达8.6g/L(干重),比原出发菌株产量提高了20%。
王海波马霞王腾飞任尚美关凤梅
关键词:紫外诱变细菌纤维素木醋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